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Arctic)是指地球北极点周围的地区的统称,与南极地区一起构成了地球的寒带。其主要由一个被广大冰原覆盖的大洋和环绕在其周围的一圈无树木的冻土地带所组成,包括整个北冰洋以及丹麦、加拿大、俄罗斯、挪威、瑞典、芬兰和冰岛、美国八个国家的部分地区。

中文名

北极

外文名

Arctic

地理位置

北纬90°的那一点

气候条件

寒冷

主要动物

北极熊、北极狐、北极狼等

法 文

Arctique

北极 (英文:Arctic;法文:Arctique)。北极地区的气候终年寒冷。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

周围是众多的岛屿以及北美洲和亚洲北部的沿海地区。北极是指地球自转轴的北端,也就是北纬90°的那一点。北极地区是指北极附近北纬66°34′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冬季,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下,大海完全封冻结冰。夏季,气温上升到冰点以上,北冰洋的边缘地带融化,太阳连续几个星期都挂在天空。北冰洋中有丰富的鱼类和浮游生物,这为夏季在这里筑巢的数百万只海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同时,也是海豹、鲸和其他海洋动物的食物。北冰洋周围的大部分地区都比较平坦,没有树木生长。冬季大地封冻,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夏天积雪融化,表层土解冻,植物生长开花,为驯鹿和麝牛等动物提供了食物。同时,狼和北极熊等食肉动物也依靠捕食其他动物得以存活。北极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千百年以来,因纽特人(旧称爱斯基摩人)在这里世代繁衍。在这里发现了石油,因而许多人从南部来到这里工作。

是太阳的太阳风造成的!极光的产生过程与霓虹灯管发光的原理相似。霓虹灯管内,藉着两极的电压差将电子加速,然后将管内稀薄气体撞击而发光。来自上空的高速电子撞击电离层中的原子、分子、或离子,把它们打成激发态(通常必须是一个高能阶的准稳定态),等一段时间后(【生命期】),它们会自动的跳回基础态(或较低能阶的准稳定态),放出一定波长的光,这就是极光。

造成极光的的高速电子,打哪儿来的呢?造成扩散极光的高速电子来自内磁层:

内磁层中,原来沿磁场线来回弹的高能电子,被扰动的电场与磁场散射后,无法继续来回弹跳而落入电离层中,并与电离层中的氢原子碰撞发出红光。由于这些电子一个一个落下来,好像下毛毛雨一般。因此所产生的极光也像毛毛雨弄湿地面一般,呈现相当均匀的分布。

造成分立极光的高速电子来自磁尾电浆片或磁层顶:造成分立极光的高速电子成因可能不只一种,以下只是提出其中一种,做详细的说明。磁副暴是一种强烈的磁场扰动。主要的扰动发生在磁尾、以及高纬的电离层与地表。当磁副暴发生时,磁尾的磁场发生变形,会将电浆片中的热电浆挤出来,灌入电离层。

当来自磁尾电浆片的热电浆,到达电离层上空时,会自行形成一组u型的等电位分布,其中,越内层的u型等电位面,电位越低。也就是说:在u型结构的中央处,形成了一个沿磁场方向,方向向上的「场向电场」。在u型结构的两侧,形成了一个垂直磁场方向辐合形式的电场分布。因此,位在u型结构中央处的电浆中的电子,就会被此向上的「场向电场」所加速,高速的打入电离层。

当地球磁层外面太阳风中的磁场方向,具有南向分量时(与地球磁场方向相反时),地球的磁层顶,也成了一个带有很强电流的电浆片。这样的磁场与电流分布,很不稳定,也会造成强烈的磁场扰动(例如:「磁场线重联」)。当来自磁层顶电浆片的热电浆,到达电离层上空时,也会造成「场向电场」,并加速电子。

南极(英语:south pole)是南极点周围地区的统称,包含南大洋及其岛屿和南极大陆,总面积约6500万平方公里,其大陆部分是全球唯一无永久居民的大陆。

中文名

南极

外文名

south pole

别名

第七大陆

面积

约6500万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寒带冰原气候

经度

东西半球0°-180°

动物

企鹅,海豹,海狮,南极磷虾等

海陆位置

四周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地形

绝大部分是冰原覆盖的高原

科学考察站

有28个国家建立53个科学考察站

海岸线

长约24700千米

区域范围

66.5°S -90°S

相关条约

南极条约

异象

被目击到UFO,可能是UFO基地

世界之最

最大的冰原,降水最少等

平均海拔

2350米

南极,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也叫“第七大陆。”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濒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洲。面积:总面积约1 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由围绕南极的大陆、陆缘冰和岛屿组成,其中大陆面积1 239.3万平方千米,陆缘冰面积158.2万平方千米,岛屿面积7.6万平方千米。[1]

南极分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两部分。东南极洲从西经30°向东延伸到东经170°,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后地、恩德比地、威尔克斯地、乔治五世海岸、维多利亚地、南极高原和 极点。面积1 018万平方千米。西南极洲位于西经50°~160°之间,包括南极半岛、亚历山大岛、埃尔斯沃思地以及伯德地(玛丽.伯德地)等,面积229万平方千米。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查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2016年1月11日,科学家表示,从南极断裂的最大型冰山在融入南冰洋时,对减慢全球变暖速度起到了出人意料的帮助。

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铂、铀、铁、锰、铜、镍、钴、铬、铅、锡、锌、金、铝、锑、石墨、银、金刚石等。主要分布在东南极洲、南极半岛和沿海岛屿地区。如维多利亚地有大面积煤田,南部有金、银和石墨矿,整个西部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均很丰富,查尔斯王子山发现巨大铁矿带,乔治五世海岸蕴藏有锡、铅、锑、钼、锌、铜等,南极半岛中央部分有锰和铜矿,沿海的阿斯普兰岛有镍、钴、铬等矿,桑威奇岛和埃里伯斯火山储有硫磺。根据南极洲有大煤田的事实,可以推想它曾一度位于温暖的纬度地带,才能有茂密森林经地质作用而形成煤田,后来经过长途漂移,才来到现今的位置。

本文标题:北极属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