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字大全图片大全
今日请欣赏:
康熙、雍正、乾隆、嘉庆、
道光、咸丰、同治、光绪,
以及隋文帝、唐高祖、唐太宗、
唐玄宗、宋徽宗、宋高宗、明成祖,
这15位皇帝写的福字。
一定要分享到朋友圈,
看到的朋友都会福气满满!
再看看15位皇帝写福字,
最后一个的书体影响最大,
你猜到了吗?
“五福”这个词原出自《书经.洪范》。
第一福是长寿;
第二福是富贵;
第三福是康宁;
第四福是好德;
第五福是善终。
福”字从古至今备受青睐,
无论是黎民百姓祈愿“五福临门”,
还是帝王将相都渴望“福寿天成”,
“福”字才是中国人最真切的吉祥物。
汉 《礼器碑》▲
汉 《西狭颂》▲
汉《曹全碑》▲
北齐 泰山经石峪▲
隋 智永 《真草千字文》▲
唐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唐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唐 颜真卿《多宝塔碑》▲
唐 柳公权《玄秘塔碑》▲
唐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
唐 李邕《云麾将军碑》▲
宋 黄庭坚《教审帖》▲
唐 李邕《云麾将军碑》▲
宋 黄庭坚《教审帖》▲
宋 赵构《行书白居易七律诗》▲
元 赵孟頫 《杭州福神观记》▲
元 赵孟頫《仇锷墓志铭》▲
清 康熙题(北京恭王府)▲
福
赵永金(深圳市书法院院长)
15位皇帝写“福”,福气满满,这个一定要分享!
“福”说—福的内涵及中国福文化
福作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既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当代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精神追求。福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福文化的内涵主要有“衣食”、长寿、“平安”、多子孙、修德、和谐等。现代社会传播的福文化主要包含有知福、惜福、积福、修福、造福、享福等。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将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仅继承了我国自古以来的福观念,还丰富了福文化的内涵,对传统福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全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幸福理念,以科学的理念知福、惜福,以“五位一体”的建设造福,以共享发展的理念带领全国人民谋幸福,就一定能够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让世界人民共享福,不断为人民创造现代化的幸福生活,带领人民走上幸福之路。以共享发展的理念带领全国人民谋幸福,就一定能够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让世界人民共享福,不断为人民创造现代化的幸福生活,带领人民走上幸福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古往今来,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从人民中走来,依靠人民发展壮大,历来有着深厚的人民情怀。不仅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而且对世界各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不仅愿意为中国人民造福,也愿意为世界各国人民造福”。
福字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文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过去则指“福气”“福运”。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众所周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盘活了“实事求是”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盘活了“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概念。那么进入新时代,我们将激活“幸福”这一“美好生活”或“好日子”的概念。中国共产党走的是一条为民谋福、为民造福的路线。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一直以来人民幸福生活和福文化的时代体现。中国共产党将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表明了践行这一承诺的坚定决心,这让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不再是心底的渴望,而是切切实实踏上了新时代的幸福之路。
(一)福字的内涵
福文化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大众文化、民俗文化,贯穿于华夏5000年文明的始终。中国自古就有崇福、尚福、祈福、盼福的传统,对福文化有着高度的心理认同和文化认同。可以说,福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和根脉。
中国关于福的文化,从福字的字形和字义上看就有很丰富的内涵。我国文字史上第一部重要著作《说文解字》中记载,“福”是形声字,从示畐声,声符同时兼表字义。“畐”本来是象形字,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像腹部之形,腹中的“十”,表示充满之义,因此“畐”有腹满之义,“福”字的本义就是吃饱肚子、吃饱是福。“福”又与“富”为同源字。王力先生据音韵考证说:“富、福都是古入声字。富属长入,后来变为去声。古人以富为福,故‘富、福’同源。”古人普遍以“福”“富”互训,表明家富则有福。
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进步和精神观念的升华,“福”还演化出很多引申义,如“福”“禄”同义。《说文解字》:“福,佑也。”“禄,福也。”“祥,福也。”段玉裁注:“《诗》言福、禄多不别。”关于福和禄的关系,清代学者陈奂注也认为:
“福禄义同,于禄言千,于福言百,互词也。”把“福”与禄位、俸禄、赏赐等联系起来,是因为在古人的观念中,地位上升、升官发财也是一种福。“福”在古代还有富贵、寿考、安宁、齐备等义。可以说,对古代中国人来说,一切好人和事就是福。从以上释义可以看出,福与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存在密切的关联。
(二)中国福文化
从现有资料看,中国人的福文化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逐渐形成并具有了丰富的内涵。《诗经》《尚书》《礼记》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元典,中国福文化在这些元典中都有所呈现。
《诗·大雅·瞻卬》说:“何神不富?”《毛诗故训传》亦曰:“富,福也。”有学者评论说:“《商颂》五篇两言‘福’,三言‘禄’,大旨不殊。”《诗·大雅·假乐》:“千禄百福。”《礼记·郊特牲》曰:“富也者,福也。”《礼记·祭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在这些元典中,“福”“富”互训,表明家富则有福。
值得注意的是,《尚书·洪范》提出了五福的概念:“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概念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人对福的观念,基本上都是在五福基础上发展和丰富起来的。
如《韩非子·解老》:“全寿富贵之谓福。”贾谊《新书·道德说》:“安利之谓福。”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在古代福文化中,“福”字与佑、助、祥、吉、顺等联系在一起,福是人们一切美好的过去、现实、愿景、想法,也是人生追求的理想目标。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福文化包含多层内涵。虽然不同人对福的理解不同,但归纳起来大致可以表述为如下几个含义:第一,衣食是福。这反映了古人维持基本生活的合理追求。第二,健康长寿是福。
“安度晚年”“长命百岁”是古人对人的基本生命价值的肯定。第三,“平安是福”。“平安是福”源自《庄子》,《庄子·杂篇·盗跖第二十九》提到“平安为福”。由于古代自然灾害与战争频发,“平安是福”的观念体现出人们对和平安定生活状态的强烈渴求。在庄子看来,身上无痛苦,心里无烦恼,即是有福。第四,多子多孙是福。
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生命繁衍的特点。第五,修德是福。中国古代历来重视个人德行的修养,因此把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当成福的重要内涵。第六,和谐是福。中国人经常讲“和为贵”、和顺等,就是期望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等和谐相处。和谐,是人们对福的最高精神追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五福”这个名词,源于《书经·洪范》。
《书经》上所记载的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即:五福的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
能真正得到这五福的人,必定是平和待物的人。“五福”合起来才能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
下面为大家准备了书法中的“福”字,极具艺术美感。诸位可以尽情扫福,愿您在新的一年里五福临门、福星高照!
首先是
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
五位皇帝亲手所写的“福”字
▼
五福
▼
康熙
▼
雍正
▼
乾隆
本文标题:福字大全图片大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