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门口停车收费之困:管理与便民如何平衡?


  “放学接孩子,停了 4 分钟就被要求支付 3 元停车费”“现在家长们干脆避开停车位,直接把车停在路中间,现场又堵又乱”……在上海,学校门口的停车管理曾较为人性化,特定时段对接送孩子车辆“默许”临时停车。然而,今年情况发生变化


  随着智慧道路停车场覆盖加快,这种“默许”被打破。上海 12345 市民服务热线接到大量家长投诉,称学校门口路段划为智慧道路停车场后,接送孩子若把车停路边,就会被探头监控收费,这让家长难以接受,还引发了一些乱象。


  今年是上海停车资源优化民心工程“三年行动”收官之年,除新增大量公共停车位外,按计划到年底还将基本实现智慧道路停车场建设全覆盖。道路停车场智慧化作为提升停车管理智能化水平的举措本无可厚非,但落实到学校门口,管理与便民的平衡成了难题。


  以长宁区天中路为例,其道路停车场于 4 月 8 日起实施智慧收费管理。不少浦东新区家长通过“12345”反映,多个学校门口路段实施智慧收费,以前是收费员人工收费,接孩子车辆打招呼停一会不收钱,如今整条路变智慧停车位,一停就计费,像东环龙路、梅花路等路段都存在这种情况。


  学校门口停车问题关乎众多家庭,如何在推进智慧停车的同时,兼顾家长接送孩子的实际需求,实现管理与便民的和谐统一,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标题:校门停车默打破,智慧收费让家长难接受,收费惹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