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传危险信号
美国贸易传危险信号推荐文章1暴跌64%!美国进口,突发!
美国贸易传来危险信号。
受美国总统特朗普掀起的“关税风暴”影响,美国海运贸易正面临骤然中断的风险。货运数据公司Vizion最新发布告显示:美国进口订单在第一季度激增后出现了崩溃的迹象。
货运数据公司Vizion对比2025年3月24日—31日与随后一周(4月1日—8日)的数据,全部的预订标准箱数量环比大幅下跌49%,美国整体进口数量环比大幅下跌64%。分析称,关税已引发巨大不确定性,托运人在条件发生变化时紧急踩刹车。
与此同时,美国农业也愈发担心贸易升级或将引发出口危机。4月14日,环球网援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道,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很可能首先对美国的农民造成沉重打击。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警告称,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将会有相当数量的农民破产。
崩溃的信号
集装箱货运预订的最新高频数据显示,海外托运人在过去一年中匆忙向美国发货,以提前应对贸易战,但现在却因天价关税而骤然间暂停了发货。
货运数据公司Vizion在最新发布的一份题为“关税冲击波”的告中表示:“美国进口订单在第一季度激增后出现了崩溃的迹象。”
这份告警告称,美国进口“预订冻结现象普遍”,全球贸易动荡正在蔓延。
告显示,2025年3月的预订量已较1月峰值下降了20%,尽管与2024年同期相比仍高出30%。分析称,托运人可能赶在预期关税上调前加速提前发货。
在进出口贸易中,预订量是指货主、贸易商或物流公司向承运方(如船运公司、航空公司或货运代理)提前预订运输舱位或集装箱空间的数量。
随着关税相关不确定性在4月进一步加剧,实时预订量出现了明显的崩溃。
对比2025年3月24日—31日当周与随后一周(4月1日—8日)的数据,全部的预订标准箱数量环比大幅下跌49%,美国整体进口环比大幅下跌64%,美国整体出口环比下跌30%。
这一急剧下降与两个关键事件的日期相符:美国宣布对中国加征关税,以及随后中国宣布对应的反制措施。而伴随着这些敏感的关税节点,美国海运领域出现了大范围预订冻结,托运人在运输周期中途暂停,重新评估成本、时间表和更广泛的贸易战略。
Vizion分析师总结称,关税已引发巨大不确定性。托运人提前行动,抢在关税之前,然后在条件发生变化时踩刹车。这种在货物抵达港口前几周就能从预订数据中看到的行为表明,前瞻性物流情已变得多么重要。
Vizion分析师表示,鉴于其他美国贸易伙伴的关税措施目前处于90天暂停期,托运人正航行在高度不确定且瞬息万变的贸易环境中。2025年剩余时间或将持续波动,伴随需求震荡、订单模式加速,以及全球对这些贸易行动的持续反应带来的采购策略重构。
美国大豆协会警告
4月14日,环球网援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道,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很可能首先对美国的农民造成沉重打击,而后者恰恰是特朗普的重要票仓。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肯塔基州农民迦勒·拉格兰向《纽约时》表示:“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我们将会有相当数量的农民破产……我们身上还留着上次贸易战留下的伤疤。”
美国大豆协会一直敦促特朗普政府与中国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以避免长期的贸易战。
“作为豆农,我们依赖贸易。约50%的美国大豆用于出口。中国进口的大豆数量超过所有其他国家客户的总和。因此,他们是我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这场贸易战让我们非常担忧。”拉格兰告诉CNN主持人。
多家美媒道,中国企业日前大量采购巴西大豆让美国农民感到担忧,他们担心从此会失去中国这个“最大客户”。
彭博社日前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上周中国企业从巴西购买了至少240万吨大豆,约为中国每月大豆平均压榨量的三分之一,抢购规模和速度都异乎寻常。而在此前,中国企业会选择购买美国大豆。
道称,中国进口商在上周前半段从巴西采购了至少40艘货船的大豆。知情人士称,这些买家趁巴西大豆价格近期回落之际迅速下单采购。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之中,中美就曾有过尖锐的贸易摩擦。巴西、阿根廷的大豆都可能成为美国大豆的替代品,其中巴西大豆更是在第一次贸易战期间就大量填补了美国大豆退出中国市场后的空缺。
据美国大豆协会称,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期间,美国农业部门的损失就达到了约270亿美元,其中71%左右与大豆有关。据《纽约时》介绍,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曾从美国农业部设立的一个基金中拿出了230亿美元作为补贴,希望能够弥补农民遭受的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大选期间,美国生产大豆最多的十个州中,只有伊利诺伊州和明尼苏达州曾选择哈里斯,其余州都支持特朗普。
【:券商中国;编辑:肖然】
推荐文章2关税战会引爆武装冲突吗? 美在华周边整军备战,两个方向可能生战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针对国内外一系列政策进行重大改革。对内,特朗普大规模裁撤联邦机构及其雇员,对外毁约,退群,扬言要占领盟国领土,甚至挑起关税战,美国经济拉响衰退警告,美国的霸权根基似乎已经动摇。 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特朗普不会认输,并极有可能会开辟新的战场。那么,关税战会引爆与中国的武装冲突吗?
从历史经验来看,贸易争端与军事冲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尽管贸易战并非总是直接引发武装冲突,但在特定条件下,二者之间的界限可能变得模糊。例如,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全球经济大萧条,各国为保护本国产业,纷纷筑起贸易壁垒,高关税政策盛行。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恶性竞争,加剧了国家间的紧张关系,为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当时的国际经济秩序混乱,各国经济利益冲突不断激化,最终导致了军事冲突的爆发。
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经济相互依存理论认为,国家之间经济联系越紧密,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就越低。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贸易往来频繁。目前,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而美国则是中国第一大货物出口目的地国和第二大进口国,经贸合作被视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然而,特朗普推行的关税政策,不断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中国也采取了对等反制措施,这使得中美贸易依存度进入“下滑区间”。这种经济上的“硬脱钩”趋势,正在削弱经济相互依存对军事冲突的抑制作用。一旦经济联系的纽带被严重削弱,因其他矛盾引发武装冲突的风险就会相应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非单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而是混合了国内政治诉求、维护霸权地位以及遏制中国发展等多重目标。从国内政治角度看,美国政府试图将国内经济困境归咎于“不公平贸易”,以此转移民众视线,掩盖美国自身制造业空心化与债务危机等结构性问题。在国际战略层面,美国希望通过关税手段维护美元霸权,打击去美元化趋势,同时重构全球产业链,将企业从中国迁离,削弱中国的经济竞争力。这种复杂的战略意图,使得关税战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博弈,更成为了大国战略竞争的重要战场,进一步增加了冲突升级的风险。
实际上,当一个世界性大国不能持续为世界提供大多数国家认可的全球公共产品,开始用实力和地位与大多数国家争利时,这个国家原有的的领导力、影响力和国际地位就走到头了,必然会或快或慢走向没落。但特朗普政府并不认为美国正在滑向衰落,他们也绝对不甘心霸权没落的命运,且必做困兽之斗,疯狂地反扑和挣扎,且更具攻击性,也是与之相处最危险的时候。因此,特朗普将赢得这场关税战视为维护美国霸权的“续命丹”,并在华周边整军备战。
日前,美媒爆料特朗普政府签署了绝密级《临时国防战略指导》文件,明确将所谓“阻止中国大陆武力夺取台湾”视为美国国防的头等要务,这一文件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军事战略的重大转向。美国将中国定义为“唯一的威胁”,宣称中国是在军事、经济、技术等多领域挑战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国家。在此背景下,美国持续推进战略重心向印太地区转移,加速整军备战,并不断在台海方向和南海方向不断鼓动“台独”分裂势力与菲律宾挑战中国大陆的底线,在台海、南海埋下“定时炸弹”,加紧塑造“代理人战争”的态势。
对于我们来说,一旦这两个主要方向的局势因美国的干预而激化,或引爆武装冲突,甚至可能发生战争。尽管这种可能性并算太高,但这种可能性却是现实存在的。有道是,小心行的万年船,我们在战略上可以藐视敌人,但战术上必须重视敌人,料敌从宽,预己从严,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这场关税战不仅仅是贸易之战,世界经济秩序主导权之战,也是关乎百年的国运之战,我们必须妥善应对,并以准备随时打仗的心态抓紧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万无一失,战而胜之!
历史已反复证明:当霸权者以战争续命,终将被战争反噬;而文明者以和合破局,方能赢得未来。我们当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战略定力,在“斗而不破”中推动国际秩序变革,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曙光穿透霸权主义的阴霾。
推荐文章3美国刚宣布加税,中国就闪电反击!这场贸易战释放三个危险信号4月2日,美国突然宣布对华加征34%关税。仅仅36小时后,中国商务部连续出台11项反制措施:提高关税、限制稀土出口、制裁美国企业、向WTO告状……这场堪称“贸易闪电战”的较量,不仅让世界看到中国应对霸凌的强硬态度,更透露出三个危险信号。
这次反制的速度堪称史无前例。2018年中美贸易战初期,中国用了12天时间才出台反制措施,而这次仅仅用了一天半。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多个部门同步行动,首次实现政策制定、法律审查、执行落地全流程数字化。当欧盟、日本还在开会讨论时,中国已经完成所有反制措施的全球公告。
中国这次的反击手段既精准又致命。首先拿稀土开刀,直接切断美国F-35战斗机和爱国者导弹的核心原材料供应。同时对美国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加征关税,直击特朗普的“铁锈带”票仓,预计美国农业州失业率可能飙升到15%。还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冻结他们在华资产,涉及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
中国这次的关税反制堪称“核弹级”。首次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包括波音飞机、特斯拉汽车、好莱坞电影版权等1.2万项商品。同时设置了灵活的免税政策,民生相关的药品、医疗器械可以继续进口。还留出一个多月的缓冲期,让企业有时间调整供应链。
除了关税手段,中国还创新使用非关税措施。稀土管制让美国军工企业面临“断炊”危机,F-35生产线可能被迫停工。依据《反外国制裁法》,对11家参与对台军售的企业实施制裁,禁止他们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这些组合拳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博弈规则。
这场贸易战背后,中国传递出三个明确信号:一是不会对霸凌妥协,二是具备快速反制能力,三是掌握关键领域主动权。当美国还在幻想通过关税施压时,中国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任何单边主义的霸凌行径,最终都将付出代价。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博弈值得所有人高度关注。
本文标题:美国贸易传危险信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