黄河入海口在哪里
黄河入海口在哪里推荐文章1:黄河入海口,“生长着”你不知道的风景
深秋时节的黄河入海口,空气已有些许凉意,但美丽的风景不曾离去。
10月下旬,科技日记者在东营采访时,看到的景象让人着迷:深红色的碱蓬簇拥成为一块块的“红地毯”,大片的湿地里芦花飞雪,草丛间飞鸟云集。
翅膀宽而长,身体覆盖白色羽毛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鸟类大熊猫”东方白鹳对栖息地的选择是挑剔的。但现在,它却在地处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黄三角保护区)安了家,累计繁殖了2000只左右的雏鸟。这一数字,让后者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的繁殖地。
鸟儿对环境最敏感。在黄三角保护区内,科技日记者看到了飞速最快的鸟——尖尾雨燕、栖息距离最远的鸟——北极燕鸥、飞得最高的鸟——斑头雁……鸟儿落地,让黄三角保护区的管理者特别自豪,“这里的神奇鸟类数不胜数。”
有准确数据为证。目前,在位于黄河入海口处的黄河三角洲保护区内,鸟类已由1992年的187种增至如今的37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由12种增至25种,38种鸟类数量超过全球总量的1%,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我国丹顶鹤野外繁殖的最南界。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有600多万只鸟经此迁徙、越冬、繁殖,由此,这里被专家们称作鸟类的“国际机场”。而在神奇鸟类之外,黄三角保护区也生长着许多神奇绿色植物。
比如长1米—4米,全体疏被褐色长硬毛的野大豆现在已是濒危植物,但在黄三角保护区却分布广泛。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国沿海最大的一个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这里拥有685种各类植物,刺槐、旱柳、柽柳、芦苇和盐地碱蓬等成为代表物种;而昆虫调查鉴定512种,其中99种为山东省新纪录。
鸟儿喜欢,植物喜欢,昆虫喜欢。这一切源于黄三角保护区自然环境的持续向好。
如何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这是沿黄省区面临的一个共同重大命题。
东营市委书记李宽端说,近些年,东营市一方面以自然恢复为主,实施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另一方面通过实施16个湿地修复项目,构建起“河—陆—滩—海”连通体系,累计修复湿地28.2万亩。
去年,黄河三角洲共计生态补水1.74亿立方米,比近10年均值增加两倍多。通过筑堤修坝向湿地引水、蓄水,恢复地表径流、补充地下水,用淡水冲碱压盐,促进湿地的自我恢复、自我发育。
除了补水,如何让水系循环起来?
这些年,东营实施引水提水、湿地水系大连通、湿地小连通等工程,着力构建“河—陆—滩—海”水系连通体系,促进黄河与自然保护区的大循环和湿地内部小循环,生态用水矛盾得到有效缓解,湿地生态功能获得较大改善,河流生态系统更加健康。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全面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推进湿地生态系统修复。”黄三角保护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向记者强调,他们在保护方面实施退耕还湿、还滩,加强规划,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中科院海岸带所建立了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北师大建立了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并与北师大、中科院海岸带所联合实施了盐地碱蓬、海草床和牡蛎礁恢复等重大科研课题,开展生态保护系统研究,推进实施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
他们实施了互花米草治理实验项目,清除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恢复盐地碱蓬、海草床及滩涂贝类等物种,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与安全……截至目前,这里已与30余家科研机构合作,形成了20余项可复制推广的科研成果。(王延斌)
: 科技日
黄河入海口在哪里推荐文章2:这就是山东|黄河入海口那一片蓝黄交汇呀
黄河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境内,地处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就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而成。
黄河入海口的淤积,延伸,摆动,入海流路相应改道变迁。黄河河口入海流路,是1976年人工改道后经清水沟淤积塑造的新河道,利津以下为黄河河口段,是一个弱潮陆相河口。
黄河,我在入海口聆听着你
丁淑梅
一路向东,水在流,岸在跑
听着布谷鸟一声二声,三声四声的歌声
一步步走向你
在黄河三角洲,你平躺着温柔似斧
一片片芦苇,弯腰喝水
储油层,在你的大地上
这里的大地都变成了储蓄,你的储蓄
都变成了亿万年的恩赐
大地偏爱油田,油田偏爱辽阔
辽阔偏爱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偏爱白天鹅
一对小红嘴从水里取出惊艳
啊,我看见了,黄河
从泥沙中取出沉重
从激流中伸出手臂
为了赴大海的约
一路谦卑,又一往无前
你把轻盈留给岩石
在大地的心脏上起伏
九曲十八弯,掀起万丈狂澜
黄河,每一天你怎样喘息
不低头的人,脊梁有多弯
不嫌弃黄土的河,增加多少体积
前行中,用气韵一气呵成
谁为你研磨,怎样从一粒沙里汹涌
这么远的路程,你一路怎么歇息
只有胸怀,没有答案
没有答案,就没有悲伤
在涛声中聆听着你
而你已与我平行向前
看,那一片蓝黄交汇呀
我的心蹦出来了
照片来自于网络
找记者、求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料! 我要料
黄河入海口在哪里推荐文章3: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迎来最美打卡季
:中国新闻网
10月17日,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入海口处迎来最美观赏季。逐渐变红的碱蓬草,像是给秋日的滩涂染了色,远远望去,连片的“红地毯”从目光所及之处直指天际,连绵不断的铺陈着,仿佛并没有尽头,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东方白鹳、丹顶鹤、花脸鸭等飞舞其间,优美如画,吸引不少游人前来观赏游玩。杨斌 摄
10月17日,丹顶鹤在黄河三角洲湿地内嬉戏觅食。 杨斌 摄
每年10月-11月,是黄河口荻花最美的时候,似花非花,似雪非雪,成为一道独特风景,吸引游人前来游玩。 杨斌 摄
10月17日,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处迎来最美观赏季。 杨斌 摄
黄河入海口在哪里推荐文章4:
黄河入海口在哪里推荐文章5:八省一市游(二)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入海口 /褚丽君
黄河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内,地处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于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而成。黄河入海口的淤积—延伸—摆动,入海流路线相应改道变迁。现在的黄河入海口流路是1976年经人工改道后,经清水沟淤积塑造的新河道。利津以下为黄河河口段,是一个弱潮陆相河口。
黄河在垦利区境内109公里,年经流量300亿立方米,正常年份黄河每年从上游携带16亿吨泥沙在黄河口堆积,可使陆地面积增加约15平方公里,土地增加3万亩左右,人们称之为中国唯一能生长土地的地方。垦利区现有土地313万亩 ,人均占有土地15亩多,位于山东省平均水平的五倍多,也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黄河生态旅游区依托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建立,位于黄河现行入海口处,总面积1045平方公里,其中旅游规划面积238平方公里。这里是黄河入海的地方,黄河在这里以雄浑的气势奔流入海,形成了河海交汇的旷世奇景,被誉为黄河50景之一,2020年1月7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5A级旅游景区。
独特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黄河口新、奇、特、旷、野的美学特征,形成了黄河入海口新湿地,野生鸟类等世界级的特色旅游资源,拥有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最美六大湿地等多项桂冠,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和科研价值。
黄河入海口是中国著名的胜利油田的发祥地和生产矿区,地下油气资源密集。胜利油田的第一口高产油井就是在垦利区的胜利镇胜利村开采成功,胜利油田因此得名。
黄河入海口东营市垦利区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1941年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旅进驻当时的垦利地区,建立了垦利抗日根据地。老一辈革命家许世友、杨国田都在这片土地上战斗过。垦利地区军民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这里去真正的河海交汇处还要坐游轮走几十公里,我们去的那天因为风大游轮停航,很遗憾没有看到河海交汇的壮观景色,在黄河边的观景台上远眺黄河,跟随黄河奔向大海的波涛感受黄河的波澜壮阔。
这里是中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植物685种,其中自然分布维管束植物195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21平方公里,天然芦苇93平方公里,天然怪柳灌木林29平方公里。
黄河入海口生长着许多黄河怪柳,又称“红柳”。相传它的老家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地区,随着黄河水漂流到这里的新淤泥土地发芽生长,逐渐在黄河新淤地和渤海岸边繁衍开来,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在黄河两岸有着重要的生态和文化意义。怪柳因其抗旱力强,能够适应恶劣的环境,如盐碱和干旱地,具有固沙防风和保持水土的功能。还为候鸟提供了栖息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黄河故道天然柳景区占地32公顷,这簇簇柳林俗称“馒头柳”,学名:祁柳,是黄河河口代表性植物。漫步在800米的木栈道上,不时会看到鸿雁和灰雁从身边游过,登上观河亭,可观滚滚的黄河水,黄河故道,万亩柳林的壮观景色。
黄河口有275平方公里的芦苇,是分布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生命力最强的一种植物。秋天是最美的时候,芦花飘零,万顷吐絮,让茫茫大地变了模样。芦苇是多年生禾本植物,多生于含碱量4%到10%低湿地或浅水中。据科研调查显示,芦苇释放氧气能力略高于森林,占黄河三角洲植被面积的45%。具有降解污染、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的重要生态功能。生于池塘、沟渠能迅速繁殖,形成群落,东营广泛分布,是水土保持、固堤的先锋植物。
这里位于北温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水含氧量高,有机质多,饵料充足,适宜多种鱼虾类洄游、繁殖,为鸟类提供了丰富食物。春去秋来南往复,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接着一批又一批的特殊客人,每年超过600万只候鸟迁徙至此,停歇、觅食、繁衍、栖息,因此这里又被称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自然保护区内共有野生动物1627种。鸟类作为重点保护对象有38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25种,如丹顶鹤、白头鹤、白鹤、大鸨、东方白鹳、黑鹳、金雕、白尾海雕、中华秋沙鸭、遗鸥、黑嘴鸥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66种,如灰鹤、大天鹅、白琵鹭等。目前黄河三角洲是东方白鹳在全球最大的繁殖地,是黑嘴鸥在全球第二大的繁殖地,仅次于盘锦辽河口。
黄渤海涵盖了湿地的全部五个生态环境类型,即近海及海洋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多样的湿地类型,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食物多样性,使黄渤海湿地成为水鸟南北迁徙的重要一站,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俄罗斯远东、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繁衍的水鸟即可沿海岸线迁徙,飞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越冬,又可向南继续飞至东南亚过冬。在全球鸟类迁徙路线中,东亚—澳大利西亚是迁徙路线鸟类最丰富、濒危物种最多、威胁程度最高的路线,它跨越了22个国家,有250余种水鸟,数量超过500万只,有28种水鸟列入全球濒危物种。黄渤海是东亚—奥大利西亚迁徙路上最重要的区域,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泥沙滩涂,是迁徙路上水鸟的重要中转站,为维持水鸟生命链条及水鸟迁徙中停歇和营养补充提供了重要保障。
据统计,环黄渤海每年有超过240种候鸟在这里繁衍、迁徙和越冬,22种水鸟为全球受威胁物种,近百种水鸟种群数量超过全球种群总数的1%。保护生物多样化,特别是水鸟保护方面具有全球重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列入世界遗产提名地。
“孟春之月鸿雁北, 孟秋之月鸿雁来”。古往今来,候鸟们继续着迁徙的习性,用艰辛而执着的姿态实现着对于生命的承诺。
黄河为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的长河之一,全长5464公里 。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列盆地的玛曲,一路呈“几”字形纵横5464公里奔向渤海。以自然的大手笔打造了无数的自然景观。在跋涉了数千公里后,黄河终于投入渤海的怀抱,完成了这浩浩荡荡的征程,海河交汇,积沙成陆,黄河三角洲这片新生的土地由此诞生。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它不仅仅是一条河,而且与黄土地、黄帝、黄皮肤以及传说中的“几”字形中国龙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文化引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是中华民族的根和血脉 ,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儿女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壮美诗篇。在大河的两岸发生了许多改变历史的不朽传奇故事,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昭君出塞、大禹治水、鲤鱼跳龙门、李闯王渡黄河的故事不仅展现了黄河的壮丽与神秘,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
在黄河两岸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著名战役,留下众多古战场遗址。其中牧野之战,是商朝末年周武王讨伐纣王的决战,迫使纣王自尽,结束了商朝600年的历史。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起义的关键战斗之一。项羽率军九战九捷,大破秦军,迫使章邯投降 ,为推翻秦王朝奠定了基础。成语“逐鹿中原”即出于此。抗日战争时期,黄河更是成为了中华民族抵御侵略的精神图腾。那慷慨激昂的“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歌声鼓舞了多少中华儿女拿起枪,走上抵抗侵略者的战场。为保卫华夏大地流尽最后一滴血,让黄河奔腾、咆哮,那每一朵浪花都奏出不屈的挽歌,只为那自由的奔向大海!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水自天际而来,犹如千军万马势不可当,劈山裂谷一往无前。奔腾的黄河是勇敢、力量、坚韧、不屈的象征。中华民族在黄河的滋养哺育下生生不息,成为最勇敢,最坚韧,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民族,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在这片华夏大地上一定会有更多的奇迹发生,中国也一定会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作 者 褚丽君
2024年3月18号
编辑:乐在其中
黄河入海口在哪里推荐搜索词:
1.黄河入海口在哪里哪个城市
2.黄河入海口在哪里 流入什么海
3.长江入海口在哪里
本文标题:黄河入海口在哪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