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解放战争时期国军有空中优势为什么仍然打败仗?萨沙问答第70集


  解放战争期间,国军确实有空中优势,但优势转化为战争的胜利,还差了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什么叫做真正的空中优势?


  美军诺曼底登陆以后,依靠空中优势摧毁了德军至少十分之一的作战力量。


  在盟军巨大的空中优势下,德国陆军作战非常困难,军队调动也有很大难度。


  德军地面部队一出动,就会遭到各种密集的轰炸,行军沿途所有桥梁、道路、铁路也被破坏殆尽。


  可以这么说,德军几乎无法有效作战。


  以著名的钢铁死神魏特曼中尉为例,他所在的武装党卫军第101重坦克营,在诺曼底登陆以后紧急赶赴前线。


  由于目标较大,重坦克营受到盟军空军的追踪轰炸,损失惨重。


  双方还没交战前的短短6天内,魏特曼所在的第2连,就在空袭中损失了6辆虎式坦克,包括魏特曼的坦克。


  这么什么稀奇,是欧洲战场的常态。


  二战欧洲战场,无论德军、苏军、美军、英军都有至少上万架作战飞机。


  对德国战略轰炸,英美一次任务就可以出动六七百架重型轰炸机。


  在1944年,节节败退的德国仍然生产了3万6000架战机。


  而1940年战争还没打响之前,苏军就装备了1.8万架战机。


  苏军用于对地攻击的主要攻击机伊尔2,在战时共生产3.6万架。


  有这么大数量的战机,这么强悍的对地攻击能力,才叫做空中优势。


  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国军空军有什么实力!


  我们看看国军有多少战机?


  抗战结束时,国军空军有8个空军大队21个中队,飞机936架。


  诸位没看错,是936架,也就是苏军零头的零头而已。


  其中 ,轰炸机主要是美制B-24、B-25轰炸机。


  运输机则是C-46、C-47运输机。


  侦察机主要是P-38型侦察机。


  国军空军主要装备都是战斗机,因解放军没有空军,所以战斗机基本用不上。。


  虽战斗机也可以对地俯冲扫射,攻击效率极差,没什么意义。


  那么,国军可以对解放军进行战术轰炸的轰炸机,美制B25中型轰炸机,到底有多少?


  抗战胜利时,国军只有区区60多架B25架。


  美国空军从中国胜利撤退回国时,将大约50架B25转交给国军。


  满打满算,国军只有110架可以携带1.1吨炸弹的B25轰炸机。


  大家想想看,就算是1945年解放军也有100多万规模,分散在北方各省辽阔的地区,区区110架轰炸能够干什么?


  解放战争爆发以后,北方有12个省份都发生了战斗。


  我们平均一下,每个省只能有9架B25轰炸机,基本只能制造一些恐慌而已。


  那么,大家知道美军装备多少B25?


  二战期间,美军共生产9816架B25,绝大部分装备美军自用。


  国军唯一的重型轰炸机,是美制B24,抗战结束时只有37架。


  这点数量完全是略胜于无,撑撑门面罢了。


  换句话说,国军那点优势根本不算什么,无法决定任何一场大规模战斗的胜负。


  另外,解放军没有空军,不代表没有防空能力。


  苏联转交的日式武器装备中,有大量的防空火炮,从高射机枪、小口径火炮到大口径高射炮,什么都有。


  要知道,二战的日军,尤其是关东军还是颇为重视防空的,师团的防空武器很齐全。


  依靠这些防空武器,解放军击落过不少国军战机,也包括B25轰炸机。


  说来说去,国军空军没什么实力。


  抗战期间,国军空军以防御为主,主要装备战斗机,导致对地攻击能力薄弱。


  到了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国军轰炸机实力非常弱。


  对于几百万解放军来说,这点轰炸机的袭击不要说伤筋动骨,连皮毛也伤不到。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请通知删除。


本文标题:解放战争时期国军有空中优势为什么仍然打败仗?萨沙问答第70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