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上班公司”悄然兴起:花钱“假装上班”,竟比真上班还拼?
凌晨三点的北京国贸大厦,26岁的自由剪辑师阿凯在朋友圈发了张工位照片,配文“新公司加班日常”——照片里键盘旁的泡面冒着热气,角落的绿植是P上去的。评论区秒现神回复:“又在共享工位装X?泡面汤别滴到人家律所文件上!”
这届年轻人开始流行一种新操作:每天花50块租个工位,西装革履准时“上下班”。你以为他们在躺平摆烂?真相却让人大跌眼镜。
“失业三个月,我在假装上班公司混成总监”被裁员的程序员老张,每天早上准时出现在双井某律所共享工位。他给老家的父母直播“上班”场景:“妈你看我们公司会议室气派吧?”其实那是律所接客用的谈判室。最绝的是,他花200块找人做了个假工牌,头衔赫然写着“技术总监”——“反正视频面试都线上,只要WiFi够稳,我说在CBD上班他们都信。”
比星巴克更卷的办公江湖在望京某直播基地的“假装上班公司”,藏着条隐形鄙视链:
农场种菜顺便改PPT?最野的当属京郊的本然农场。设计师阿涛边摘草莓边改方案,番茄架下开视频会的名场面让客户直呼“你们公司生态真好”。农场主本然笑称:“上周真有创业团队在这耕完地,决定转行做有机食品——这算工伤式转型?”
网友炸锅:@深圳搞钱小王子:“这不就是我们孵化器的日租版?建议增加领导突击巡查服务,沉浸式体验挨骂快感。”@上海摸鱼大师:“强烈要求开放夜班!凌晨两点边‘加班’边吃火锅,朋友圈虐死前同事。”@人间清醒李姐:“失业的假装在上班,上班的假装在生活,这届年轻人主打一个角色扮演。”
深扒背后产业链:
当记者问及法律风险,一位共享办公主理人吐烟圈:“我们这是灵活就业促进中心,没看见门口贴着‘振兴乡村试验田’吗?”
这场大型人间观察秀里,有人找到了过渡期的避风港,有人玩着赛博过家家,更多人则在真假难辨的工位间,织就一张对抗焦虑的安全网。就像海淀某共享工位墙上的涂鸦:“假装在上班,认真在生活”——或许这才是新时代打工人的终极生存哲学。
本文标题:“假装上班公司”悄然兴起:花钱“假装上班”,竟比真上班还拼?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