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穷匕见什么意思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三》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刘向(前77年-前6年),原名刘更生,字子政,沛郡丰邑(今江苏省徐州市)人。楚元王刘交(汉高祖刘邦异母弟)之玄孙,阳城侯刘德之子,经学家刘歆之父。汉朝宗室大臣、经学家、文学家,古琴家、中国目录学鼻祖。
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秦王谓轲曰:“取武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一说山西河津人),是中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又因曾任太史令,故人称太史公。
【成语故事】
秦王嬴政在进行并吞六国的统一战争中,先灭掉了韩国和赵国,接着就直捣燕国。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一说名“正”),又称赵政、祖龙,也有吕政一说。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为挽救国家的危亡,燕太子丹经过周密的谋划,派出刺客荆轲,带着从秦国叛逃来燕国的将军樊於(wū)期的脑袋和一卷燕国督亢(今河北涿县东南)的地图,来到秦国,假借献上秦王的仇人的人头和割地求和的地图,而暗暗地把一把匕首藏在用布帛做成的地图卷里,企图伺机逼迫秦王改变其进攻邻国的政策,退还侵占的别国的土地;如果不答应,就杀死秦王。
燕太子丹(? - 前226年),姬姓,燕氏,名丹,燕国蓟城(今北京市房山区)人,战国时燕国太子。
(燕太子丹剧照)
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庆”音近),字次非,战国末期卫国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
樊於期(?―公元前227年),战国末期将领。原为秦国将军,参与谋反。畏罪叛逃燕国,被燕国太子丹收留。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时,荆轲请求以樊於期首级与庶地督亢地图作为进献秦王的礼物,以利行刺。樊於期获悉,自刎而死。
临出发那天,太子丹又给荆轲找来一个叫秦舞阳的人做帮手。荆轲走到易水河边,在跟他送行的人告别时,他对着天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就慷慨悲壮地唱起歌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然后,就拉着秦舞阳,蹦上了车,连头也不回,飞也似的就走了。
秦舞阳(生卒年不详),亦作“秦武阳”,战国末期燕国武士,燕国贤将秦开之孙。秦舞阳,燕国勇士,在年少时犯过杀人案。后被燕太子丹找到,于公元前227年随荆轲赴咸阳刺秦王,事败。
(秦舞阳剧照)
公元前227年,荆轲到了秦都咸阳。秦王一听说燕国的使臣送来了樊於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心里十分高兴,便穿上朝服,安排几个招待员,在咸阳宫隆重地接见荆轲。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颅的木匣,秦舞阳捧着地图匣,一步步地走上了秦国宫殿的台阶。
秦舞阳一见秦国朝堂那么威严,不由得有些心惊胆战。秦王左右的人看见他这个样子,都很奇怪,既然是使者为什么脸变了颜色呢?荆轲镇定自若,走向前去对秦王说:“他是北方粗野的人,从来没有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秦王对他们是否心怀歹意,也有点防备,就对荆轲说:“叫他退下去!你给我把地图拿来。”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拿过地图,把它献给秦王。
秦王打开地图,荆轲就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指给秦王看。翻到末了,卷在地图里的匕首露出来了。于是,荆轲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向秦王刺去。
秦王一见,抬起身子使劲地向后一转,那只袖子断了,连忙拔剑,可是因为心急慌忙,剑也太长,拔不出来。他只得绕着殿上的大柱子跑,荆轲紧紧地追逼着。
台阶上面站着的几个文官手无寸铁,台阶下面的武士,照当时秦国的规矩没有命令不准上殿去,再说他们也被这突然的情况惊呆了。过了一会儿,几个文臣眼看情况太紧急了,便赶上去用手去打荆轲,有一个伺候秦王的医生,急忙用药袋向荆轲打去。
趁这工夫,秦王终于拔出了身上的剑,一剑就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站立不住了,就举起匕首,向秦王投了过去,没有掷中秦王,打在柱子上。接着秦王又砍了荆轲几剑,秦王的卫士也赶上来把荆轲杀死了。
【成语释义】
“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阶段,终于露出了真相或来意。
本文标题:图穷匕见什么意思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