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转变情况


  - 前期豁免:当地时间4月11日晚,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宣布将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约20种电子产品排除在“对等关税”之外,豁免适用于4月5日以后进入美国的相关产品,已支付“对等关税”的可申请退款。


   - 后续澄清:4月13日,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表示,对电子产品的关税豁免只是临时措施,这些产品将被纳入“半导体关税”,预计在一两个月内实施。他强调这些产品事关国家安全,需在美国制造。特朗普也否认关税豁免是“例外”,称产品只是被转移到不同关税“类别”,将对半导体行业及整个电子产品供应链征收单独关税。


   政策目的分析


   - 保护本土产业: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壁垒,遏制中国等国家在半导体领域的崛起,维护其科技霸权。同时,为本土半导体产业在全球激烈竞争中“保驾护航”,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


   - 国家安全考量: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将半导体产业与国家安全挂钩,为其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寻找理由。


   可能产生的影响


   - 全球产业链调整: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将面临重大调整,供应链可能加速“去美化”。区域化阵营加速形成,美国通过关税手段重构“美国主导 - 日韩欧协作”的半导体供应链,其他国家和地区也会加强合作以应对。


   - 企业成本上升:科技巨头如苹果、戴尔等将面临双重挤压,关税推高产品制造成本,可能导致终端售价上涨,同时其海外产能布局也因新规陷入“二次合规”危机。


   - 中国产业压力与机遇并存:中国半导体产业将面临更大外部压力,但也促使其加快自主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国产替代窗口期已打开。


   - 消费者负担加重:消费者可能需要为电子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市场反应


   美元因电子产品关税豁免消息从近期颓势中略有回升,但因特朗普淡化对科技行业的豁免,回升受到抑制。美股三大股指期货高开,纳指期货涨1.5%,标普500指数期货涨1%,道指期货涨0.8%。


   目前,由于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一贯反复无常,这些关税政策和全球贸易战究竟会如何发展,仍充满不确定性。


本文标题:前脚豁免后脚威胁,美商务部长称半导体行业关税即将“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