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于2019年4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属正科级事业单位。承担着退役军人移交安置、教育培训、就业创业、帮扶援助、数据采集、光荣牌悬挂、自主择业干部管理、转企干部管理、保险接续等退役军人保障性事务工作,指导辖区25个镇街、577个村居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工作。按照“五有”建设标准要求,区级中心、镇街两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实现了机构、编制、人员、经费、保障“五个到位”,顺义区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全区80.8%的中心(站)高质量完成了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工作,达到了“示范型”标准,正在向着从有到强迈进。 顺义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分办公服务大厅和“老兵之家”两个区域,设置6个业务办理窗口,即:档案查询、学费报销服务窗口,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服务窗口,自主择业干部服务窗口,转业军士、退役士兵服务窗口,转业干部安置服务窗口,政策咨询、来访登记服务窗口,承担着全区近3万名退役军人的服务保障工作。服务窗口和老兵之家非常注重文化建设,加大军的元素投入力度,突出军的特色,营造为退役军人服务的温馨暖心环境氛围,切实提升退役军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一、创建“两基地一平台”,推动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
(一)依托区社区教育中心建立退役军人学历教育基地。为退役军人参加学历教育、提升学历层次开辟“绿色通道”,帮助退役军人提升能力,增强本领,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创业。 (二)依托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级技工学校建立退役军人暨军属技能培训基地。为退役军人及军属提供职业生涯全程免费技能培训,帮助其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努力实现素质等要求、技能等岗位、能力等工作的就业创业目标。充分发挥区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作用,镇(街道)、村(社区)两级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摸底调查退役军人参加技能培训的需求和意愿,建立台账,做好统计,利用微信等渠道及时发布培训信息,动员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报名参训。 (三)打造就业推荐服务专属“平台”。以“北京市顺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官方微信公众号为载体,打造就业推荐服务平台。每周通过公众号向退役军人推送全区各行政、事业、企业单位招聘信息,每年举办网络专场招聘会,为退役军人提供便捷就业服务。同时,每年在春、秋两季举办线下退役军人军属专场招聘会各1场,为退役军人军属搭建就业平台。此外,积极推荐退役军人到公益性岗位就业,满足退役军人个性化就业需求。 (四)探索创建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将“两基地一平台”拓展为“三基地一平台”。依托区内资源,遴选基础设施条件好、地理位置优越、能起到辐射带动作用的园区,授予“顺义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称号。面向有创业需求的退役军人,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加强政策和资源统筹,形成合力,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组织模式、服务模式和创业文化发展“三创新”。组建区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指导团队,由专业教师组成,将在创业创新、专业技术、法律事务、就业指导等方面为退役军人提供授课辅导服务。 二、“五二八三”工作法做好接收安置工作
“五二八三”工作法:一是强化五种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人才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政意识;二是落实两项责任,落实好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三是形成安置八步法,第一步,成立军转安置领导小组,制定安置方案;第二步,审理转业军人档案进行档案赋分;第三步,召开见面会,组织考试报名;第四步,组织安置考试,公示综合成绩排名;第五步,召开座谈会,确定安置单位;第六步,公开遴选考察面试;第七步,组织双选会;第八步,一站式报到。四是实现三个满意,就是让军队满意、转业军人满意、接收单位满意。 三、党建引领服务体系制度机制建设情况
(一)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把党的关爱送到老兵心中”主题慰问活动。为了把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开展的有特色、贴民心,顺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筹备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把党的关爱送到老兵心中”主题慰问活动,走访慰问的对象包括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困难退役军人党员、烈士遗属和50年党龄退役军人老党员等,约2600余人。顺义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负责慰问对象人员信息统计核实,建立台帐,层层把关,通知各镇街服务站收集人员信息,镇街服务站联系各属地村居服务站报送、核实人员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二)发挥“兵支书”作用,完成建档立卡工作。完成300名退役军人“兵支书”建档立卡工作,摸底掌握全区退役军人“兵支书”基本情况,为科学决策、干事创业提供坚强有力支持。其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79人,村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主任56人、村(社区)“两委”成员290人、农村合作社带头人30人、基干民兵连长16人、其他村(社区)干部2人。
(三)加强正面引导和舆论宣传。充分发挥局微信公众号舆论宣传作用,上半年发布信息83条,包括工作动态36条、招聘信息27条、人物事迹20条。开设“就业培训”、“政策法规”、“党史教育”等栏目,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每日发布顺义党史信息1条,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注重“兵支书”、“首都老兵”志愿服务、抗疫、创业等优秀人物典型事迹的挖掘和宣传,发布“兵之书”人物事迹7篇、最美退役军人事迹1篇、退役军人抗疫典型人物事迹2篇,展示军人风采,弘扬正能量,营造浓厚的社会尊崇氛围。完成“时代楷模”主题作品展播,以视频形式在区政府网站专栏、微信公众号展播主题作品10个。 四、走访慰问和帮扶援助情况
一是2021年春节期间,对当年接收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236人每人发放元旦和春节“两节”慰问金500元,合计11.8万元(由中央2021年优抚资金列支)。对长期患病或当年因病住院及达到退休年龄的本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13人进行慰问,送去慰问金共计2万元(由区级财政负担)。对企业申报的,因病、因伤、意外事故、家属重病导致生活困难的,已到达退休年龄的企业军转干部进行慰问;八一、春节期间,每人每次发放慰问金1000元,合计39人,共计3.9万元(由市财政负担,来源企业军转干部专项解困资金)。顺义区各镇街结合属地实际,分别开展慰问活动。石园街道、双丰街道、仁和镇、牛栏山镇、北小营镇、北石槽镇、龙湾屯镇、天竺镇、后沙峪镇、李遂镇、高丽营镇、赵全营镇12个镇街慰问退役军人、重点优抚对象、困难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家属、病故军人遗属共计2292人,送去米、面、香油、食用油、方便面、调料、春联、贺卡、挂件、福字等慰问品及慰问金。二是与区民政部门定期核实情况,对“全国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服务系统”中的95人信息进行动态更新,及时删除去世、脱贫人员信息,保证留存人员信息可靠、真实、准确。根据属地慰问原则,2021年春节期间,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向各镇街发出通知,由属地负责慰问,为每人送去慰问金500元。三是持续做好困难帮扶,为1名患病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按月发放困难帮扶金,上半年累计发放6000元。 五、部分退役士兵社会保险接续
做好部分退役士兵社会保险接续收尾工作。上半年,为我区新增3名符合政府补缴条件的退役士兵办理社会保险接续,缴费总金额100215.04元。截止目前,顺义区受理社会保险接续申请1176人,审核通过1065人,除自愿放弃、不符合补缴条件和不存在断缴人员外,办理社会保险补缴723人,其中企业负责补缴169人,政府负责补缴554人。政府缴费总金额1081余万元。
六、信息采集和光荣牌悬挂
每两月统计光荣牌悬挂情况,以以旧换新形式及时为退役军人更换老化、破损光荣牌,保证悬挂到位。及时审核新采集人员信息,妥善处理异地采集及转移事宜。截至目前,顺义区采集退役士兵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28156条,悬挂光荣牌27742块。
七、志愿服务队建设情况
目前,顺义区组建“首都老兵”志愿服务队167支,包含队员1013人。其中,区级首都老兵志愿服务队1支,参与12人;镇(街道)首都老兵志愿服务队25支,参与187人;村(社区)首都老兵志愿服务队141支,参与814人。4月至今,顺义区18个社区(村)“首都老兵”志愿服务队开展巡河护河、政策巡讲、垃圾分类桶前值守、美化社区植树、红十字宣传等特色活动20余次。旺泉街道铁十六局社区成立6个各具特色的老兵志愿服务队,分别是“爱家”劝导队、“相伴夕阳”为老服务队、“为你平安”治安巡逻队、“生态之友”环境保护队、“巾帼”亲情维权队和老年书画协会队,在服务站统一组织下常态化开展活动。光明街道双拥社区有一支特殊的老兵志愿者服务队,最初是一支合唱队,从组建到现在参加过演出近200场,获得了很多荣誉,得知社区组建退役老兵志愿服务队时,义无反顾地加入。他们用嘹亮的军歌、红歌,在春节、八一、国庆等重要节点,为社区军民倾情演唱,还肩负着社区环境整治、治安巡逻、垃圾分类监督引导、一周一次小巷管家、消防演习、光盘行动宣传倡导等工作。
退役军人顺义区老兵就业服务队社区服务创业慰问志愿

本文标题:退役军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