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或调整汽车关税推荐文章1特朗普拟宣布关税调整措施 缓解汽车行业压力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表示,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计划签署一项行政令,以缓解汽车关税的影响。


  莱维特称,政府将在周二晚些时候公布该指令的具体内容。该行政命令预计将采纳行业诉求,包括减少对美国国内制造汽车和卡车中的外国零部件征收的部分关税。


  白宫一位官员周一表示,为避免多重关税叠加,进口汽车也将获准免除针对铝和钢的单独关税。


  “总统特朗普与国内外汽车生产商进行了会谈,并且他致力于将汽车生产带回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周二对记者表示。“所以我们希望为车企提供一条快速、高效的路径,并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


  计划中的政策转变正值特朗普准备前往美国汽车工业中心密歇根州参加就职100天庆祝活动。他预计将在汽车制造中心和蓝领工人聚集地马科姆县发表演讲。


  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在电邮声明中表示:“这项协议是总统贸易政策的重大胜利,奖励了那些在国内生产的公司,同时为那些承诺在美国投资并扩大国内生产的制造商提供了空间。”


  此次政策转向标志着特朗普不断调整的贸易战略又一次变化,此前他决定暂缓对数十个贸易伙伴的关税上调以争取谈判时间。


  眼下美国对外国汽车零部件的25%关税势将于5月3日生效。这位白宫官员表示,根据计划中的修订,汽车制造商可依据其美国本土汽车生产价值获得进口零部件关税的部分返还。


  不过,返还额度将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减少,以促使车企将更多供应链环节迁回美国,同时为其调整留出适应期。


  除此之外,特朗普还计划确保进口汽车不会因缴纳钢铝关税而被双重征税。


  本文源自金融界


推荐文章2美媒爆特朗普拟调整汽车关税政策,网友:美国已彻底透支信誉

  美国《华尔街日》28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预计将采取措施减轻其汽车关税政策带来的冲击:防止对进口汽车征收的关税与其他已加征关税叠加,同时放宽部分用于美国本土汽车制造的进口零部件关税。美政府拟采取新措施的消息仍然让不少网友感觉不悦,有人直白斥责“覆水难收”,“美国已彻底透支其信誉”。


  根据知情人士说法,这一决定意味着,已支付美政府汽车关税的汽车制造商不会再被加征钢铝等其他关税。该决定将具有追溯效力,意味着车企已缴纳的此类关税有望申请退还。


停靠在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港的新款现代汽车 图源:美媒道配图

  道称,特朗普政府还将调整原定于5月3日生效的对外国汽车零部件的25%关税。调整后,汽车制造商在一年内获得的退税额最高可达其美国本土生产汽车价值的3.75%,第二年降至2.5%,往后退税政策将全面取消。


  道说,预计特朗普将于当地时间4月29日晚上前往密歇根州底特律郊外参加活动前宣布上述措施。届时将迎来他上任百天。


  针对美政府拟采取的最新措施,不少网友仍表达着不满。


  有网友称,“所以整个关税政策根本就是胡扯。”↓


  有网友讽刺说,“他先是把车撞了,现在又吹嘘自己把车拖走了。”↓


  “特朗普无法让爆米花回炉(指覆水难收),美国已彻底透支其信誉。信任需数十年累积,但正如我们所见,不到一百天就可以彻底失去。”↓


  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本月3日正式生效。根据白宫发布的文件,25%的关税将适用于进口乘用车(轿车、运动型多功能汽车等)和轻型卡车,以及关键汽车零部件(发动机、变速箱等),并将在必要时扩展至其他零部件。


  这是继美国对全球钢铝产品加税等措施后“关税战”的再次重大升级。与此前钢铝产品关税相比,汽车关税被认为将对美国的近邻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欧盟、日本、韩国等盟友的经济产生“致命冲击”。许多国家迅速作出强硬反应。加拿大总理卡尼表示,特朗普政府的汽车关税是对加拿大的“直接攻击”,并直言将研究包括复性关税在内的应对措施。与此同时,许多美国公司和美国媒体则担忧加征汽车关税可能反噬美国经济。


  美联社称,众多外国政府迅速对汽车关税作出强硬反应,这表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引发多国复性措施,甚至升级为一场更广泛的全球贸易战,将严重损害世界经济。美国经济将被“反噬”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对特朗普政府汽车关税的反对声音也不断传出。《华盛顿邮》称,美国许多商业团体对这些关税进行了抨击,称这些关税即使对美国汽车业也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美国汽车研究中心称,汽车关税将使美国消费者购买汽车的成本增加数千美元,影响新车销售并导致失业。


  :环球网


推荐文章3美推出汽车关税补偿措施:不适用于加墨组装车辆

  特朗普掀起的关税战,破坏了正常经贸秩序,也让美国人民利益受损,民调显示,仅有36%的受访者认可特朗普的经济管理政策,这是他两次任期内的最低水平


文丨《财经》实习生 王靖扬 编辑丨李皙寅

  当地时间4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题为《对调整美国进口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关税的修订》的公告,允许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在美国组装汽车的汽车生产商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


  特朗普将为本土汽车制造商提供一项信用额度措施,将在美组装车辆建议零售总价的3.75%作为退税信用额度返还给企业,适用期为2025年4月3日至2026年4月30日。这一额度将在2026年5月1日至2027年4月30日降至2.5%,而后完全取消。


  这一政策具有回溯效力,2025年4月3日至政策发布时符合条件的美国本土组装汽车也可享受。根据美国媒体测算,对于每辆价值5万美元的在美组装车辆,汽车制造商可以免税进口1875美元的零部件。


  政策仅对在美国本土完成最终组装的汽车适用,对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组装的汽车并不适用。


  此外,特朗普还于同日(4月29日)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根据第232条被加征25%关税的汽车及其零部件,免除其适用的钢铁和铝制品关税,或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相关商品所征收的25%关税予以豁免。


  然而,该行政令明确指出,包括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征收的145%关税在内的其他关税仍将适用。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项减税措施既可以奖励国内制造商,又可以为那些需要时间投资国内工厂的企业“提供发展空间”。


  而白宫同时表示,这一变化不会影响对每年进口的800万辆汽车征收的25%关税。


  这一命令标志着特朗普“关税打击”的最新弱化,也让其针对中国的意图愈发明显。


  2025年4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曾发表声明称,美方为一己之利加征关税,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做法,严重违背WTO(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破坏正常贸易秩序,对全球汽车产业产供链稳定造成较大冲击,并将进一步抬升汽车价格,给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消费者造成额外负担,也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负面影响。


此前以“反补贴和产业政策”为由加征汽车关税

  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4月2日,特朗普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明确对汽车商品加征25%关税的具体细节,计划从5月3日正式实施。


  当全球价值链的复杂程度超出任何国家的掌控能力时,单边主义终将反噬自身。惠誉此前预计2025年美国轻型车销量将降至1600万辆(较年初预测减少30万辆),反映车价上涨和利率高企的压力。全面关税战下,没有赢家。


  特朗普是在就任100天之际访问密歇根州时宣布这一最新举措。4月29日,路透社/益普索(Reuters/Ipsos)发布的民调显示,仅有36%的受访者认可他的经济管理政策,这是他两次任期内的最低水平。而密歇根州是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和1000多家主要汽车供应商的所在地。


  白宫此前加征关税的理由是,外国汽车产业在不公平补贴和激进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得以扩张,美国的生产却停滞不前。


  然而从产业链角度看,美国汽车产业对全球供应链的依赖程度远超政策制定者预期。墨西哥作为美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国,2024年对美出口零部件达811.7亿美元,占美国零部件进口总额的41.1%。


  如果说美国汽车本土生产逐渐停滞,那么是谁承接了这一需求呢?


  无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墨西哥都是2024年美国最大的进口国,贸易差额也最大。整车进口总额达785亿美元,进口数量为296.2万辆,贸易逆差额为732.3亿美元;零部件进口总额811.7亿美元,贸易逆差额423.3亿美元。


  汽车供应链高度复杂,由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和美墨加贸易协定(USMCA)等自由贸易协定,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国汽车工业几十年来一直与美国汽车工业紧密相连。


  加拿大向美国出口汽车的同时,也大量进口美国汽车及零部件,双方贸易更趋均衡。此外,加拿大还是美国汽车的最大买家。2024年加拿大对美汽车出口总额为311.6亿美元,进口总额为232.4亿美元,逆差相对其他国家(如墨西哥-732.3亿美元、日本-389.3亿美元)明显较小。美国对加拿大的汽车零部件贸易顺差为100.2亿美元,是2024年唯一实现顺差的主要进口国。


  回顾特朗普的上一个任期,其曾在社交媒体上,挨个点评跨国车企,要求它们在美国建厂,以期为美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并批评美国本土汽车品牌为何把产能转移到海外。


  本次最新措施中将在加拿大、墨西哥组装的整车排除在外,也只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另一个例证。


对中国车企直接影响有限,对自身信誉损伤不可估量

  艾睿铂咨询(AlixPartners)汽车及工业品咨询业务合伙人,移动出行业务联席负责人张莹告诉《财经》,根据艾睿铂的测算,这次中国汽车供应链一共被加征关税约460亿美元,其中388亿美元是零部件企业,零部件企业比整车企业受更大影响。从关税绝对数字来看,影响不小。但从占中国汽车产额的比重来看,只占到3%到4%左右,整体影响可控。


  中国不但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单体市场,更是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领域的新技术策源地,越来越多的外资车企,将中国视作提升自身实力以求未来的健身房。


  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包括丰田、本田、大众、奥迪等在内的众多整车企业和安波福、博世在内的零部件企业都提出深化在华战略。


  面对美国政府在关税方面的反复无常,中国出海企业已有应对。


  受此前疫情和全球供应链安全考虑,很多国际零部件已调整了此前的布局方式,把自己的产线在全球布局,贴近本地消费市场布局。一位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头部车企负责人对《财经》如是说。


  自特朗普第一任期期间加征关税、挑起贸易战至今,不少中国企业都已加快或着手海外布局,将部分产能本地化,或转移到墨西哥等与目标出口国关系更加稳定、税率更优的国家。


  特朗普加征对等关税的对象已经逐步扩展,涵盖了欧盟、日韩、泰国和越南等传统认知中的贸易伙伴国。针对进口汽车更是加征25%的永久关税。


  对于美国的关税政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发表声明表示,汽车是高度国际化的产业,通过高效的跨国产供链体系,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优配置,为世界各地用户提供了既安全又便利的交通和物流工具。


  美国突如其来的对等关税,以及各国作为回应措施加征的关税,让汽车行业未来显得扑朔迷离。而纵观全局,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呈现出利用经济强权和贸易政策迫使贸易伙伴重新站队的战略趋向,而本轮对等关税也只是这一战略下的一个显症。


  而在推出关税不到一个月后就做出大幅度调整,反映的是贸易保护政策反噬本土企业和消费者初见端倪。贸易政策的反复无常,最终伤害的是美国自身信誉。


  责编 | 要琢


本文标题:美国或调整汽车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