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舍简介


   (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北京满族正红旗舒穆禄氏,祖籍辽宁辽阳。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二、创作背景


   《骆驼祥子》的创作背景是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当时中国正处在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


   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军阀混战和严重的自然灾害,如1920年的大旱,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老舍,原名舒庆春,是一位出身贫苦市民家庭的著名作家,从小就与下层民众接触,对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深刻的了解。这些经历为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主要内容


  《骆驼祥于》具头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刀车夫的悲惨命运。


  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他所轻力壮,正当生命的黄金时代;又勤苦耐劳,不惜用全部力量去达到这一目的。在强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车。但是没有多久,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诈去了他仅有的积蓄,主人躲避特务追踪还使他丢了比较安定的工作;虎妞对他的那种推脱不开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都带来磨难。迎着这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他作过挣扎,仍然执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愿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他的这一愿望“象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


  四、骆驼祥子性格特点


   祥子是一个性格复杂且多面的角色。他最初是一个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充满积极性和坚韧精神的普通人。他具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如老实、健壮、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并且凭自己的劳动吃饭。


   祥子的性格变化也受到了他周围人物的影响。例如,他的雇主刘四爷为人苛刻自私,而曹先生则是一个信奉社会主义、待人宽和的人,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祥子的行为和选择。


  五、骆驼祥子这篇文章讽刺了什么


   小说以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遭遇为背景,反映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以及旧社会的罪恶。祥子,这个人物的名字象征着像骆驼一样坚韧不拔,但最终还是被生活的重压所压垮。这部作品不仅深刻描绘了祥子的个人命运,也揭示了造成他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社会阶级固化 : 祥子是一个勤劳肯干的车夫,但无论他怎么努力,最终都摆脱不了贫穷的命运。这反映了当时社会阶级固化的现实,贫穷的人很难有翻身的机会。


   社会黑暗面:《骆驼祥子》中还描绘了许多社会的黑暗面,如官员腐败、军阀混战、治安混乱等等。这些现象使得普通百姓的生活更加艰难,也严重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底层人民的命运:小说反映的是底层人民在那个黑暗吃人的社会的悲惨命运。在那样的社会下,善良正直勤劳的人却没有一点点出路,看不见光明,只能被黑暗的社会所吞噬,一步步走向不能回头的深渊。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得力作品,其表现的主旨和内涵深刻而现实,成功塑造了一个旧中国北京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境遇。《骆驼祥子》也凭借其出色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成为了一部影响颇深的优秀小说。


本文标题:骆驼祥子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