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玫瑰花图片
花中有刺,刺上长花
你有什么样的心态,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
美丽的玫瑰花缤纷多彩,来看花的人络绎不绝,纷纷赞扬其绚烂的美,当你靠近她时,甚至想摘一朵时,却发现了玫瑰的枝条上长满了刺。
啊!花中有刺。于是玫瑰的美丽在他心中打折了,由于刺的存在,先前对花的认识发生了改变。玫瑰花美的在外表,内里有尖刺,感概的同时,淡了花香,没了艳丽,只有尖刺,放大了尖刺的形象。
也有人,当看到这些尖刺时,也很惊讶,心中感叹不已,居然这美丽的花朵长在刺上,太不可思议了。对玫瑰花的欣赏程度又增添了几份。
同样是赏花,有人看到花中有刺,凄凄然,失去了赏花的兴致;有的人却看到花上长刺,欣赏之余添了一份感动。
赏花本是平常事,却折射出不同人的不同心态,影响着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前者悲观,看到的是负面;后者乐观,看到了正面,阳光心态。
其实,做为玫瑰花,其枝或茎上长刺是其本身为适应生长环境而产生的一种生态反应。
玫瑰叶嫩绿、多花,一般多是草食动物的食用对象,玫瑰为保护自己、警告草食动物,在进化过程中慢慢形成了尖、硬的多刺茎。这原是玫瑰花为了生存的需要,进化而来保护自已免受天敌的消灭的本领。
花中有刺,刺上长花,随你怎样理解,花是花,你是你,谁和谁也不相干。
但在人的现实生活中,“花中有刺,刺上长花”的观点却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做为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时,你的心态就非常重要了。
人都有个性,做为教师,当你面对一个成绩尚好,却有些桀骜不驯,有时还会顶你一下的学生,你该怎么办?是欣赏他的长处,还是修理他的短处?
国际赏识教育学会终身名誉会长周弘说过:你总盯着有缺点的风枝看,风枝越长越粗壮,最后颗粒无收;你若盯着果枝看,果枝越长越粗壮,你将收获满枝桃李累累。
赏识教育的实质是看到孩子的优点,在老师或家长的夸奖声中,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具有的这些优点,在孩子自我努力和教师鼓励的双重推动下,把孩子的优点不断放大,最终成为孩子的优势,并积淀为孩子的硬实力、自信心,有自信又有实力的孩子做什么事都能成功!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如何夸?夸什么?这还是一种高超艺术,是智慧育术人。
首先,你的夸奖是由衷的。你的真诚,善意,孩子从不缺理解和认知。但你付出了吗?
教育工作中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个好动不听话的孩子,百般训斥批评教育他,就是没有效果,没有一点儿转变,冥顽不化啊,油盐不进。无奈,换个法子夸奖他吧!
你用表扬他的方法试图将他转变,柔声细气、和颜悦色地、违心地说:你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老师喜欢你。孩子听后,估计身上会起鸡皮疙瘩。我们反问一下自己:对他的表扬是真心的吗?错位的表扬是虚伪而伪善的,你的不真诚会遭到孩子的厌恶,这种表扬不仅无效,还使师生心理上产生更大分歧。为以后的教育埋下了不良的因。
正确的方法是: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用欣赏的目光和心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长处,用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语言,巧妙恰当地鼓励他,这样的交流一定更加有效。在这里分享一个三粒糖的故事,也许大家会从中受到一些启发。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任校长的时候,有一天,他看到一男生正想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陶行知当即制止了他,并告诉他放学时到校长室等候。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时,那个男孩已经等在门口准备好挨训了。
看着男孩戒慎戒恐而又叛逆不服的模样,陶行知并没有板起严肃的面孔,反而从兜里掏出了一粒糖,笑着递给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孩惊疑地接过糖。
随后,陶行知又掏出第二粒糖放到男孩手里,同样笑着说道:“这粒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男孩更惊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瞪着手中的糖。
接着,陶行知又掏出第三粒糖,再次把它塞到男孩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个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我应该奖励你啊!”
捏着手中的三粒糖,男孩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的地说:“陶……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用这种方式呀!……”
这时,陶行知满意地笑了,随即又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为你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再奖励你一粒糖。可惜我只有这一粒了,我没有糖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
面对犯错误的学生,陶先生“反其道而行之”,没有批评,没有训斥,没有让学生写所谓的检查、保证,更没有找来其家长“共同教育”。
平等、亲切、和真诚伴随着整个谈话过程,这四粒糖也因此而显得如此珍贵而没有半点虚伪和矫饰,让男孩同时也让我感受到陶先生的胸襟和风范。
这个小故事反映了一个大道理:陶行知先生善于激励学生的情感,诱发他们转向先进的欲望;能从事件的侧面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学生既受到教育又从事件中找回自信。
陶行知先生这不正是用一种刺上有花的积极心态,面对有错的孩子吗?!
文字:曲延波
本文标题:带刺的玫瑰花图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