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崴是哪个国家
海参崴(hǎi shēn wǎi)是俄罗斯城市,俄文名字符拉迪沃斯托克,面积331平方公里,位于亚欧大陆东北部,阿穆尔半岛最南端,临近俄、中、朝三国交界之处,面对日本海。
海参崴是一座山城,三面环海。城市依山而建,北部为高地,东、南、西分别濒乌苏里湾、大彼得湾和阿穆尔湾。
海参崴的名称源自满语,意为“海边的小渔村”。“崴”在汉语中表示山水弯曲之处或洼地。相传,那里的海参多到可以用瓢舀的程度,因此得名海参崴。从名字的来源就可以看出这是中国的地盘。
可悲的是,沙俄也早就惦记上了这块地盘,最终据为己有。
咸丰八年(1858年)5月28日,沙俄乘英法联军进攻天津时,用武力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
咸丰十年(1860年)11月14日,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使清政府确认了《瑷珲条约》的合法性,并割让了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两年后沙俄将海参崴命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语意为“统治东方”。冲它这个名字,就足以说明沙俄的野心有多么贪婪。
据说,1938年海参崴发生的惨案,与1900年沙皇俄国对居住于江东六十四屯的2000多名中国居民进行屠杀的事件如出一辙,都是为了清洗中国原住居民,企图抹去过往的历史。
现在的海参崴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首府,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同时也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是俄罗斯重要的军事基地。
6月29日,天阴沉沉的,要看看原本属于中国的海参崴,在不见天日的城市,看到的也都是灰蒙蒙的。
俄罗斯的大巴车也是中国产的“宇通”客车,导游是在中国留学的,中国话说的还算流利。
第一站游览托卡内夫灯塔,它是海上识别海参崴的重要标志,建于1910年,距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
第二站是列宁广场。
广场上伫立着远东唯一没有被拆毁的列宁雕像纪念碑。
列宁雕像上落着一只和平鸽,同时天空飞着一只和平鸽,正好在列宁手指的方向,这大概正是列宁所希望天下太平的景象吧。
列宁广场的对面就是火车站,它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站,也是远东地区铁路的起点。
西伯利亚大铁路是横跨欧亚大陆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铁路,西起莫斯科,东至海参崴,穿越87个城市、16条河流,全长9288公里。
火车站内陈列的蒸汽火车头。
与火车站相邻的陆港码头。
站在码头上,可以看见俄罗斯的军舰。
远观俄罗斯岛斜拉索大桥,主跨径1104米。
东正教堂
顶部为纯金打造,是远东联邦舰队的专属教堂。
俄罗斯时间9点30分,教堂里的钟声响了起来。
远东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
为纪念1917年2月和7月革命,海参崴的布尔什维克和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最后胜利的英勇战士们。
路上遇一俄罗斯小男孩,本欲给他拍张照片,一看他摆起了pose,于是便拍了个视频。
吕经理与两位俄罗斯老人合影。
C56号二战功勋潜水艇博物馆,前苏联军民在海参崴英勇抗战的见证之一,博物馆建在了一艘退役的潜水艇里。
潜艇长77米,宽5米,潜水深度44米,
有四个鱼雷发射器,同时携带八枚鱼雷,
潜艇在二战中共击毁了德国军舰十余艘,击伤二艘,而自己丝毫无损,功不可没。现在人们置身其中仿佛亲临硝烟弥漫的战场,强烈感受到苏联海军的辉煌。
俄罗斯凯旋门
创建于1891年,30年后它在苏联时期被毁,经过近一百年的时间人民决定恢复历史。
每人另付450元人民币,乘坐一个小时游船游览金角湾。
可近距离观看俄罗斯军舰。
走下游船时,与俄罗斯水手合影。
在海参崴看到有中文的“先锋饭店”,顿感亲切。这里的老板是中国人,做的是中餐生意,来这里就餐的也有很多俄罗斯人。
今天中午享用俄罗斯海鲜大餐,品尝了世界独一无二的俄罗斯帝王蜘蛛蟹、生蚝、扇贝、大虾和深海海鱼等。
参观枪店,长枪短枪应有尽有。
来到海参崴,离开导游,没有人给你当翻译,光认识ABC啥用没有,你问的是啥人家不知道,他说了啥你也不知道,想问路问不成,想买点东西也买不了。
第一次走出国门,便选择了海参崴,想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地盘到底是什么样子。当你看到来来往往的都是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人,就知道这里已经彻彻底底的俄罗斯化了,跟神州华夏没有了一点关系。什么中国的领土,那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至于它什么时候再属于中国,对于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小老百姓,只能是望洋兴叹而已。
海参崴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家必须强大,积贫积弱只能挨欺负。因此,建设强大的中国,振兴中华,势在必行,责无旁贷。
本文标题:海参崴是哪个国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