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参选人朱立伦8月29日赴澎湖争取党员支持,声称若顺利当选党主席,将带领国民党赢得2022年“九合一”选举、2024年重返“执政”。朱立伦还公开宣示,他所率领的国民党将秉持“正蓝”精神,并强调维持“两蒋时代”路线,拒绝与“小绿”、“小白”合作。不过,岛内舆论对朱立伦的表态看法不一。


  台湾中兴大学教授袁鹤龄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朱立伦现在所讲的这些话是党主席选举语言。显然已在这场选举当中,朱立伦锁定特定对象精准布局,争取年纪相对偏大的深蓝党员的支持,主因除了是深蓝党员占多数,也是因为年轻党员可能相对支持现任主席江启臣。不过袁鹤龄认为,党主席选举是一回事,政党选举又是另一回事,朱的那套宣言,基本上无法用在外部的选战。尤其当民进党声势不坠的状态下,国民党还在坚持所谓的“两蒋路线”,拒绝联合“在野”力量,只会越走越小,走不出去,最后必败无疑。


  袁鹤龄表示,对于那些黄复兴党部的人来讲,对于那些缅怀过去经济发展、社会安全稳定的党员来讲,对朱立伦会有期待感。但过去的例子已揭示,只要国民党分裂了,只要国民党没有把“在野”势力结合在一起,民进党就会赢得选举。所以朱立伦必须要考虑清楚,在2024“大选”到底要采取何种策略?毕竟“在野”势力共同的目标是把民进党换下来,但如果朱要坚持所谓的“正蓝路线”,不谈跨党派合作的话,基本上选举结果就是被该原则所害。


  袁鹤龄认为,真正要对外选举时,要考虑到整体利益,而且也必须符合台湾大部分人的利益,国民党才有可能重返“执政”,这不是诉诸深蓝,或者“两蒋路线”可以做到的。朱现在拒绝跨党合作,都太过武断,从他的角度来看,会把它看成只是一种选举语言,假如到政党竞争上,朱还是用这一套来操作,国民党定是必败无疑。


  不过,国民党中常委、台北市议员徐弘庭却对朱立伦的表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现在党主席选举,朱势必要凝聚党内士气,此时也不宜直接说提跨党派合作,否则各县市议员就直接跳起来反弹了。会不会有“蓝白”合现在也不急势必得双方人选都浮现台面后、党提名前的关键时刻,才会磋商。 徐弘庭认为,理论上2022蓝营应该是要与白营合作对抗绿营,让“在野”力量极大化应是必然的方向,只是台湾民众党主席、台北市长柯文哲的政治选择与性格将决定“蓝白合”这件事。从朱立伦的语气来看,朱主观上并不信任柯文哲,而且蓝营及其支持者普遍对柯也不太信任,这是“蓝白合”难以促成的致命点。蓝营县市议员对柯文哲也多持保留意见,再加上白营内也不是有那么多蓝营的人,很难建立互信。现在即便蓝白有点没彼此就完蛋的味道,但毕竟2022只是县市长选举,白营实力也难在县市长层级撼动蓝营,所以才会“蓝白合”讲了那么久,到现在还没看到谱。


  但徐弘庭也观察,到近期出现以民众党“立委”高虹安参选台北市长为题的民调,高虹安也到台北市政府见习。若属实,这可能是一个讯号,代表白营想在台北市跟蓝营合作,只是未来要怎么谈的问题。以台北为例,在市长单一选区的层次,可能需要整合,但在市议员席次上,看起来民众党确实会吃到国民党的席次。


  因此徐弘庭认为,所谓的蓝白合作,其实是双重赛局。现在不是柯挖蓝墙角,而是蓝营政治人物理性抉择面对柯。对于县市议员来说就有冲突,因此“蓝白合”不是那么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蓝营明年在县市长、县市议员的选举上,会遇到白营冲击,到时候党主席要用什么态度面对?未来党中央系统必须就县市长要不要合作、县市议员要不要合作、怎么合作、合作会怎么样、不合作又会如何做情境分析。 (林静娴/编辑)


本文标题:“蓝白合”破局?朱立伦拒绝跨党派合作,学者忧难对抗民进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