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要变天了?特朗普的枪口已经对准心腹,除了鲁比奥的国务院还有谁遭殃?


  观察者网消息,根据《纽约时报》曝光的16页内部文件,特朗普计划在10月1日前对国务院进行"大瘦身",裁撤非洲事务局、人权机构、气候特使这些"花钱部门",新设缉毒副国务卿职位,还要关闭驻非洲"非必要"使领馆。


  虽然国务卿鲁比奥跳出来说是假新闻,但不少外媒表示,这很有可能是特朗普团队放出的烟雾弹,就是为了提前打好预防针。


  环球网援引彭博社消息,美国国务院现在有1.3万外交官、1.1万公务员,外加全球270多个使领馆的4.5万当地雇员,如果这个方案真的实操了,那将是从1789年到现在,236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重组之一。


  特朗普这份重组方案透着股急功近利的味道,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使领馆被定义为"非必要",4.5万当地雇员眼看要失业,取而代之的是挂着反恐招牌的小型特遣队。这简直是在逼着各国跟美国断交。


  更讽刺的是,文件里居然说要靠人工智能来协助起草“政策制定”和“行动规划”文件,这是要让AI算法来决定怎么和普京、马克龙打交道?


  转头又设个缉毒副国务卿,这操作就很特朗普,什么人权气候都是虚的,能拿来炒作移民危机的毒品问题才是真金白银的竞选素材。


  特朗普嘴上说是要杜绝"浪费和滥用",可明摆着是要把国务院改造成他的私人传声筒,把专业外交官都换成听话的"推特治国"执行者。


  鲁比奥现在的处境特别尴尬。作为被中国制裁的国务卿,他在国内早就被骂成"中美关系绊脚石",现在自家老板还要拆他的衙门。


  更讽刺的是,新方案里让他管缩水版的北美事务,这明升暗降的套路,跟当年把蒂勒森晾在非洲如出一辙。


  要我说,这位反华急先锋可能真要成为特朗普政府第一个被祭旗的内阁成员,毕竟连他力推的"跨国威胁"新职位,文件里都写明要直接向白宫汇报,压根没打算给国务卿留实权。


  除了鲁比奥的国务院,白宫里的对华鹰派最近也在集体失势。


  4月初国家安全局6名官员被清洗,包括主导对华科技战的费斯。这位新保守主义太子爷的倒台特别有象征意义,他老爹是伊拉克战争设计师,他自己搞出TikTok围剿令,结果现在父子两代的政治遗产全成了烂尾工程。


  留下的黄之瀚虽然还在台湾问题上蹦跶,但权力早被架空得七七八八。


  更微妙的是五角大楼的转向,新上任的三号人物科尔比突然改口说"台湾不是生死问题",这要放在半年前,那些亲台议员怕是要气得把《与台湾关系法》嚼碎了咽下去。


  这些乱象背后藏着个残酷现实:特朗普团队发现对华强硬牌打不动了。关税战打到现在,中国外贸数据照样漂亮;科技封锁搞了半天,华为用国产芯杀了回马枪;现在就连最拿手的台湾牌也越打越虚。解放军围岛军演已成家常便饭,美军航母却再不敢随便穿越台海。


  没招的特朗普的只能壁虎断尾,另寻生路。


  笔者看来特朗普共有3个目的:


  第一,选举季的甩锅策略,把外交僵局归咎于"官僚体系臃肿",裁撤非洲事务既能讨好本土主义选民,又能把中美对话卡壳的责任推给所谓"低效体制"。


  第二是权力洗牌,借机构改革之名安插亲信,像新设的北美事务办公室直接由鲁比奥挂帅,明摆着要打造嫡系部队。


  最狠的是第三层战略试探,关闭使领馆就像在棋盘上撤子,既测试国际社会反应,又为后续交易腾挪空间——毕竟空出来的外交真空,随时能变成谈判筹码。


  但这种疯狂砍杀正在引发连锁反应。美国在非洲的43个使领馆要是真关停,中俄势力填补真空的速度会比想象中还快。


  更危险的是职业外交官群体的离心倾向——1.3万外交官里已有三成考虑跳槽,人才流失可比预算削减致命得多。鲁比奥现在的处境就像坐在火山口,既要给老板背锅,又要防着同僚反水,中国制裁令更是让他成了行走的活靶子。


  最后说一句,特朗普的国务院大清洗,本质上是在透支美国最后的外交信用。当外交官变成可拆卸的零件,使领馆沦为临时据点,这种功利主义玩法终将反噬自身。


  就像华尔街日报说的:"关闭一个使馆只需总统签字,重建信任却要花二十年。"


  要我说啊,这16页重组方案应该改名叫《关于美利坚合众国主动申请降级为地区强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标题:白宫要变天?特朗普枪口对准心腹:美国务院迎来236年来最大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