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京兆地区被称为“关中”,被认为是最安全的地方,曾经多次建都,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现在,陕西中部被称为“关中平原(或盆地)”,是个好地方。


  那么关中究竟是个什么地方?


  又为何要叫关中?


  关中,包括了现在陕西省西安、咸阳、渭南、铜川、宝鸡五市的地区。关中,顾名思义,就是关口的中间,那么是哪几个关口的中间呢?


  东关:潼关


  潼关,又称潼谷关,在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


  公元196年,曹操为了防范西凉(今甘肃省)兵乱,设置潼关,废弃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市),潼关成为交通东西的险要关隘。


  潼关,北临黄河,南依华山,是一天险,为关中之东门。


  西关:散关


  散关,又称大散关,在今陕西省宝鸡市市郊秦岭北麓212省道。秦朝时期,散关设关。楚汉争霸时期,韩信暗度陈仓时,就曾经过此地。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就曾多次兵出散关。南宋时期,岳飞也镇守过散关,抗击金朝。


  散关,位于秦岭蜀道之上。李白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散关一面悬崖,一面峭壁,却是天险。


  南关:武关


  武关,又称蓝关,在今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春秋时期,即以建制,名“少习关”,战国时期改为武关。


  战国时期,这里是“秦楚咽喉”,由荆州进入关中,必经于此。而这里又是丹江河谷地带,四面皆是崇山峻岭,却是天险。


  北关:萧关


  萧关,又称金锁关,在今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有人认为萧关应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一带,但据观众地理来看,萧关应在铜川。


  萧关的地形,位于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原的过度地区,海拔500-1500米,自古为皇帝出塞之地,因居处长城之内,战事并不频繁,但仍是险要。


  总之,关中地区处处险要,被誉为“四塞之国”,这可比蜀地被誉为“天府之国”早得多。


  知识小档案(22):


  关中之东关潼关,虽然北临黄河,南依华山,但是也有两处软肋。如果不跟潼关硬拼,那么便可北渡黄河,然后西渡黄河,进入关中腹地;或者北渡渭河,直接绕到潼关后面。所以,潼关固然固若金汤,但仍然必须防范黄河、渭河渡口。


本文标题:古代关中是指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