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女生承认微调推荐文章1听障女生因太美被质疑 本人承认微调三处“其他的没动过”

  4月22日,据海新闻消息,近日,西安美院聋哑女大学生宸玥因长相太过完美被质疑。有网友称宸玥长得像AI,美得不真实。


  关于宸玥长相被质疑的话题登上热搜榜第一,引发大批网友热议。对此,多方作出回应


  据经视直播消息,宸玥坦言,她接受过加深加宽双眼皮、鼻子磨平驼峰、填充苹果肌三个医美项目,另外还植过发,“其他的什么都没动过。”宸玥还表示,虽然自己微调了,但朋友们说没什么变化,只感觉更成熟精致。她称自己在社媒上发的照片都是生图,没有修过图,“不太上镜,本人比照片视频好看很多。”


  对于网友们觉得她不真实像个AI,她表示可能跟化妆有关系,素颜的话就会自然一点。宸玥介绍,自己2岁的时候因为发烧吃药导致耳朵失聪。


  22日晚,宸玥发文回应:“我是一名普通的听障人士。小时候因为发烧导致意外。二十年来我一直正常生活,家人朋友老师都给我关爱和鼓励,让我始终有勇气面对一切。上了热搜第一心情真的紧张又激动,开心又手足无措。但流量迟早会褪去,我要做的就是继续安心读书,安静做好自己的内容。


  最后再次谢谢大家的关注,残疾不是剧本,AI脸也不是焦点。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接下来我会继续努力生活精进自己,拥抱自己的瑕疵才能铸就更完整自己。谢谢大家的关注和鼓励,也感谢我的母校同学和老师。”


  另据大河消息,4月22日,西安美术学院院办回应记者,宸玥确实是该校特殊教育艺术学院的学生,是聋哑生,现在在读大三。


  校友称,宸玥人很好,遇到有同学想合照都会积极反馈,运动会那天很多人去给她拍照,她不仅没有不耐烦还轻轻点头鞠躬回应。


  其账号内容显示,宸玥的视频账号粉丝近50万,曾多次在学校运动会上举牌,视频最高点赞量超76万,高颜值出圈引发关注。


  其视频内容大多以颜值为主,热度颇高。面对评论区持续不断的质疑,宸玥曾在4月4日晒出成长变化照,包括素颜穿校服的照片。


  :九派新闻、海新闻、大河、经视直播等


推荐文章2推荐文章3听障女生“微调”引争议:审美自由与尊重哪儿去了?

  □李思宁(华南理工大学)


  近日,西安美术学院某听障女大学生因长相太过完美被质疑,该学生在4月22日通过记者回应,表明其曾接受过医美项目微调。最终该话题以“被质疑长相听障女生称微调过几处”登上热搜高位。(4月22日 红星新闻)


  西安美院听障女生因整容争议登上热搜,“听障”“女生”“微调”几个词共同构成热搜话题词条。这场公众议论的背后上演的不仅仅是一场审美辩论,更折射出公众讨论边界的模糊与失守、听障人士沦为标签化流量工具的现实。


  “整容”这一话题的讨论早已有之,传统意义上的审美似乎更讲究“天然去雕饰”,追求的是纯天然美貌,由此整容、医美就被摆到了对立面。话题中的主人公长相精致,被人发现是后天“加工”形成的,于是很多人就好似找到了“污点”,开始群起而攻之。


  “橡胶人”“满满的科技感”“一眼假”……种种言论充斥评论区,公众的关注点被转移到主人公的头发厚度、双眼皮宽度、鼻梁骨弧度,而看不到双耳失聪的她大大方方站在阳光下的自信、闪耀,于是这场讨论最终只会沦为一场浮于表面的外貌审判。


  对于“美”,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而同样,每一个人也拥有自己对美的选择权利。我们呼吁审美自由、选择自由,却一次一次将键盘对准他人的外貌,审视他人的私人选择。当整容这种私人医疗行为被架上舆论的审判台,公共讨论的边界就入侵了私人的生活空间,将本该属于美容院诊室里的选择,强行拖入到网络公共广场的审判领域。


  扪心自问,我们是否有权要求他人自证“天然美”,又是否有权要求他人保证“天然美”?当聚光灯打在主人公的脸庞,真正需要关注的残障群体教育公平、未来发展、就业歧视等问题便被埋在光源之下的阴影里。


  此外,在这场讨论中,“听障”标签既被当做引发公众围观、满足其猎奇心理的元素,又成为了强化刻板印象的枷锁。在本事件中,主人公的听障身份不但没有被得到合理尊重,反而成为论证“整容不合理”的论据,仿佛残障人士追求外貌提升是非常态化的事件。


  刻意地强调其身体特征,将“听障”与“整容”组合成流量密码,反应的不仅仅是传播伦理的失范,更是对残障人士主体性尊重的消解。


  真正的审美自由,不是一句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不要将他人外貌或审美选择放在公共审判的领域场;真正尊重残障群体,不仅仅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专项便捷措施,更应做到在网络平台上不将其作为满足猎奇心、窥私欲的流量话题。一个健康的社会生态,公众不应将镜头对准某个女孩的眼角、鼻梁和身体特征,而在于创造让所有人能够自由追求美与尊严的环境。


本文标题:听障女生承认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