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人是什么人种
文字,摄影,编辑 — 报子胡同
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原住民,早在大约1000年前他们就抵达了新西兰岛,比欧洲人发现新西兰早了600多年。那为什么说毛利人特殊呢。
提到食人族,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生活中在非洲的土著或南美洲原始森林中的野蛮部落,但是有一个发达国家,曾经也有过食人族,这个国家就是新西兰,而曾经的食人族就是毛利人。
根据毛利人的传说,大约在在公元950年,一位名叫库普(Kupe)的青年航海家从萨摩亚(位于太平洋南部的波利尼西亚群岛中心)驾独木舟远航数千里,发现了新西兰。(图片来自网络)
当他靠近这个海岛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而岛上渺无人烟,库普便将该岛称为“长白云之乡(Aotearoa)”。
很快,大批波利尼西亚人用一种由两个独木舟绑在一起,并用席子做帆的小帆船组成了船队,来到了新西兰。
他们很快发现,他们移居的这块土地与记忆中的其他波利尼西亚岛屿大不相同,堪称为一块“大”陆,他们从不同的登陆点深入内陆,形成了后来的不同部族。
据专家研究发现,毛利人是大约4000多年前从台湾岛迁徙出来的,而基因分析也发现,毛利人的DNA与台湾高山族人几乎吻合,这一证明也被新西兰官方文献所记载。
1642年荷兰著名探险家阿尔伯塔斯曼首先发现这片土地,生长在这里的土著、毛利人当时还是食人族,通过战争杀死俘虏吃人为生!后来被西方文化教化影响下不再吃人了。
要知道,在19世纪英国人到来之前,毛利人部落之间经常爆发战争,其血腥和残忍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有时敌人的尸首会被在庆祝胜利的仪式中吃掉。
毛利人使用一种被称为泰阿哈(Taiaha)的长柄武器来用于祭典性质的比武中,也用其来象征高级阶层的权力和地位,一般以硬木制作,有时也用鲸骨。
一端打磨尖锐如同矛头,用来戳刺,另一端打磨扁平如同桨叶,用来砍击,长1.5至1.8米,刺击的矛尖部分,可以捶击的矛根部,可以扫击的杆部,像船桨一样的扁尾也是重要的作战打击部位,在矛尖根处往往系有羽毛或者树叶纤维。
穿着斗篷的毛利男人,对毛利人而言,moko(整张脸的纹面)会让部族的勇士对女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头是一个人最神圣的部位,于是,所有高阶级的毛利人都会纹面。没有moko,就没有社会地位。传统的毛利人都会纹脸,但是男人通常整个脸都纹,而女人只纹下巴,这也是区分毛利男女的最简单的办法。
毛利人是世界著名的食人族。当然现在已经有200多年不再吃人了,可是现代的毛利人仍然为他们的祖先的悍勇感到非常自豪。
毛利人的语言原本没有文字,1840年毛利酋长和英国王室代表签署了新西兰的建国文献 —《怀唐伊条约》签订以后开始以拉丁字母为毛利语注音作为民族语言的文字。
“Māori”这个词在毛利语语境中表示是“正常”或“正常人”的意思,当时的欧洲人逐渐地进入新西兰,毛利人便如此称呼自己。毛利人将外来的欧洲人称呼为“Pakeha”(原意有“反常人”的意思。)
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原住民 (tangata whenua)。一千多年前,他们从神秘的故乡波利尼西亚哈瓦基来到了这里。
毛利人(Maori)是最早发现新西兰的人,也是目前新西兰最大的少数民族。现在毛利人总人口有70多万人,其中新西兰有62万,澳大利亚有12.6万,英国有8千人,美国和加拿大大约有4至5千左右。
如今,毛利人约占新西兰总人口的七分之一。他们的历史、语言与传统是新西兰独特文化个性的核心组成部分。
毛利人属于波利尼西亚人,传说其祖先来自亚洲大陆,原居住在西太平洋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库克群岛、斐济、萨摩亚和汤加等岛屿上,以捕鱼、耕种、饲养家畜为主,也善于造木船。
毛利人有自己的语言,即毛利语。毛利人原信多神教,英国人来了以后后改信基督教,有独特的民族音乐、舞蹈、建筑,雕刻颇具特色。
毛利语原本没有文字,1840年开始以拉丁字母作为本民族语言之文字,并和英语一起成为新西兰的官方语言之一。人们日常可以经常听到正式场合使用毛利语,新西兰的许多地名也是以毛利语命名。
了解地名的准确发音很容易,还可以学习一些常用简单的毛利单词和短语,例如 kia ora 你好和其他问候语。
十世纪开始已经有毛利人迁移至新西兰居住。14世纪,毛利人迁移达到高潮。17世纪,欧洲殖民者抵达新西兰,通过战争于1840年迫使毛利人签署《怀唐伊条约》。
之后,毛利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与欧洲移民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但均以失败告终,毛利传统的社会随之逐步瓦解。
《怀唐伊条约》的欧洲土地使用权法给毛利人带来了极大的混乱。在1840年之前,向欧洲人出售或租约土地是通过私人条约安排的。这导致了许多误解和争议。 《怀唐伊条约》是新西兰酋长和英国女王之间的一项协议,部分目的是为了纠正这种情况。
根据其规定,所有的土地购买都应该是通过王室作为毛利人的代理人进行的。该条约的条款要求毛利人将新西兰的主权(毛利语版本是管制权)割让给女王。作为回报,她将保证他们继续毫无争议地拥有他们的土地。尽管意图令人钦佩,但遵守条约义务却常常被忽视,误解和争议从来就没间断过。
1865年的一项政府补充法案废除了王室的优先购买权,并允许欧洲人直接从毛利人手中购买土地,这更加剧了这些问题。由此产生的对一些部落的绝望和不信任导致了1865年到1870年的土地战争。
政府从拿起武器反对政府的毛利人手中没收大片领土,引起了直至今天仍然存在的怨恨。近年来,威唐伊法庭成立了,这是一个由杰出公民组成的双文化团体。它的任务是调查毛利人因被认为违反条约而引起的不满。然后将这些调查结果连同认为合理的建议和补救措施一起提交给政府。
社会秩序
人口增长和永久(或半永久性)定居点带来了对明确界定的社会制度的需求。部落等级在于 iwi(总部落)、hapu(亚部落)甚至 whanau(家庭)中,领导权和权威最初都属于高级男性。传统规定,酋长的长子(已经通过继承建立)将在适当的时候继承这一职位,他自己的长子也将继承这一职位。只要生出儿子,这种资历,或主要是地位,就会传给后代。
但是,这条规则也有例外。酋长最年长的孩子可能是女性。头胎女性通常不能成功担任领导职务(尽管这确实发生在 极少数情况下),但仍然拥有相当高的地位和声望。毛利女王雅丽努伊Te Atairangi Kaahu曾经在位40年(1966-2006)。
像今天一样,过去曾有过这样的情况,头胎男性可能被证明是一个不称职的领导者。虽然仍然是公认的最有资历的继承者,但领导和部落管理的任务可能会落在一个更有能力的弟弟身上。事实上,这项规定甚至更进一步,以至于没有继承酋长地位的人可以通过纯粹的能力为自己和他的后代在部落中获得更高的地位。
家庭
whanau(家庭单位)是毛利社会最重要的方面。然而,在毛利社会中,“whanau”这个词所包含的群体比“家庭”对欧洲人理解的要广泛得多。它包括姻亲和所有与血缘关系相关的人,程度相当遥远。
雕刻艺术
雕刻被认为是代表了毛利人的最典型的艺术形式,而这些作品由公认的专家制作时,涉及的不仅仅是装饰性。优质的雕刻是对祖先,历史,神话和传说的深切敬意。
起源
毛利雕刻的起源非常早,甚至可能远至美拉尼西亚时期。毛利人雕刻的独特差异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几个世纪以来毛利人与波利尼西亚其他地区的隔离。大量的木材,如贝壳杉和托塔拉,为艺术提供了完美的材料。
有充足的绿石(玉石)供应,可以从中制作出质量上乘的凿子。最后,还有很多人对这类艺术品自然而然的需求。
新时代
雕刻艺术的最大进步是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钢制工具的引入。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雕刻基本上都是欧洲人来了以后的作品。随着新发现的设备,雕刻丰富了房屋,独木舟,死者纪念碑等,许多其他作品的雕刻变得相对普遍。由于需求的增加,专业雕刻师(其职业一直是光荣的职业)上升到更崇高的级别,他们受到热切的追捧。
人物形象
毛利雕刻的主要特征是人物形象,以不同的形式描绘。面部通常有突出的舌头,既有完整的脸部,也有轮廓,轮廓经常扭曲,被称为“manaia”。Manaia图案并不总是容易被发现,有时其类似鸟类的外观,被一些人解释说表明与远至复活节岛的早期波利尼西亚社区的原始亲和力。
曲线,循环,螺旋和其他几何图案,每种图案都是传统形式并单独命名,使雕刻师有足够的空间来展示他们的才华。大多数传统元素仍然在现代雕刻中发现,但今天的专家比他们的祖先拥有更大的言论自由。新的材料,如压缩的木材产品,以及描绘当代文化事件的频繁需求,促成了变革。
19 世纪 60 年代新西兰的战争以及随后毛利人口的迅速下降带来了一个非生产性的时代,在此期间,雕刻的维护被忽视了。曾经美丽的艺术品年久失修,几乎腐烂了。代表私人买家和海外博物馆工作的收藏家使问题更加复杂。新西兰的许多精美物品,从会议室到个人装饰品,都是从新西兰拿走的。
木雕表现了毛利人的传统文化特征,无论是独木舟上的雕刻,城塞村入口处的雕刻,集会场所前面及周围的雕刻等,皆充分显示了毛利人将雕刻艺术融入日常生活当中;
雕刻艺术的复兴
尽管欧洲人十九世纪曾经预言毛利艺术将不复存在,但到了二十世纪,已经看到了明显的复苏和对他们濒临灭绝艺术的热情。为此,在整个毛利社区内,促进毛利艺术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获得了空前的支持。
这主要归功于在罗托鲁瓦的Te Whakarewarewa建立了新西兰毛利艺术和手工艺学院。这里不断涌现出由大师级工匠培训的合格雕刻师,将他们的技能回报给社会。
编制技术从19世纪末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其传统服装仅在正式的礼仪场合中使用。
现今新西兰亚麻有五十多种不同的品种,毛利人知道每种亚麻在各自用途上的优势,其篮子,地垫,裙子和斗篷仍使用亚麻制成。
早期的毛利人过着部落生活,各部落的成员均承认共同的祖先,效忠共同的酋长,各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争夺土地、食物、资源和女人。
到了现代,毛利人逐渐由采集、狩猎生活或简单的耕种养畜经济过渡到现代工业经济生活,主要居住在城市。毛利人由于受教育较少,在低收入和失业人群中占有比较高的比例。
许多考古学和历史学家认为毛利人的祖先是从库克群岛和玻里尼西亚地区的岛民漂洋过海来到的新西兰,甚至科学家发现毛利人与中国台湾的原住民的DNA是很接近的,而且,毛利人与台湾原住民在语言、文化、风俗、舞蹈上也十分相近。
早期欧洲探险家,包括阿尔伯·塔斯曼(1642年到达新西兰)和詹姆斯·库克船长(1769年第一次访问新西兰) ,记录了他们对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的印象。
随着毛利人与其他人种的混居和社会的发展,基本上所有的毛利人都会说英语,甚至有些毛利人自己已经不太会讲本族的语言,而仅仅会说英语,政府近年来也在不断推广毛利语的教育。
毛利社会也有阶级制度,分别为贵族、庶民和奴隶。武士和领袖是贵族的成员,他们行使权利,掌管部落一切事务。从他们的穿着、脸上的刺青就可以分辨出阶级的高低。
毛利人的贵族总是打扮得非常耀眼,并拥精良的武器。而奴隶通常是战争中被掳的人,他们从事低贱的仆役,祭典时甚至成为祭品。
值得一提的是,毛利人十分重视手工刺青。木匠和手工匠通常都出身较高的阶层,而且由族群供养。
新西兰现任外交部长娜妮亚·马胡塔就是毛利人,她的父亲是第五世毛利王科罗基·马胡塔的养子,姑姑则是已故首位毛利女王雅丽努伊。毛利人的纹身文化历史悠久, 只有地位尊贵的毛利女性才有资格纹脸及塗墨色唇。 因此对于新任的女外交部长有著墨色双唇及图腾下巴, 大家不必大惊小怪!她绝非一般人心目中的“黑帮大姐”!
正式的欢迎仪式
通常会在会堂前面的广场上举行,powhiri 或正式的欢迎是一种动人的体验。 tangata whenua(接待人)和 manuhiri(访客)都扮演着严格和传统的角色。
一般来说,游客总是在会堂的入口处等待,直到发出 karanga(特定的进入信号)。在妇女们的带领下,游客们慢慢地穿过广场向会堂走去,在前面停了一段距离。
在毛利勇士跳完战舞之后,参观者移到会堂就座,重要的人物(他们可能会向集会发言)通常会占据前排。正式演讲开始以后,一旦仪式结束,参观者就会向前与他们的主人握手和行碰鼻礼打招呼。
当一个特别重要的访客到达时,可能会提供一个称为wero的挑战。这反映了一个古老的仪式,游客需要表明他们是带着和平还是战争的愿望来的。
毛利勇士的初始呼叫提醒 tangata whenua 一方接近。
然后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战士,勇武机智,手持taiaha(长棍)向游客冲去,
他用战斗时的动作和手挑战来访者,并展示了他挥舞使用武器的技巧。
临近客人时,将一把剑或是绿叶枝条投在地上。
直到勇士舞毕,在来访的首领拿起地上的物体之前有一个停顿,然后拾起物体表示和平的意图。
此时,挑战的勇士转身将队伍带入会堂marae。这是最古老的迎宾礼,也最为隆重。
毛利人的土地
早期毛利定居者的目标是寻找新的土地。虽然传说称 Aotearoa(新西兰的毛利语)已经被早期的移民浪潮所占领,但新来的人很快就收编或消灭了这个群体,随后蔓延到整个主要岛屿。
土地的占领
传统的“舰队”独木舟在海岸线周围的不同地点登陆。各自的乘员首先声称并定居他们抵达邻近地区,然后逐渐向内陆移动。
新西兰最终被划分为不同的领土,每个领土主要由那些声称来自一艘或另一艘独木舟的定居者后裔的人居住。总的来说,自那时以来,这些主要的划分一直保持不变,尽管一些边界随着原始占领者的命运而改变。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每个主要群体的分支部落都应运而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分支再被分成更小的单位,每个单位都是自治的,并占据了它声称拥有权力的区域。
不可避免地,各种群体之间出现了冲突,通常(但不仅仅是)是领土权利的矛盾。历史充满了因土地纠纷而进行的激烈战斗的故事。
毛利人的谚语也强调这一点:“He wahine, he whenua, i mate ai to tangata”(女人和土地是男人死亡的原因)。
部落地区内的土地的保有权是基于祖先或征服的继承。公认的酋长往往能够宣称受青睐的地区,因为他们的声望和权威。较小的群体和家庭没有特定的头衔,但被同时代人承认为合法的占领者。他们还能够将这些权利传递给后代。
然而,继承权很多,并非所有后代都拥有继承权。许多生产性耕作土地和著名的自然景观被占用并被共同拥有;这个所有权显然被认为是部落所拥有的。
毛利人的房屋
即使是永久性的家庭住宅,房子也总是只有一个房间。它们仅用作抵御最恶劣天气条件的睡眠区或避难所。
通常可以有一些简易石炉保持小火取暖。这些住宿的屋子里从来不允许吃东西,所有的烹饪都在外面进行,有时是临时的避难所。
普通民居一般为长方形,长3米至5米,宽2米至3米不等。作为一个惯例,它们通常是沉入地下的,要么有墙壁,要么没有墙壁。框架是灯杆结构,里面装满了紧密捆绑的草、wiwi(芦苇)或raupo(牛蒡)。
靠在墙壁的地方,它们由紧密排列的蕨树树干构成,而屋顶则用茅草覆盖或覆盖着 totara 树的树皮。一些定居点的房屋较大,可能有 9 m 或 10 m 长。这些通常是属于酋长的,有时也作为当地社区的集会场所和客人的住宿场所。
高级建筑
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很少有普通建筑会有雕刻的。然而,每个村庄都会努力至少为其聚会的场所和帕塔卡 Pataka(如果有的话)提供一些雕刻装饰。这是一个有关部落声望和对建筑致敬的问题,根据部落居民的经济实力决定雕刻的大小,质量和数量。
食物储存
食品储存设施至关重要,每个社区都有。最常见的是 Rua在地下挖坑,Rua Poka 存在合适岩石的洞穴状挖掘和 Pataka 屋顶房屋式挖掘或高架建筑(如图所示)。
后者有时具有很高的部落声望,更精致的通常用于储存部落宝藏而不是食物。
在北部地区、奥克兰或罗托鲁瓦等地,你可以参观毛利会堂“马拉埃”(marae),体验传统毛利欢迎仪式。
参观马拉埃时,还可以聆听毛利演讲和毛利歌曲,观赏雕梁画柱的会堂,体验当地人毛利碰鼻礼仪,享受一顿地热土窑烹制的毛利杭吉大餐。
在任何毛利人的部落中,最重要的就是会堂或广场,以及与之相关的 wharenui(会议室)和 wharekai(餐厅)。
今天的餐厅取代了早期的 pataka 或仓库,一旦正式事务在会堂上完成,这里就是公共进食食物的地方。
会堂和会议室几乎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是共同创造了对部落有影响的一切活动的重要场所。
这是当地礼仪最受关注的地方,并且是可以最好地观察毛利人的习俗的地方。在大多数毛利部落中心,会堂都有自己的重要名称。
会议室总也是如此,而且这个名字通常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男性祖先的名字,他的妻子则为相邻的餐厅提供了一个名字。
会议室被认为具有自己的声望和精神身份。事实上,它代表了祖先本人,它的 maihi (正面驳船板)描绘了他的欢迎手臂,椽子代表他的肋骨,脊柱代表他的脊椎。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样的房子被称为whare tupuna(祖先房子)。
雕刻装饰房子的地方不仅提供了独特的美感,而且还提供了祖先和历史的记录。然而,每个雕刻中的特征(除了少数例外)只有对当地部落传统有透彻了解的人才能识别。
卡帕哈卡毛利音乐表演出色地融合了高亢的歌曲、有节奏的舞蹈和毛利战舞,比如哈卡战舞,是游客不容错过的观赏项目。
有许多不同的马拉埃(marae)和毛利文化之旅包括卡帕哈卡毛利音乐表演,其中最著名的表演地在北岛的罗托鲁瓦。
哈卡战舞是一种充满仪式感的毛利舞蹈或挑战。哈卡战舞通常是集体表演,体现出部落自豪感、威严、力量和团结。
动作包括跺脚、吐舌、有节奏的拍打身体并高声吟唱。哈卡战舞有很多种,它的歌词经常会诗意地描述毛利人的祖先和部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哈卡战舞的起源
根据毛利传说描述,哈卡战舞起源于对生命的庆祝。塔玛内特拉是太阳神,他的妻子西奈劳马蒂代表夏天,两人育有一子,名叫塔内罗尔。
在炎热的夏天,塔内罗尔会为他的母亲跳舞,使得空气在颤抖。这种轻快的动作是所有哈卡舞蹈的基础。
橄榄球哈卡舞
哈卡战舞也被用来在运动场上向对手发起挑战。新西兰橄榄球国家队“全黑队”在每场比赛前表演哈卡战舞,展现出惊人的力量和体魄。(图片来自网络)
全黑队在比赛前表演的哈卡战舞“Ka Mate”,是由毛利酋长蒂劳帕拉哈于19世纪20年代创作的。自从哈卡战舞成为全黑队赛前仪式的一部分以来,这支哈卡战舞已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图片来自网络)
新西兰女子橄榄球“黑蕨队”也以激动人心的哈卡战舞而闻名。在国际比赛之前,她们表演哈卡战舞“Ko Uhia Mai”,意为“让人们知道”,由Whetu Tipiwai创作。
毛利人现有的习俗中仍然保持着对其传统文化的继承,包括雕刻、编织、纹身、食物、祭拜等各种生活习俗。
在其文明发展过程中对固有文化传承的重视,造就了其文化的独特性以及多样性,同时毛利人也在不断地接受其他外来文化。
在新西兰,你会时刻感觉到毛利文化的存在,一个民族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生活。
文字、摄影、编辑 — 报子胡同(文字及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引用请注明出处,谢谢阅读)
作者的其他美篇:
本文标题:毛利人是什么人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