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4.13,星期日下面我们来看看今日要闻


人均补助再增30元,医保“含金量”持续提升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提高30元,标志着国家对医疗健康的持续投入。补助占医保基金收入的60%以上,自2003年以来大幅增长至670元。此举减轻群众负担,使居民实际缴费比例降到30%。医保待遇提升明显,例如慢性病患者如黄跃进仅需自付10%费用。此外,医保改革深化,如村卫生室纳入定点管理和跨省结算便利化,为民众提升就医体验与保障水平带来实质改善。


“Made in China”被故意遮挡!特朗普大厦纪念品商店“掩耳盗铃”

  美国对华加征高额关税的政策让美国小商户,尤其是玩具经销商,面临巨大压力。洛杉矶的一位玩具店老板何塞·加西亚担心,小店生意受损,而弗吉尼亚州的艾米·卢瑟福则指出,加价将使一款32美元的熊猫玩偶涨至80美元,这将打击消费。与此同时,纽约特朗普大厦的纪念品商店通过遮盖“中国制造”标签来规避关税影响,反映出制造业全球化的趋势和简化回流到美国的困难。


成都“打野”流行,百元一斤药材被游客“打野”损毁

  随着成都天气转暖,市民纷纷走出家门享受春季,而“打野”活动却引发村民不满。有游客在采摘过程中误采农作物,造成村民损失严重。彭州市白鹿镇的王女士反映,药材种植地频繁遭破坏,不少种植户感到愤怒和无奈。社交媒体上关于“打野”的热潮虽然提升了活动参与度,但也导致了对当地生态和农作物的破坏。官方提醒市民文明出行,注意不破坏农民劳动成果,并保障个人安全,避免采摘有安全风险的植物。同时,要遵循法律规定,防止因误采而引发纠纷。


我国最大超深油田油气产量当量累计超2000万吨

  我国富满油田传来喜讯,累计油气产量当量突破2000万吨,成为超深领域高质量勘探开发的标杆。该油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超深海相碳酸盐岩油藏,资源量超过10亿吨。在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双驱动下,2019年产量已突破百万吨,并在2023年达到400万吨。目前已钻成144口8000米级超深井,成为全国超深井密集区域。


商业航天发展有多快?5—10年内有望实现太空旅游

  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发展,卫星的批量生产和应用场景不断扩大。借助技术创新,南通的一家企业已实现卫星从设计到交付的闭环周期仅三年,且生产效率提升至5天一颗。同时,安徽池州依托资金和简化审批机制,逐渐构建起“火箭+卫星+材料”的全产业链。此外,各地正积极引进商业航天企业,以达到100亿元以上的整体规模。未来,我国商业航天有望在“十五五”末或“十六五”时期迎来成熟阶段。


云南鲜切花出口增长52.3%!韩国俄罗斯等多国抢购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花卉生产与贸易国,今年前两个月出口总额达1.03亿美元,同比增长11.5%。在第27届国际花卉园艺展上,展示了丰富的新品种,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700家企业参展。云南是主要产地,鲜花出口增长显著,特别对荷兰和中亚市场表现良好。此外,云南黄白色鲜花种植借助设施农业确保稳定产量,并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期,通过优化物流体系,加快鲜花运输,以满足海外需求。


央行发布最新数据:一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

  2023年一季度,中国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3月单月增量为3.64万亿元,同比多增5470亿元。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分别增长12.2%和9.3%,信贷结构亮点明显。贷款利率仍处历史低位,新发放企业和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30%和3.10%。有效信贷需求回暖得益于制造业景气提升及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同时,消费贷款也显示向好趋势,居民消费意愿增强。今年以来金融政策的积极作用促进了信贷增长。存款方面,人民币存款一季度增加12.99万亿元。


本文标题:2025年4月13日新闻摘要,三分钟看完今日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