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手抄报
战争与和平手抄推荐文章1:七一剑南路小学三年级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比赛活动
中国绵阳新闻网讯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为了缅怀先烈,让孩子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游仙区七一剑南路小学三年级各班开展了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手抄比赛活动。
通过办手抄,孩子们从多方面收集有关抗日战争的故事、歌曲等知识、图片,重温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缅怀先烈的英雄事迹,进一步感受到先烈们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英勇豪情,懂得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
绵阳市游仙区七一剑南路小学 陈光碧
战争与和平手抄推荐文章2:清明节缅怀先烈的手抄图片和内容,喜欢的收藏,关注我随时更新
中国烈士纪念日,是纪念中国烈士的法定纪念日。
一、设立烈士纪念日意义:
1、设立历史纪念日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2、设立历史纪念日不仅是缅怀致敬 更是熔铸信仰与精神传承。
3、设更好地认同英雄,就是认同正确的价值观;追随英雄,就是追随真善美;颂扬英雄,就是颂扬正能量。
4、设立历史纪念日更好地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有积极推动作用。
5、设立历史纪念日弘扬烈士精神,对于我们更好地培养下一代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确保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顺利发展,有重大意义。
6、设立历史纪念日:纪念烈士带着亿万国人英雄先辈的无限崇敬与感恩之心。
7、设立历史纪念日,使更多的青年人参与到烈士纪念日,如此的国家纪念日才能在代代人中传承宝贵的民族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让国家的接班人在思想上和意志上更多继承历史上英雄先辈的伟大品质。烈士纪念日不仅仅是个国家最高级别的纪念活动或仪式,它更是个让青年人受烈士精神熏陶的机会,只有让青年人更多参与到烈士纪念日当中,也才能锻造中华民族更加坚毅而崇高的品格。
8、设立历史纪念日意在当今 激发复兴力量:
通过历史纪念日更好地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有积极推动作用。对追寻正义、反抗压迫侵略、自我牺牲精神。
【赵尚志】
赵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汉族,热河朝阳(现辽宁省朝阳市)人,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赵尚志在东北地区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之后,赵尚志领导创建中共巴彦抗日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36军独立师)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后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
赵尚志嗓门很大,常常在大会上向战士们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描绘鬼子打跑以后国家未来的模样。1942年2月,年仅三十四岁的赵尚志在战斗中,遭到混入部队的日满特务暗算,重伤被俘后血尽而死。随后日寇将其遗体肢解成两部分,身体沉入松花江,头颅送伪满“首都”新京(今长春)请功,而后下落不明;历经六十余载,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东北抗日烈士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在长春找到了。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将要画上一个句号,但对他的事迹的寻访和传颂却不会停止……
【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1948年5月25日)是中国解放军军人,1948年在国共内战中阵亡。 生平 董存瑞1929年生于河北省怀来县的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5月25日,解放军攻打中华民国政府军驻守的隆化城。董存瑞所在连队负责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据说,在冲锋时,遭到一个桥型暗堡的猛烈火力封锁。董存瑞便抱起炸药包,准备进行爆破。冲至桥下后,发现桥型暗堡距地面过高,也没有地方可以放置炸药包。董存瑞便用手托起炸药包,拉燃导火索,与暗堡同归于尽。董存瑞的行为,使得他成了中国共产党宣传的著名战斗英雄。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有董存瑞的墓地和纪念碑,碑上刻着朱德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小兵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有个男孩叫张嘎,他聪明勇敢,绰号“嘎小子"。
在鬼子的一次突袭中,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被鬼子打死,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叔也被鬼子抓走了。嘎子悲痛欲绝,他决心仇,毅然出发去寻找打鬼子的地区队伍。
在路上,他误把游击队排长罗金保当作汉奸,想缴他的枪而闹出笑话。后来,人小鬼大的嘎小子乔装打扮成卖西瓜的小贩,缴了胖翻译的“真家伙”。为了不让队长把枪收回去,他竟动了“嘎”气,将枪藏到了老鸹窝里,因而受到批评关了禁闭。经过区队长的教育,嘎子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在一次战斗中,他受了伤在老乡家里修养。游击队攻打敌人岗楼时,他偷偷从老乡家里跑回参战,不幸在进城侦察时被捕。在敌人面前,嘎子刚强不屈,并在战斗中逃了出来,他配合游击队拔掉岗楼,救出了钟亮。战斗胜利了,区队长代表部队表扬了嘎子,奖励给他一支真正的小手枪。嘎子终于成了一名出色的小侦察员。
【刘胡兰】
胡兰,女,1932年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刘胡兰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有一次,八路军包围了敌军一个团,县妇女部长奉命组织民兵担架队支援前线。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要支前。部队首长劝她们:“前面正在打仗,很危险。”刘胡兰果敢地回答:“战士们都不怕,我们是女民兵,也不怕。”她们在前线表现得十分勇敢,不但为伤员包扎伤口,还帮助战士们运送弹药,一直忙到天黑,战斗结束才撤回来。这时的刘胡兰才13岁。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小交通员潘冬子
1934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参加了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作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
红军一走,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走东村奔西庄地传达着党的精神。在一次行动中,冬子妈被胡汉三的“靖卫团”围困在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草屋内……母亲的从容就义,使小冬子突然长大了许多,他怀揣爸爸留下的红星,承担起了游击队交通员工作。他为山上游击队筹盐,巧妙地躲过了“靖卫团”的搜查。冬子还机灵地做了米店的伙计,搞到了确切的情,破坏了胡汉三的搜山计划。冬子在沉着自如地对付了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后,抓住良机,砍死了胡汉三。
1938年,江南游击队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冬子和父亲又见面了。他带上那颗保存了多年的红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战争与和平手抄推荐文章3:战争vs和平 谁“语”争锋
唇枪舌剑,论尽是非黑白
三寸之舌,胜于百万雄兵
“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连日来,78集团军某工化旅为深化“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第二专题教育质效,提高官兵思想认识,转化主题教育成果,该旅结合部队任务和官兵思想实际,组织旅党委常委深入基层营连,与班排战士组队,围绕“论·战争和平”主题,依托各营组织展开了一场场妙语连珠、激情四射的辩论赛。
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近这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你见识一下“武能横刀立马征天下,文能唇舌作剑战群英”兵哥哥的辩论风采。
“未来战场是武器装备的较量,更是血性与胆气的搏杀,铸剑先铸魂,练兵先练胆……”该旅筑城伪装营辩论赛现场,主持人话音刚落,双方就展开了针尖对麦芒的激烈交锋。两支参赛队伍围绕“未来战争中武器装备和战斗精神哪个更重要?”辩题展开激烈的思想交锋。
在立论环节,上尉宋宇建作为正方一辩,紧紧围绕“血性胆气胜于武器装备”的立论,旁征博引、有理有据,逻辑清晰、思路严谨,一开辩就让此次比赛迸发出激烈的“火花”。
舟桥二营辩论赛现场,中士尹彦群待双方对攻结束之后,充分发挥自身理论功底扎实的优势,围绕“军人因为守护和平而存在”的论点据理力争,后发制人,将全场气氛又一次推向高潮,赢得场下官兵的阵阵喝彩。
比赛还增设了观众提问互动环节,这一环节既是巩固“战果”的大好时机,也是对他们临机处变的综合考验,台下官兵们提出的问题若龙驹凤雏,台上的常委们的回答更是出口成章,激烈的互动将现场氛围推向了新的高潮!
教育接地气,战士当主角。这次辩论赛作为主题教育的配课活动,打破了往日局限于“课堂+笔记”教育形式的生硬套路,战士上台用兵言兵语阐述教育观点、心得体会,以灵活多变的方式,寓教于乐的特点,传播勤思能辩理念,受到该旅官兵的广泛好评。
“有了核心指引方向,前进路上不迷航。”该旅政委介绍道,他们在旅强军网开设主题教育专栏,开办《工化劲旅》主题教育专刊,通过”劲旅之声”广播播主题教育开展情况和官兵专题稿件,围绕主题教育内容,更新营区橱窗、灯箱、标语等政治文化环境,组织基层营连制作主题教育专题板,为主题教育开展创造强大声势、营造浓厚氛围。
该旅坚持官兵的主体地位,在政治教育上引导官兵自觉“入戏”,变“单向式”教育为“互动式”教育,变“独角戏”为“大合唱”,让官兵人人上讲台,个个受触动,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官兵自我认知、自我提高的过程,真正把官兵在主题教育中焕发出的政治热情转化为练兵备战中的强大动力。
作 者:尹 航 吴化凯 王玉祥
精彩回顾
小活动释放红色大能量!
主 管:陆军第七十八集团军政治工作部
主 办:政治工作部宣传处
来 源:北 疆 卫 士 号
总 监:杨军舰
总编审:张 胜
总 编:杨再新
责 编:丁 鼎
编 辑:常桂苹 高 鑫
邮 箱:
战争与和平手抄推荐文章4:今天是“七七事变”84周年,请告诉孩子这些需要铭记
宛平城,
北京丰台区一座兴建于明朝的古城,
虽历经多次修复,
城墙上依然布满了密集的枪眼与弹坑。
这座古城和周遭斑驳的创伤,
见证了80多年前那个夜幕里的腥风血雨:
1937年7月7日,
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
悍然向卢沟桥和宛平城发起猛烈进攻,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这是驻守宛平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卢沟桥抵抗日军(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激烈的枪炮声,
打破了宛平城的宁静,
也唤醒了中华民族抗击侵略的战斗意志。
七七事变的爆发,
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它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
促进了全民族的觉醒,
凝聚了全体中华儿女抗战的磅礴力量。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这是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抗击日军的进攻(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面对空前的亡国亡种危机,
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呼吁:
全中国同胞,
政府与军队,
团结起来,
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
抵抗日寇的侵略。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
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
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
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
这是守卫卢沟桥的29军士兵抵抗日本侵略军入侵(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中国共产党成为全面抗战的中坚力量,
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主要原因有3个:
一是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这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根本保证;
二是中国共产党主张实行全面抗战,
广泛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提出了全面抗战的原则,
提出了论持久战的方针
和一整套作战方针原则,
这是当时敌后战场的理论指导,
也是打败日本侵略者和
取得全民族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
广泛发动抗日游击战争,
开辟了广大敌后战场,
创建了陕甘宁、晋察冀等
19块主要的抗日根据地。
这是1月29日拍摄的卢沟桥(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茹 摄
杨靖宇食棉絮、啃树皮,
顽强血战直至牺牲;
赵一曼不畏酷刑,慷慨就义;
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
狼牙山五壮士宁愿跳江跳崖
也不向敌人屈服……
英雄们的一次次壮举,
汇聚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
抗击日寇的磅礴力量。
面对侵略者的铁蹄践踏,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
一往无前、共赴国难,
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
视死如归。
母亲叫儿打东洋,
妻子送郎上战场的
感人场景历历在目;
五洲四海、异国他乡,
到处都有华侨华人
御外侮、挽危亡,
愿为后盾的积极行动……
卢沟桥的炮声
成为中华民族抗战总动员的号角,
整个中华大地到处都是抗日的怒火。
这种排山倒海、勇往直前的力量,
唤醒了沉睡的民族魂魄。
这是日军攻打宛平城留下的弹坑(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松豫 摄
如今,战争的硝烟已散去,
“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
的铿锵之音,
仍久久回荡在华夏大地。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广场上,
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大型雕塑
“卢沟醒狮”巍然耸立。
卢沟醒狮
值此建党百年之际,
请告诉孩子们这些需要永远铭记!
告诉孩子:历史刻骨铭心
时间过去了84年,如今抗战的硝烟虽已散去,但历史的风雨不能湮没宛平的战火,不能湮没“七七事变”的枪声。“七七事变”是中华民族洗刷百年耻辱的号角,更是震撼我们心头的长久警钟,成为我们永远需要铭记的历史。
告诉孩子:抗战精神永需铭记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84年前,卢沟桥的惊天炮声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惊醒了一个沉睡的民族,掀开了古老中国浴火重生的澎湃篇章。
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凯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
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巨大牺牲,中国人民终于在8年后取得了抗战伟大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成为鼓舞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告诉孩子:惨痛的教训永需铭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七七事变”后,日军铁骑长驱直入,攻上海、占南京、掠徐州、进武汉,使大半个锦绣中国陷入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悲惨境地。
在上海,淞沪会战造成我军民死伤数十万人;在南京,日军屠杀了30万战俘和无辜平民;在河北、山西等敌后抗日根据地,日军以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进行大面积扫荡,制造了无数惨绝人寰的惨案。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死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屠刀之下的中国军民达3500多万。
日军侵华恶行,罄竹难书。惨痛的历史教训警示国人:只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人民才能幸福、祖国才有尊严,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纪念历史不是为了咀嚼苦难、
延续仇恨,
而是为了重申和平与正义的价值,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历史不仅关乎过去,
更关乎现在和未来。
老师和家长们,
请告诉孩子,
纪念“七七事变”,
是为了
在铭记抗战精神、
惨痛的教训和英雄先烈之后,
奋勇拼搏,
砥砺前行。
文章 | 中国军网《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铭记“七七事变” 砥砺初心使命》
图片 | 新华社 中国军网
: 中国教育
战争与和平手抄推荐文章5:两款简单漂亮的抗美援朝手抄模板,含内容文字,家长可收藏备用
每年的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今天萌妹老师带给大家两款简单漂亮的抗美援朝手抄模板,含内容文字,希望大家喜欢哦!
抗美援朝手抄模板一一、绘制手抄线稿我们首先在底部画出多面红旗来作为手抄的元素,然后在顶部画出头,中间再画个大五角星来突出主旨。大家在画红旗时一定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哦。
二、涂上颜色因为是红色主题手抄,我们用黄色和红色来作为主色调,萌妹老师用亮黄和深黄给五角星涂色,让画面更有细节,大家喜欢这样的涂色吗?
本文标题:战争与和平手抄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