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sì)节


  俗称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节又称女儿节。上巳节和花朝节一样,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


  


  《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


  


  《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


  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


  


  另外,三月三上巳节与九月九重阳节相对应,正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


  


  ”一个在暮春,一个在暮秋,踏青和辞青也随之进入高潮。


  


  


  ?上巳习俗


  三月三,文人墨客们吟诗作文。


  代表作


  上巳日忆江南禊事


  唐代:张志和


  黄河西绕郡城流,上巳应无祓禊游。


  为忆渌江春水色,更随宵梦向吴洲。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唐代:徐彦伯


  晴风丽日满芳洲,柳色春筵祓锦流。


  皆言侍跸横汾宴,暂似乘槎天汉游。


  


  《丽人行》


  (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际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控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遢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灸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本文标题:上巳节是什么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