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岛涯州天之涯,


  海南三亚海之角。


  天涯海角,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西南约23公里,依山面海。海水清净,海天湛蓝。海岸似热带雨林,种类众多,椰树婆娑。海沙细白,疏松柔软,沙滩绵长。海湾沙滩岩石耸立,石刻众多。其中两块巨石上分别刻有“天涯”和“海角”,两石通称“天涯海角”,并由此得名。


  △天涯海角


  △椰树高耸


  △天涯海角广场


  △沙滩绵长 白浪拍岸


  △热带自然风光漫游区


  △天涯石


  高约10米的大石上铭刻“天涯”二字,史载为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崖州知州程哲题刻。


  △海角石


  “海角”二字,据说是清末文人题写。抗战期间,国民党琼崖守备司令王毅将军复题。


  △历史名人雕塑区


  △黄道婆雕像


  黄道婆,松江府乌泥泾镇人(现上海市人)。18岁时逃婚跟随商船来到海南岛崖州湾,被黎族阿婆收留。崖州的“黎锦”一直作为贡品并远销东南亚。黄道婆在崖城学习到了黎族先进的纺织技术,60年随船返回故乡后,将“崖州被”的纺织技艺经改良后,织出图案,鲜艳如画的"乌泥泾被",使松江一带成为全国的棉织业中心,历经几百年而不衰。获得了“衣被天下”的美誉。黄道婆也被称为中国纺织业的祖婆。


  △李德裕雕像


  李德裕,唐代宰相,今河北赵县人,曾两度为相,唐宣中大中二年(848年)因“牛李之争”被贬为崖州司户,次年正月抵达,大中四年(850年)正月卒于贬所,终年63岁,逝后被封太尉,赠卫国公。


  李德裕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个因贬谪而客死岛上的宰相。


  △林缵统雕像


  林缵统三亚本地的著名文人,也是参加“公车上书”的海南唯一的举人。他出身世代书香门第,变法失败后被清廷革除了功名。


  回到海南后,他不忘忠心报国,多次同友人召集商讨议事,筹划开发西沙群岛,被赞誉为“华夏开疆之幸事”,是晚清提倡开发西沙群岛的第一人。


  △冼夫人率兵平叛雕像


  冼(冼英)夫人本是广东高州人,嫁给高州太守冯宝,在统一岭南之后,请命梁武帝“重置崖州”,结束了海南岛自东汉中原政府弃置650年的遥领状态,而成为对海南历史上最具贡献的历史名人。南北朝时期,她不仅是岭南地区的百越女首领,被封为:保护侯夫人、石龙郡太夫人,谯国夫人,维持了岭南地区长治久安。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盛称她是“我国历史上巾帼英雄第一人”。


  冼夫人雕塑是一组群雕,反映了她率众征战的场景。


  △鉴真雕像


  鉴真大师本姓淳于,十四岁出家,因学识渊博,蜚声海内外。唐天宝元年(742年),日本天皇邀请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授戒律,弘扬佛教,鉴真欣然应允。


  因受当时航海条件所限,一连四次渡海赴日都没有成功。唐天宝七年(748年),鉴真率弟子和日本遣唐僧等一行15人从钱塘湾第五次东渡日本,困海上突遇台风,漂流14天后,来到海南振州(三亚)登陆,滞留了一年多。鉴真在振州滞留期间,他与弟子为当地修建大云寺佛殿,传经授典,成为开拓海南佛教文化的先驱,影响久远。一年后,第六次东渡日本获得成功,成为日本律宗的创始人,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024年3月8日制作


本文标题:天涯海角景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