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特产十大送人
1.火锅底料
重庆的火锅底料是当地经典特产,以麻辣鲜香著称,手工制作,牛油香浓,是带回家的绝佳选择。牛油浓郁,适合在家自制火锅,轻松享受地道重庆味。火锅底料的使用方法多样,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配料,提升风味。
重庆火锅,又称为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其的由来是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人们的饮食习惯,直到民国二十三年,有人把它搬进了小饭店
2.怪味胡豆
这款特产零食以其麻辣咸香、酥脆可口的特点闻名,口味丰富多样,是重庆人从小到大的美食。其制作过程复杂且透明,采用全手工方式,选用优质胡豆,确保口感和品质。
据说怪味胡豆发源于重庆市北碚的一个炒货摊。摊主熊先生从小跟随其父母在北碚解放路做炒货生意,以经营“豆制品”为特色。后来和其妻子一道研制出了挨刀胡豆、油炸胡豆、油炸花生等。抗战时期,各地知名人士来到北碚,在品尝了挨刀胡豆后都赞不绝
口。老舍先生称其所制作的胡豆“甜、辣、酸、咸、麻五味俱全,入口酥、香、脆。此外还有想象之味,凭你想到什么味,这里都有”,于是建议以“怪味胡豆”为名。汪曾祺在《食豆饮水斋闲笔》一书里也说:“北碚的怪味胡豆味道真怪:酥、脆、咸、甜、麻、辣。”
3.陈麻花
这是一种重庆特产,口味多样,如麻辣、椒盐、蜂蜜等,酥脆可口,是追剧零食的好选择。其口感酥脆,香气扑鼻,深受各年龄层喜爱,特别是麻辣味备受推崇。
陈麻花,是由陈氏家族世代相承的传统麻花制作技艺。其中最有名的是磁器口正街的陈建平麻花和陈昌银陈麻花这两家麻花店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奇的故事你可以在品尝麻花的同时,感受一下他们的坚持和创新。
4.合川桃片
创始于1926年的重庆老字号,口味多样,包括香甜、黑芝麻、椒盐等,片片轻薄,甜而不腻。入口即化,软糯滋润,香甜可口,历史悠久,是重庆经典名小吃。由糯米、核桃、芝麻等制成,传统口味有甜软和咸味椒盐,是地方名产之一。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合川县城“祥云斋”糖果铺开始生产甜桃片。之后,内江人朱国祯、蒋盛文等在合川城申明亭开设“同德福”典当,又在苏家街创办“同德福京果铺”,生产各种蜜饯、糖果同时对合川“祥云斋”试制的桃片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初步生产出具有色白、离片、绵软等特点的“合川桃片”。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合川县举人张石亲(张森楷)把合川同德福桃片、易正茂盐梅作为合川特产,带至成都、北平(今北京)等地送师友,其味鲜美,不同凡品,受人称赞,于是,合川桃片就渐渐远近闻名了。民国五年(1916年),同德福糖果业由余鸿春接手经营,再为其子余复光继承。
5.灯影牛肉丝
灯影牛肉丝是重庆的特色特产,香辣可口,十分受欢迎。其麻辣和五香两种口味都令人欲罢不能。这种牛肉丝筋道有嚼劲,肉丝满满,口感香辣鲜香,吃起来根本停不下来。
据传,此菜是八十多年前,梁平县一刘姓艺人来达县以做腌卤牛肉谋生,但生意萧条,只好锐意求新,创制成一种薄片状的牛肉干。每当黄昏来临,他就在闹市设摊,专售此种牛肉干。为招来顾客,特在食摊前张一又大又薄的牛肉片,后面点一盏油灯,映得牛肉片又红又亮,灯影依稀可见,十分吸引过路行人。尝之,麻辣脆鲜,人们呼之为“灯影牛肉”。从此,远近传名,生意越做越兴旺。流传至今,名不虚传。
6.江津米花糖
由糯米、花生仁、核桃等制成,香甜可口,外观雪白,酥脆爽口,是重庆的特色小吃。口感香甜酥脆,甜而不腻,深受喜爱。玫瑰牌尤为推荐,适合各年龄段。采用非遗工艺制作,配料丰富,包括糯米、芝麻等,传统工艺保证了独特风味。
米花糖是江津的传统老字号产品,已有近百年历史。江津米花糖原为太和斋米花糖,创造于1910年,米花糖的前身是炒米糖。1917年,在江津县城经营太和斋糖杂铺的陈汉卿、陈丽泉兄弟,觉得炒米糖色味不佳,便在斑竹巷设立生产作坊,改用白糖自制炒米糖出售,随后又对炒米工艺进行大胆改革,加入上等桃仁、花生、冰糖、芝麻等辅料,在1924年制成了油酥米花糖这一新食品。此后,江津米花糖成为名食。五十年代后期,江津米花糖开始进入国际市场,远销香港和南洋。
7.腊肉
肉质鲜嫩多汁,口感细腻,烟熏味独特,色
泽红亮,肥瘦相间,是重庆特产中的经典。
其独特的口感和浓郁的烟熏香气,让人回味
无穷,是许多川渝人的童年回忆。
城口老腊肉产于重庆市城口县,城口老腊肉的制作迄
今为止已有500年的历史了。因为它的历史久远,制作方式的独特、传承方式的特殊、肉质肉味的特别,形成了一种具有特殊民间风情的传统食品,深受民众喜爱,是城口具有代表性的土特产之一。城口县山大深,“山高、坡陡、林多”是这里的特殊地理条件。历史上,这里的交通不便,山民们已经有一套特殊的生活方式,在对自己喂养的牲畜宰杀后保质储存的过程中留下了一套特殊的制作技艺——腊肉制作技艺。数百年来,这种腊肉制作技艺的传承,地方志上没有任何记载
8.羊角豆干
这款特产以香辣、原味闻名,口感细腻,适合作为零食,深受游客喜爱。口感细嫩软绵,富有弹性,多种口味可选,性价比高。
羊角豆干,因产于重庆市武隆区羊角古镇,以镇为名,得名羊角豆干,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羊角镇是“中国豆腐干之乡”。羊角豆干制作工艺繁复考究,通过汲取武陵山脉一带的山泉水,采用山林中生长的香料药材,择选优质黄豆,经过数道工艺流程,长时间生产而成。
9.涪陵榨菜
这款特产以鲜香脆嫩著称,是重庆人餐桌上的常见佐餐佳品,尤其适合配粥和馄饨。咸淡适中,脆甜不辣,搭配粥、面条都很合适,手工制作更显风味独特。采用独特加工工艺制成,享有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的美誉,历史悠久,工艺复杂。
榨菜起源于涪陵。据原涪陵州志《涪州志》记载: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涪陵县城郊(现涪陵城区洗墨路)商人邱寿安将涪陵青菜头“风干脱水”加盐腌制,经榨压除去卤水(盐水),拌上香料,装入陶坛,密封存放,当年送一坛在湖北宜昌开“荣生昌”酱园店的弟弟邱汉章,邱汉章在一次宴会上将哥哥邱寿安送与的榨菜让客人品尝,客人们倍觉可口,其风味“嫩、脆、鲜、香”,为其他任何咸菜所不及,争相订货。1899年,邱寿安专设作坊加工,扩大生产,并按其加工工艺过程将其命名为“榨菜”(意即“经盐腌榨制过的咸菜”)。“榨菜”一词从此诞生,这是“涪陵榨菜”之名的起源。涪陵榨菜从诞生至清宣统元年(1909年)的10余年间,一直为邱家独家生产经营,直到宣统二年(1910年),其生产工艺才被泄漏并迅速传开,后逐渐形成一大行业,历久不衰。
10牛皮糖
这款特产是重庆旅游必带的美味小吃,手工制作,芝麻香浓,深受当地人喜爱。花生丰富,外层裹芝麻,内含大颗饱满的花生,口感香甜不粘牙,嚼劲十足。纯手工制作,适合当零嘴,口感独特,是重庆人从小吃到大的经典零食。
牛皮糖是老底子湖州茶食四珍之一,号称湖州一绝,湖州震远同牛皮糖还是省优质产品。牛皮糖与牛皮没有关系,属麦芽糖的一种,以白砂糖、白芝麻、淀粉和花生等果仁为原料制作而成。其名由来不是原材料,而是口感,正宗的牛皮糖捏起来软软的,吃起来却是“弹”和“韧”,具有软韧筋道,弹性十足,嚼之如咀嚼牛皮,故而得名。
本文标题:重庆特产十大送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