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咽喉里好像有什么东西,粘得很紧,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老百姓俗称“吭吭,嗓子收拾不利索”。去医院检测罢,嗓子上却没什么东西。但是一天到晚清嗓子,自己烦躁,也惹得周围人听着不舒服。

有些人觉得,这检测出来不是没问题吗,是不是想太多了?其实只有患者自己才知道多难受。


仪器上看不到,不代表自己的感觉是不存在的。


方书祖始所载专治方


中医很早就观察到有这类人群。


早在东汉时期,张仲景便在方书祖始《金匮要略》中创立了专治此类问题的方子——半夏厚朴汤


根据其条文描述:“妇人咽中如有炙臡,半夏厚朴汤主之”。


“炙臡”意为烤过的肉块,可以想象一下,一坨烤干了的肉,粘在锅上,铲都铲不掉,是不是很形象?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七情郁结,痰凝气聚,逆而向上,贴于咽中导致


后世医家也形象地称为“梅核气”——这梅核儿一般大小的异物,多是由于人的情绪郁结日久,导致气机不顺、痰凝咽喉引起的,男女老少都可能会出现。


重用半夏消梅核


那我们看看半夏厚朴汤是如何对梅核气起效的吧。


半夏厚朴汤由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5味药物组成,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的功效。


半夏厚朴汤原文记载剂量和服用方法为:


半夏一升? 厚朴三两? 茯苓四两? 生姜五两 ?干苏叶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半夏之重用


半夏,治疗“咽喉不利”的麦门冬汤、“咽中痛”的半夏散,这些处理喉咙不舒服的方剂中都含有半夏,它是一味喉科要药


而且方中半夏用的量很大,张仲景另外一道安神方半夏秫米汤也用到了大剂量的半夏,说明半夏重用具有疏解安神之效。


余味之助气化痰


厚朴,可以行气消痰,消除上逆的气和痰


茯苓,健脾除湿,有助于进一步消痰


苏叶,它辛香解郁,散掉郁结的气


生姜,助发肝气,而且姜不仅减去半夏之毒性,还可增加整方化痰助气之功效


至此,上逆之气被降下,郁结的肝气也得以舒展,凝聚的痰湿也被消除


凝在咽喉的“梅核儿”自然就消散了。


《医宗金鉴》分析道:“此病得于七情郁气,凝涎而生,故用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茯苓佐半夏,以利饮行涎,紫苏芳香,以宣通郁气,俾气舒涎去,病自愈矣。”


消痰散结疗身心


即使没有典型的梅核气症状,只要有痰气郁结的证候表现,如胸闷、咽干觉热、咽发痒发疼、痰不易咳出、咳嗽、干呕、吃多了容易咳、情绪不佳、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就可以使用本方。


日本使用流传自中国的汉方制为成药,半夏厚朴汤也在其中,在其使用说明上写的治疗范围是:焦虑症、神经性胃炎、恶心、心悸、孕吐、咳嗽、声音沙哑、喉中似有物堵等。


现在,半夏厚朴汤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主要有以下几类病症:


自限类:梅核气、眩晕


咽喉类:慢性咽炎、声带水肿、声带麻痹


脾胃类:胃窦炎、呃逆、胃食管返流症、妊娠恶阻


泌尿类:尿闭、尿失禁


情绪类:抑郁症、神经官能症、失眠、焦虑症


内分泌类:甲状腺结节、更年期综合症


现代研究也发现[1],半夏厚朴汤可改善抑郁模型大鼠抑郁症状,可提升抑郁大鼠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降低丙二醛?(MDA)?水平,可能与半夏厚朴汤清除机体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梅核气多由情绪郁结引发,是身体给我们的一种预警。


当身体给我们一些信号时,要及时正视它。


情绪问题每个人都存在,重要的是要及时地去抒发,不必内耗,也请不要忽视,开始正视自己的身心才是一切的转机。


此文章为科普专用,如需开方请咨询专业中医师后决定。


[1]李南,赵献敏,杜彩霞等.加味半夏厚朴汤对抑郁大鼠的干预作用[J].中医学报,2018,33(12):2379-2382.DOI:10.16368/j.issn.1674-8999.2018.12.561.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文标题:半夏厚朴汤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