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胜利路步行街
在江西南昌,要去传统商业老街逛逛,胜利路步行街是首推街道之一。然而,很多外地游客在逛完一趟胜利路步行街后,大多数人并不十分满意,觉得这条省城步行街没有什么好看也并不好玩,不足以撑起新晋网红城市应具备的步行街档次,倒与其它地方县城级别的步行街相似。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昌本地人,听到这些评论后,难免心生不悦甚至有些失落。
南昌这条位于东湖区的百年老街,自改造为商业步行街后,至今已有23年了,它全长共1.38公里,然而在全国30家步行街人气排行榜名单中,胜利路步行街并未能入选。
曾经的胜利路,是南昌传统商业老街
每一座城市的首条步行街建设,都是精桃细选出来的,比如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武汉的江汉路步行街、重庆的解放碑步行街、广州北京路步行街等,都是这些城市中历史比较悠久,商业高度集中,人气特别旺盛,街景拿得出手的优选道路。
我初识南昌胜利路,还是在七十年代初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父亲带我去八一公园游玩时。最初经过的道路叫中山路,穿过中山路有一座城区内湖叫东湖,东湖中有南昌十大景点之一百花洲。那时我以为中山路已是够繁华的了,却并不知道沿中山路西行右转还有商业更加繁荣的街道胜利路。盘计着哪天下午没课的时候独自沿中山路西行去探寻。在好奇心驱使下,我自中山路三道桥(以前的地名,位置在现中山路百花洲电影院旁向东约一百米地段)开始一路向西,边步行边观赏,过洗马池,看到八一起义纪念馆才恍然大悟,原来课本图画中那栋发生起义的大楼就在这里。再往前西行百米,右转即是胜利路了。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这条路上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街道两旁的建筑有不少属哥特式(法式)风格,从房屋立面看去,这些建筑顶端多数是法式建筑的尖顶设计,南昌大部分西洋式风格的建筑主要集中在胜利路南端这条街上。自南向北的西式建筑依次为三泰商场,南昌食品商店、土杂商店、亨德利钟表店、真真照相馆、妇儿用品商场、花扯布公司(纺织布料店)等特色商店。 那时的南昌城,从中山路到胜利路段是南昌的主要商圈,逢年过节时,胜利路上逛街的人更是摩肩接踵,好不热闹。
六、七十年代胜利路照片
但胜利路之前并不是一条完整的商业街道,这条路形成于1928年民国时期,当时将洗马池、佳山庙、杨家厂、中大街、开元观街、杅子巷街、吕祖祠街、德胜门正街进行改造升级,拓宽道路后,统一将这条新修并串联起来的路统称为德胜路,这是创街之始时的胜利路前身。到1937年,南昌地方国民政府将繁华的德胜路改称中正路,1942年日本鬼子占领南昌后,日本人将中正路改为兴亚路,1945年日本投降后,兴亚路也重新改回了中正路,至1949年5月南昌解放,中正路正式改名为胜利路。
南昌胜利路步行街,是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
我国开始建设现代商业步行街的时间,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而南昌市将胜利路改造成步行街,滞后于2001年9月1日才开始,落后于全国其它发达城市二十年。南昌胜利路步行街虽说是一条百年老街,也成为建国后南昌市的主要商业繁华街道,但与其它发达城市比较而言,还是在街景建设方面存在不少短缺。在我国许多城市开始规划和建设步行商业街的高潮中,胜利路成为南昌市步行商业街的首选,也是城市建设和街道形象提升的一种必然。只是当年的胜利路,除了南端自中山路到民德路段街面建筑整齐划一,西式建筑集中,间有骑楼式人行道外,民德路以北就显得明显先天不足了。居民楼众多,临街楼层又多为居民住宅,缺乏具有厚重历史沉淀的建筑物等。民德路以北路段尽管不缺民间烟火气息,但与高大上的商业步行街对标,实在相差太远。前有先天不足,后又营养不良,以未经历年建设改造的老旧店铺或居民楼房去打造商业步行街,尽管改造后的建筑立面标榜为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但改造后的整体景观,让人觉得并不协调。当然,经过改造后的胜利路,蝶变成为南昌步行街后,重新聚集了人气,出现了短暂的荣光。但繁华过后,步行街开始逐渐落寞。有很多人认为,胜利路步行街的人流降落,是南昌经济重心的调整使然,城市发展随着南昌市政府迁往红谷滩,人流及财流也随之流向红谷滩地区。还有,网络购物的兴起,电商冲击了实体店,胜利路步行街的实体店营业更是遭遇寒冬。
步行街建设地下商业街后的入街口照片
地下商业街挖掘,成为胜利路步行街之殇
胜利路步行街的多年沉寂,让步行街管委会直至东湖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倍感压力与焦虑。日思夜想了千条路,最后也不知是哪位决策者想到要彻底封闭胜利路步行街,对步行街地下实施开挖,建设地下商业街。几近三年的封闭改造,将步行街原就少得可怜的人气彻底封闭更是将人流推向了发展势头旺盛的新城红谷滩区。改造之时,为防止对步行街两边原有建筑地基的损害,大型打桩机对街道两侧已经开挖的地槽打入每根至少十五米长的钢板,形成一整排稳固桩,并直接浇筑混凝土,形成地下步行街两边坚固的墙体。这条建成后的地下商业街分为上下两层,两层按不同的功能分开营业区域。正式开业前大张旗鼓的招商,但好景不长,一年以后,地下商业街人气陷入低落,底层商户支撑不住,纷纷关门闭张。这种好心办错事甚至是头脑发热式的所谓提升步行街人气的决策,实际成为南昌胜利路步行街最失败的商业改造,成为南昌胜利路步行街的沒落之殇。自此之后,胜利路步行街人气日渐式微,曾经的繁华景象一去难返。
试问在全国各地的传统商业步行街中,有几条是同时建设有地下商业街的。地面上的人流量都屈指可数,还大兴土木地新辟地下商业街,分流本就不多的路人或游客,这样的改造又有什么作用。某日听到几位老南昌人讨论胜利路步行街的兴盛,其中一位叹息着说:如果是从平战结合的角度考虑,利用当年原有的防空洞加以改造还说的过去,但胜利路地下以前并无防空洞,现在人为地去深挖,至少动了胜利路的地气,坏了这条路的磁场。想想也是,胜利路步行街两旁建筑在没有建设地下商业街之前,并没有人指出这条路上的危楼至少有三栋。建完之后,有三处危楼被封闭,居民被动迁。你能说这些危楼突兀地冒出来,与胜利路的深挖建设地下街没有关联。我专程去探寻过这几处危楼,也不知什么缘故,一直就这么封闭着。要么拆除要么降低楼层或者加固后改变用途,总不能这么一搁置就几年吧。同条路上还有与这危楼相隔不远的一块空地,原属工商银行,但拆了旧楼后这块空地一直闲置着,至今已有十年之久了。一条主要商业步行街上,不是封闭起来的危楼就是闲置的空地,这样的境况,如何能聚集起繁荣又稳定的商圈,如何能吸引游客的目光,集合起流动的人气?
这些在胜利路步行街上形成的问题,已经对南昌步行街的形象造成严重伤害,没有特色,更没有看点和亮点,我们凭什么去吸引客商来开店?
步行街上改造后的居民楼
步行街开街以来,周边并没有形成特色商业街区
当胜利路步行街被市场无情摘去“商业王者”桂冠后,步行街的管理者并没有停止他们对昔日荣光的追求。2021年5月,胜利路又再次进行了提升改造,试图以胜利路步行街改造机会,营造并带动周边区域提档升级。为此,步行街管理部门使出浑身解数,欲积极引入精品、做出特色,并推出了“胜利归来”系列活动。在胜利路步行街南端中山路口可以看到一块醒目的招牌,上面写着“政府联合打造南昌第一大夜市,胜利归来第三季 璀璨夜东湖”。现在“胜利归来”已经先后推出了四季大型活动,不可谓对胜利路步行街的包装与营销想尽了办法,但这些系列活动带来的人流总是昙花一现,人流量大的时候还多数是在五一、国庆、春节等节假日里,更不能排除万寿宫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游客返流过来的客源。
“胜利归来”频临落幕时,再推“胜利夜市”概念,招商全国各地特色小吃摆摊设点,然而又是火不了多久,最后剩下少量商户坚守,维护着胜利路步行街仅剩的颜面或者是尊严。既使是再度引入二十年前在胜利路开业的“天安食街”,也不过是风光数月之后,又再次陷入疲软乏力之怪圈中。
步行街中间设立的“胜利夜市”之摊档
用“想说爱你不容易”这句话来表达对南昌胜利路步行街的情感,是大多数南昌人最贴切的心里话。如果你去步行街看看,特别是自叠山路那头进入步行街,印入眼帘的几乎是儿童乐园的围档与射击、套圈游戏的场地。再往南行,过民德路,步行街中间位置摆满了所谓“胜利夜市”的摊档, 让人觉得这不是一条商业步行街了,这是儿童乐园与市场集市的集结场所。这种追求表象上繁荣的结果,反而极大地拉低了胜利路步行街的档次与形象。
胜利路步行街之所以跌落到目前窘迫而又尴尬的境地,其根本原因在于胜利路步行街周边并未形成与步行街相辅相成的特色商业街区,步行街独自单打独斗般地成为了闭关锁国式的孤岛。
本文标题:南昌胜利路步行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