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迁碑全文及译文
原文
【碑额】
汉故榖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
【碑阳】
君讳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人也。君之先出自有周,周宣王中兴,有张仲,以孝友为行,披览《诗·雅》,焕知其祖。高帝龙兴,有张良,善用筹策,在帷幕之内,决胜负千里之外,析珪于留。文景之间,有张释之,建忠弼之谟。帝游上林,问禽狩所有。苑令不对,更问啬夫,啬夫事对。于是进啬夫为令,令退为啬夫。释之议为不可:苑令有公卿之才,啬夫喋喋小吏,非社稷之重。上从言。孝武时,有张骞,广通风俗,开定畿寓,南苞八蛮,西羁六戎,北震五秋,东勤九夷。荒远既殡,各贡所有。张是辅汉,世载其德。爰既且于君,盖其繵縺。缵戎鸿绪,牧守相系,不殒高问。孝弟于家,中謇于朝。治京氏易,聪丽权略,艺于从政。少为郡吏,隐练职位,常在股肱。数为从事,声无细闻。征拜郎中,除谷城长。蚕月之务,不闭四门。腊正之祭,休囚归贺。八月筭民,不烦于乡。随就虚落,存恤高年。路无拾遗,犁种宿野。黄巾初起,烧平城市,斯县独全。子贱孔蔑,其道区别。《尚书》五教,君崇其宽;诗云恺悌,君隆其恩;东里润色,君垂其仁。邵伯分陕,君懿子棠。晋阳佩玮,西门带弦。君之体素,能双其勋。流化八基,迁荡阴令。吏民颉颃,随送如云。周公东征,西人怨思。奚斯赞鲁。考父颂殷。前喆遗芳,有功不书,后无述焉。于是刊石竖表,铭勒万载。三代以来,虽远犹近,《诗》云旧国,其命惟新。
于穆我君,既敦既纯。雪白之性,孝友之仁。纪行来本,兰生有芬,克岐有兆,绥御有勋。利器不觌,鱼不出渊。国之良干,垂爱在民。蔽沛棠树,温温恭人。干道不缪,唯淑是亲。既多受祉,永享南山。干禄无疆,子子孙孙。
惟中平三年,岁在摄提,二月震节,纪日上旬。阳气厥析,感思旧君。故吏韦萌等,佥然同声,赁师孙兴,刊石立表,以示后昆。共享天祚,亿载万年。
译文
【碑阳】
张君名迁,字公方,是陈留郡己吾县人 张氏的祖先出自周朝,周宣王中兴时期,有贤臣张仲,以孝敬尊长、友爱兄弟著称,只要翻开《诗经·小雅》,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有关的记载。汉高祖刘邦兴起时,有名臣张良,善用谋略,能运筹于帷幄之内,决胜于千里之外,因此被封为留侯。在西汉文帝和景帝年间,有名臣张释之,忠诚正直且有谋略。他跟随汉文帝游上林苑,文帝询问苑中有多少禽兽,上林苑令答不出来,文帝又问虎圈啬夫,啬夫却能够回答。于是文帝要提升啬夫为苑令,而把苑令贬降为啬夫。张释之认为不可,对文帝说,苑令有公卿之才,而啬夫只是个伶牙俐齿、卖弄才能的小吏,不是可以担当重任之人。于是文帝听从了张释之的意见。汉武帝时,有名臣张骞,他出使西域,沟通各国风俗,为国家开拓了领土、安定了边疆,他威震四方,统领各族,使远方之民也来臣服汉朝,并向朝廷贡奉各自的物产。
张氏辅佐汉朝,世世有德,及至张迁,绵延未绝。张迁继承祖上的大业,拜官任职,没有辱没先祖的美名。他在家中则孝顺友爱,在朝廷则忠诚鲠直。他研习京氏《易》,明辨善思,有谋有略;他多才多艺,进而为官,驾轻就熟。他年轻时曾为郡吏,处事老练沉稳,是郡守的臂膀。几次出任从事之职,也没有任何受人指摘的言行。后来他被拜为郎中任谷城县长。每当春季养蚕时 节,他四门不关,勤于政务;当岁末年初, 假释囚徒归家贺年。每年八月征 收百姓的税负,也不以此来烦扰乡民。他经常巡视于乡间村落,慰问年迈之 人。在他的治理下,谷城县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即使农人们把犁锄、谷种遗 留在田野地头也没有关系。黄巾起义爆发以后,起义军烧毁了各处城市,但 唯有谷城县完好无损。张君就像古时的宓子贱一样堪称君子,他的德行和治 理与孔蔑那样的人是全然不同的。《尚书》曾提出五常之教,而张君最崇尚宽 和;《诗经》说君子和乐平易,张君对人民的恩德也是如此深厚。就像东里因 为有了子产而增辉,张君也把他的恩德都留给了谷城县人民。古时召公出任 地方官,留下了美名,连他所休憩的甘棠树,也被后人永远保护,张君的美德, 也将世世传诵。古代的董安于因为性子慢,所以束着弓弦以自警;西门豹因 为性子急,所以在腰中围着皮绳以自警。张君却是天性和美,不急不慢,兼有 董安于和西门豹两人的长处。他在谷城县任职八年,现在改任了荡阴县令。 谷城县的人民送他离去,送行的人聚集如云,依依不舍,就像周公要去东征,只能让西方的百姓哀怨思念。奚斯曾作《鲁颂》正考父曾作《商颂》使前代的贤哲,因此留下了美名,如果有功不记,后世是无法知晓的。于是我们在这里刻石立碑,将张君的功德传之万年。因为有了记载,夏商周三代虽然遥远,却因此而显得近了。《诗经》说国家虽然古老,但国运当永葆青春。
贤能的张君,你敦厚而清纯。你具有雪一样洁白的本性,孝顺友爱,具有君子之仁。你本来便有这些美德,就像兰草生来就有香芬。你的明慧,从小就有先兆。你安抚治理人民,最终立下功勋 利器不轻易示人,鱼儿常潜于深渊,你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你把大爱献给人民 茂盛的甘棠树,铭记的是人民对君子的永远思念。天道是公正的,对善人总是特别眷顾。你受到这些福祉,愿你像南山一样永恒。愿你的子子孙孙,有永远享不尽的富贵官禄!
中平三年(186)二月上旬,岁在寅年惊蛰时节。阳气行于天地,人民感念 你的恩德。旧吏韦萌等人一致提议,聘请石匠孙兴刻石立碑,以告示后人。 共享天福,直至亿年万年。
感谢您的光临,祝您冬日安康!
本文标题:张迁碑全文及译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