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金米算艺术?别让“批判”当挡箭牌,这是行为自嗨?
北京朝阳798的展厅里,铺满大米和稻米。将500克千足金打造的1000颗金米均匀撒入总计5吨的大米中。邀请,参观者在200多平方米的展厅 “粮仓”淘金。
这就是所谓的黄金热,艺术家宣称这样做是要"警醒世人珍视粮食"。观众涌入"米海"淘金,展方承诺"绝不浪费",大米将作为"文化遗产"封存。此举却遭网友炮轰:"用黄金堆行为艺术,和晋惠帝'何不食肉糜'何异?"这是伪批判真浪费!
这种网红行为进行时,麻烦艺术家们看看,甘肃山区小学正实行"半碗饭计划"。艺术可以尖锐,但不能残忍;可以奢侈,但不能伪善。当宣称"大米成文化遗产"时,是否想过全球每年13亿吨粮食被浪费?这种"艺术正确"正在杀死艺术的社会性。如果批判物质主义的代价是挥霍30万黄金,这种艺术不过是用金锄头种地的现代寓言——它嘲笑的不是拜金主义,而是艺术本身的良知。
本文标题:撒金米算艺术?别让“批判”当挡箭牌,这是行为自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