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常家庄园简介
常家庄园,是被称为“儒商世家”的榆次东阳镇车辋村常氏家族的宅院建筑群。
常家庄园始建于乾嘉年间,占地60万平方米(仅次于故宫的72万平民),有房屋4000余间、楼房50余座、小园林13处,在清代晋商大院中首屈一指。与祁县乔家大院对比,民间有“乔家一个院,常家两条街”之说。
解放后,庄园收归山西省民政厅所有,安排用作山西第二残废军人疗养院。文化大革命时期,庄园数以千计的影壁和砖、木、石雕被当作“四旧”而破毁。
庄园城门
常氏宗祠
宗祠照壁——百寿图影壁
百寿影壁呈八字型,制成于光绪六年,图中由240个书写迥异的篆书“寿”字,按照中国六十花甲子传统,指的是四个花甲60个甲子,寓意四世同堂,祈愿家族人丁兴旺、代代长寿的含义。
箭头所指的凹槽铺上木板,即可变成戏台。
祠堂前院
祠堂二院
祠堂三院
本支百世
意思是指子孙昌盛,百代不衰(出自《诗·大雅·文王》)。
杏园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八卦照壁
拥林万亩眼底沧浪方悟种德若种树
存书万卷笔下瀚海才知作文即做人
春夏秋冬
葡萄架
狮园 事事如意影壁
狮子是压邪镇凶的瑞兽,与“事”和“嗣”同音。
双狮并立,表示好事成双。
老狮带幼狮,表示仕途通达,位列太师少师。
雌狮伴幼狮,表示子嗣昌盛。
雄狮耍绣球,表示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的寓意。
四狮图,表示事事如意的吉祥寓意。
楹联的篆字:奇石尽含千古秀
异花常占四时春
第十一世班禅开光的石狮
双面花窗
双顶亭
超然阁
听雨亭
徦园
观稼阁,共有五层,是常家庄园最高的建筑。顾名思义,它是用来观看庄稼的,但真正寓意应该是登高远望。观稼阁是木结构的,因难以承受千万游客的登临,现已关闭。
贵和堂
分惠士林
陕西提督使锡暇题给常赞春的匾,大意为:先生的品德和学术,熏陶了山西的学子们,使得士林得益非浅。
士诵清芬
静园
木浮雕
桂馨凝瑞气,履祥行笃敦。
敦固可光前,深藏能裕后。
学易颐齡
砖雕
笃实
诒穀图影壁
诒穀,出自先秦的《诗经·鲁颂》“君子有穀,诒子孙”。意思是:君子有福又有禄,福泽世代留子孙。有道德的人,最大的财富莫过于“善”。告诫子孙后代敬业修德。
图中楹联: 大地灵钟肇启文明承景运
华堂瑞霭宏开富有衍心衢
铁皮浮雕大门
纳于言
皇恩壘锡
壶德昌后
梅兰菊竹
书百忍
意在告诫家中人,若要世代和睦,就需向张公艺学习,发扬“忍”的精神。
知味轩
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
儒为席上珍,士为国之宝。
蝙蝠和鱼的组合窗花,寓意:福从天降、年年有余。这个图案上下反过来看,就是常家庄园的“常”字。
养和堂
进士第
石芸轩
石芸轩法帖
他山之石
听雨楼
听雨楼法帖
四十四帝后御笔帖
清顺治帝
清康熙帝
清雍正帝
清乾隆帝
清慈禧太后
宋太宗
宋徽宗
元世祖
明太祖
明成祖
南唐后主
夏禹王
魏武帝
晋宣帝
晋武帝
晋孝武帝
隋文帝
唐太宗
唐高宗
唐玄宗
唐则天帝
汉章帝
武德第
大夫第
郡伯第
浮雕
本文标题:山西常家庄园简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