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善的意思是什么
晨读撷英一一《孟子.离娄》
责善者须善责
责善,本意是劝勉从善。责善是人的一种美德。王阳明在创办书院时就将立志,勤学,改过,责善作为"王门四规"。当然,王阳明的责善既有批评也有自我批评的成分。
《孟子.离娄下》云: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孟子还云,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故孟子又云,古者易子而教之。
理解孟子的意思,朋友之间可以互相责善,那是做朋友的本分,父子之间不可责善,那样太容易伤感情。儿子天生是让别人管的。
责善,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应是件好事,为何朋友可以,父子(父女,母女,包括夫妻)不行?除了天性违和外,更在于责善目的不同,并由此带来的标准要求和方式方法不同。朋友之间责善,出发点更多是道义,包含着很重的与人为善的意味,故劝的成分多而责的成分少,且不强求效果。亲人之间责善则不同,因为天性所在,所谓爱之愈切,责之愈深,加之有着极强的目标指向性,因而方法上也容易偏激,往往使双方受到伤害,且一旦受到伤害就很难弥合。从这个意义上讲,亲人之间的责善,就不是单纯是个是非,对错乃至善恶问题。现实生活中,眼泪流到眉毛上的事多了去。孟子就从不教自己的儿子。
然而,不管是朋友之间,还是父子之间,责善者须善责。也就说要讲方法。尽量做到愿望,方法,效果相统一。
对此,王阳明对朋友间如何责善有一番议论,抄录如下,以为资鉴。
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者可从,绛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底,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故凡讦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
我理解 王阳明这段话包含三个意思:一是朋友间的责善须是忠告。发乎于心,言乎于理,动乎于情。二是讲究方法,把握尺度,论理不究事,不夸张,不数落,不打脸,不踩痛脚。三是凡以攻人之短,揭人之隐私而换取自已正直名声的人,都不要和他谈什么责善。
本文标题:责善的意思是什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