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全面取消仅退款
电商全面取消仅退款推荐文章1多家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 退款不退货谁说了算?
网购“仅退款”是指消费者完成网购交易后,可直接选择退款而无需退货,通常适用于产品质量问题较大的情况,如商品破损、功能不完整,或商家的宣传与实际商品不符。
据了解,相关电商平台已就全面取消“仅退款”的相关细节与管理部门进行了多轮商讨和修改,并将在审核完成后对社会公开宣布。这一规则的初衷是好的,但这几年在实施过程中却变了味,甚至成了一些人用来“薅羊毛”的工具,让不少商家受到损失。接下来,电商平台将怎样细化退款政策,又如何在保障消费者权益与防止滥用之间找到平衡点?
“仅退款”在2021年时被拼多多率先推出,早期应用于生鲜品类,后拓展至全品类。之后,陆续被京东、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相继引入。周先生做电商多年,他说,退换货属于正常的交易,电商平台支持“仅退款”的初衷是好的,却慢慢“变了味”。
周先生介绍,“仅退款”其实刚实行的时候,觉得确实很好。但是存在一部分客户产品想要,但是又不想花钱,就以各种理由不退货,然后他仅退款,要投诉,你可能这个货也不想要了,直接给他了。“仅退款”实施以后,很多客户货不给你退,我们要联系买家沟通或者联系物流,另外,很多货发出去了,“仅退款”就未必收得回来,所以各种成本损耗很大。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表示,该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商家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然而,也出现了一些用户滥用该服务的情况,引发了一些买卖双方的矛盾。
对一些生鲜农产品很难进行二次销售,这个时候就会来用仅退款。但是电商平台都上线了仅退款,然后扩充到全品类去,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不和谐的一些冲突和矛盾,包括恶意的仅退款事件也很多,商家的经营成本也变得很高。另外商家的反馈,也可以看出仅退款出现了问题,矛盾变得越来越严重。
多个电商平台已开始征集意见
近日,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多个电商平台已开始针对取消“仅退款”征集意见。淘宝客服表示,相关措施预计于7月陆续实施,现面向淘宝天猫商家对相关举措及部分规则变更内容进行意见征集。
为了进一步优化平台的相关交易环境,平衡商家的权益保障以及消费者体验提升,有效解决商家和消费者在后台争论中的常见问题,目前这个订单确实已经取消了“已收到货仅退款”相关规则,但是目前还处于意见征集阶段,大概是在7月份会陆续生效实行。
《拼多多售后服务规则》更新意见征集显示,为保障平台商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持续完善售后相关规则,进一步支持商家与消费者通过自主协商方式解决相关售后问题,平台非必要不主动介入消费者在已收到货后的不退货全额退款售后申请。
《京东开放平台售后服务管理规则》及相关规则修订内容主要针对退货、退款场景,明确退货、退款场景下的处置规则。比如自助售后处理流程将“仅退款、不退货仅退款”修改为“退款、退款不退货”,其他条款均去掉“仅退款”文案。
记者梳理发现,淘宝天猫早在去年7月率先调整了“仅退款”规则,京东、快手等电商平台也相继进行规则优化。今年两会期间,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表示,针对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造成商户款货两空的突出问题,将督促平台明确规则的适用范围和具体情形。
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与商家利益之间找到平衡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认为,电商平台要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与商家利益之间找到平衡。
庄帅介绍,“仅退款”在全行业的普及也很短,就两年不到的时间,对大部分消费者的影响也是有限度的,大家肯定是拥护和支持取消“仅退款”。同时,消费者也会有些麻烦,比如说买一些产品不能二次销售的,尤其是农产品品类来说,买来的东西坏一半或者坏一大部分,再快递回去,就全坏了。其实增加了一些社会上的成本,包括消费者的成本,但这个比例也还是可接受的,也是可控的。反向的去推动平台和商家去强化商品品质的部分,减少这些退换货的成本。
责任编辑:单宏鑫
推荐文章2电商“仅退款”,将集体取消据《北京商》4月22日消息,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
这意味着,“仅退款”历时四年正式迎来落幕。上述电商平台已就全面取消“仅退款”的相关细节与管理部门进行了多轮商讨和修改,一旦审核完成即对社会公开宣布。
道称,取消“仅退款”早有预兆。今年两会期间,国家相关管理部门释放了强烈的信号,明确表示会对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造成商户货款两空的突出问题进行治理。
目前电商平台售后一般设有“退款无需退货”和“退款退货”入口。“仅退款”政策取消之后,平台或将只保留“退款退货”,“收到货”情形下退款是否退货将由商家与消费者协商决定。
在业内人士普遍看来,取消无序的“仅退款”有助于电商行业从低价竞争回归良性竞争,保障商家的经营公平,释放消费活力,促进平台健康发展。
: 京网
推荐文章3电商“仅退款”为什么必须取消?电商“仅退款”功能曾被视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典范,但近年来,这一政策却引发了广泛争议。商家退货率高企、利润微薄,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而平台则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左右为难。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商“仅退款”政策的利弊,分析其对商家、平台和消费者的影响,并探讨取消该政策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保障商家利益之间找到平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资讯,上周出了一个消息,后面各家电商平台都会把仅退款的功能取消,或者是说只会把这个权利留给商家去判断是不是要去做仅退款。
之前 1 到 2 年或者说前几年,大众舆论更认为这是一个电商的进步,觉得现在有仅退款服务多么好。但是我之前的观点一直是这其实是一个不健康的模式。现在或者说之前很多领域商家经营惨淡,特别是服装,特别是女装领域,退货率能到 60% 以上,而且运费都是商家去承担,那基本上赚不到什么钱。我以前的逻辑也讲过,电商的这个仅退款其实是在 “卷” 商家。然后虽然短期看好像消费者是得利了,买东西觉得不合适退,或者只要稍微有点不满意,或者心情不好,就给退了,感觉挺好。
但是这个羊毛出在哪里呢?电商的本质其实是通过规模化的销量去分摊商品的制造成本,并且中间没有多少仓储的成本,或者说门店的成本,这块都很少,所以能够实现价格比实体店要便宜很多。但是这个要求运费不能占商品价格的比重过高。如果像之前的情况,卖 100 块钱的一个东西,假设有几十块钱的利润,然后五六块钱的运费成本。总体上来说对商家来说大头还是赚的,但是退货率很高,而且都是仅退款,那这种时候,商家只要是卖一单,肯定就是亏的,这个时候如果卖很多,其实很难经营下去。只有一种情况,只有所谓的白牌商家,它的商品制造成本接近于 0,或者说很低,它可能能够勉强维持。
这个逻辑之前拼多多在用,其实主要是它平台下面的一些商品以及对应的商户,它们的生存能力相比之下比较强,或者说它们没有什么话语权,只能靠这个方式维持经营下去,但它们很难获得较高的利润。你看拼多多的收入和利润在最近几年增长迅猛,然而平台上的商家却因缺乏资金,不敢轻易扩大生产规模,甚至连人员招聘都难以进行,能够维持现有的团队运营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商家们为了生存,只能拼命地降低商品价格,对成本进行精打细算,有些商家甚至不惜压缩产品品质,最终导致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现象。我认为,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来阻止电商行业这种无序内卷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如果仅靠市场自身调节,很难改变当前的局面。即使最终市场能够自行调整,所付出的代价也会过于巨大。这可能需要等到整个社会形成强烈共识,意识到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而且大量商家因难以盈利而退出网络销售市场时,人们才会开始反思并做出调整,但那时造成的损失已难以挽回。
所以,我觉得确实有必要采取行动规范电商市场,就像直播带货行业,一直是先发展,之后再进行规范,到现在也还不能说已经完全规范好了。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更需要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释放国内的消费潜能。过去,大家赚的钱一部分要用于偿还各种贷款,在电商平台购物时,整个交易链条相对较短,资金大多集中流向少数平台或大商家手中。而少数人由于消费能力有限,无法充分带动消费市场的活力。如果将资金更多地分配给中小商家,他们可以通过给员工发放工资等方式,促进资金在市场中的流通。但如果中小商家赚不到钱,利润都被大商家或平台获取,那么就只有少数人能掌握大量财富,这些人又不会进行大规模消费,相比之下,这种模式对消费的促进作用,甚至不如电商出现之前。
虽然此前我指出了阿里在业务发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实际上阿里仍是一家值得尊敬的企业。阿里原本一直没有推行仅退款政策,后来在市场压力下才不得不跟进,但没过多久又进行了调整。这说明阿里也在不断探索,寻求如何更好地平衡商家和买家之间的利益关系,从整个电商系统的角度出发,让电商生态更加可持续发展。
作为产品经理,在长期的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很多事情都处于一个复杂的系统当中,仅仅追求局部的最优解,并不能实现整体的最佳效果。因为不同的主体有着不同的立场和目标,每个人都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采取行动,当各方行动缺乏协调时,最终可能导致大家都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甚至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这已经不能简单地用零和博弈来形容了。
所以,我非常赞同取消仅退款政策。很多事情不能仅仅凭借表面现象就判断它是对是错,看似正确的做法,实际上可能隐藏着弊端;而看似不太好的做法,也未必没有可取之处。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其背后的逻辑,经过全面分析后再做出判断。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李明Bright】,微信公众号:【李明Bright】,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本文标题:电商全面取消仅退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