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分钟,健康早知道



  很多朋友都存在脾虚的症状,比如:

  

  1.夜里睡觉老是流口水,这叫脾不摄津,

  就是脾不能收摄这些津液,

  它自己流出来了。

  

  2.舌头两边有齿痕;

  吃完东西不一会儿就腹胀,消化不良。

  

  3.手脚冰凉,血液循环不到末梢;

  女性崩漏,月经淋漓不尽,不能收摄;

  因气血上不到头部而头晕,等等。

  

  这些症状都是脾的运化能力差造成的。

  

  太白穴,就是脾虚之人的养护要穴。

  此穴是人体健脾要穴,善于升脾阳清气,

  能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

  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心脾两虚、

  脾肺气虚、病后脾虚等,

  并有双向调节作用,

  如揉此穴腹泻可止,便秘可通。

  定位:

  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

  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

  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操作方法:

  两腿盘坐,以一只手大拇指指腹点揉太白穴。

  点揉的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

  使力量深达深层局部组织,以有酸痛感为佳。

  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

  两侧太白穴交替点揉。

  

  还有一个办法:

  找2颗芸豆(反正稍微大一点儿的豆子),

  用创可贴粘在太白穴的位置,

  看电视的时候一只脚踢另外一只脚的豆子,

  交替着踢。睡觉前拿下来,扔掉。

  

  ?

  健脾养胃的穴位我们讲过不少啦,

  你还记得哪一些?

脾虚太白健脾收摄豆子养护一只交替之人睡觉

本文标题:太白的准确位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