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丧日是什么意思
殡葬传说之重丧丧,白之事!
最须提防是重丧,却从源头说端详
重丧日,忌葬埋。民间流传甚广。
由于江湖讹传,说法混乱,网上粘贴人云亦云。查阅古籍《鳌头通书》、《象吉通书》、《永吉通书》及《玉匣记》,本着客观的态度,探寻其原理。
1.《鳌头通书》说:“正月甲日,二月乙日,三月己日,四月丙日,五月丁日,六月,七月庚日,八月辛日,九月己日,十月壬日,十一月癸日,腊月己日。”
----三、六、九、腊月都以‘己日’为重丧。
2.《象吉通书》说:“正月甲日,二月乙日,三月戊日,四月丙日,五月丁日,六月己日,七月庚日,八月辛日,九月戊日,十月壬日,十一月癸日,腊月己日。”
----三、六、九、腊月分阴阳。阳性“戊”日为重丧;阴性“己日”为重丧。即,三九月辰戌为阳,戊为重丧;六腊月未丑为阴,己为重丧。
歌诀:“正甲二乙三九戊,六腊己日总同求。四丙五丁七庚金,八辛十壬不可求。十一月癸日为凶,犯着重丧麻盖首。”
3.《永吉通书》说:“正月甲日,二月乙日,三月戊己日,四月丙日,五月丁日,六月戊己日,七月庚日,八月辛日,九月戊己日,十月壬日,十一月癸日,腊月戊己日。”
----四季月均以“戊己日”为重丧。
4.《玉匣记》的说法与 《象吉通书》一致。
分析其中原理,不外乎天干地支。正月建寅,甲乃本气;二月建卯,乙乃本气;三月建辰,戊乃本气,但《通书》说成了“己”;四月建巳,丙乃本气;五月建午,丁乃本气;六月建未,己乃本气;七月建申,庚乃本气;八月建酉,辛乃本气;九月建戌,戊乃本气,但《通书》说成了“己”;十月建亥,壬乃本气;十一月建子,癸乃本气;腊月建丑,己乃本气。本气天干与本气地支相见,有重复之义。所以说:吉事可用,凶事勿用。
但是,《玉匣记》又多出来个“重复日”。网络流传甚广。
重复日:正月庚,二月辛,三月己,四月壬,五月癸,六月戊,七月甲,八月乙,九月己,十月壬,十一月癸,腊月己。
《玉匣记》这种说法,其它三部古籍没有发现。
至于“重复日”,细品《象吉通书》和《鳌头通书》,实质上就是犯了重丧的禳除方法。
且看《鳌头通书》载,犯“重丧”的化解方法,原文说:“死者犯重丧,主再有丧。其法只作小函,用硃(朱砂)书函于棺下。及葬,置于棺上。屡犯,用此禳之吉。”
禳重丧法:“正三六九十一月并书六庚天刑,四月书六壬天火,五月书六癸天狱,八月书六乙天德,十月书六丙天岁。”
这段话的意思是,正月犯重丧,化解方法是用黄表纸和朱砂画符,写上“六庚天刑”,装在函封内,放在棺材上,即可。-----而不是正月的庚日犯重丧,二月的辛日犯重丧......等等。
其次,《象吉通书》和《玉匣记》又有:每月的巳日、亥日,为天地重复日,天门地户开,也犯重丧。
因此,可考的重丧推算方法如下:
正月甲日,二月乙日,三月戊日,四月丙日,五月丁日,六月,七月庚日,八月辛日,九月戊日,十月壬日,十一月癸日,腊月己日
以及,天地重复日,每月的巳亥两日
附录:
1.安葬吉日
壬申,癸酉,壬午,甲申,乙酉,丙申,丁酉,壬寅,丙午,己酉,庚申,辛酉。此十二日乃大葬日,上吉。
庚午,壬辰,甲辰,乙巳,甲寅,丙辰,庚寅。此七日乃小葬日。次吉。
2.大小空亡日
初一每从月建首,月数掌支皆顺走。
数至木局为空亡,遁至辰戌名赤口。
亥卯未支三个空,先到小空后至大。
行商坐买申无忌,赤口纳音定可否。
忌经商求财,宜作寿木埋葬。
大空亡日查法:
正月初六、十四、二十二、三十;
二月初五、十三、二十一、二十九;
三月初四、十二、二十八、三十;
四月初三、十一、十九、二十七;
五月初二、初十、十八、二十六;
六月初一、十七、二十五、二十九;
七月初八、十六、二十四;
八月初七、十五、二十三、三十;
九月初六、十四、二十二、二十九;
十月初五、十三、二十一、二十八;
冬月初四、十二、二十、二十七;
腊月初三、十一、十九。
小空亡日查法:
正月初二、初十、十八、二十六;
二月初一、初九、十七、二十五;
三月初八、十六、二十四;
四月初七、十五、二十三、三十;
五月初六、十四、二十二、二十九;
六月初五、十三、二十一、二十八;
七月初四、十二、二十、二十七;
八月初三、十一、十九、二十六;
九月初二、初十、十八、二十五;
十月初一、初九、十七、二十四;
冬月初八、十六、二十三;
腊月初七、十五。
3.鸣吠对日
丙寅,丁卯,丙子,辛卯,甲午,庚子,癸卯,壬子,甲寅,乙卯
适宜埋葬
4.鸣吠日
庚寅,壬申,癸酉,壬午,甲申,乙酉,丙申,丁酉,壬寅,丙午,己酉,庚午,庚申,辛酉
适宜埋葬,破土
5.入棺吉时
子日--甲庚时 丑日--乙辛时 寅日--乙癸时 卯日--丙壬时 辰日--丁甲时 巳日--乙庚时
午日--丁癸时 未日--乙辛时 申日--甲癸时 酉日--丁壬时 戌日--庚壬时 亥日--乙辛时
6.大殓吉时
甲子日→申酉时,乙丑日→寅卯时,丙寅日→申酉时,丁卯日→寅卯午时,戊辰日→巳申时
己巳日→巳午申时,庚午日→辰巳时,辛未日→巳午丑未时,壬申日→未申亥时,癸酉日→辰申时
甲戌日→申酉时,乙亥日→酉亥时,丙子日→卯辰时,丁丑日→寅卯时,戊寅日→辰巳时
己卯日→巳申时,庚辰日→巳申时,辛巳日→巳未丑时,壬午日→巳未时,癸未日→丑未时
甲申日→酉亥时,乙酉日→申酉时,丙戌日→戌亥时,丁亥日→巳未时,戊子日→寅申时
己丑日→丑未时,庚寅日→丑申时,辛卯日→丑未时,壬辰日→申酉时,癸巳日→.申酉时
甲午日→巳申时,乙未日→申酉时,丙申日→寅卯时,丁酉日→寅卯辰时,戊戌日→巳申时
己亥日→巳申时,庚子日→戌亥时,辛丑日→丑寅时,壬寅日→亥子时,癸卯日→丑未时
甲辰日→寅申时,乙巳日→巳亥时,丙午日→寅卯时,丁未日→亥子时,戊申日→寅申时
己酉日→巳申时,庚戌日→巳申时,辛亥日→巳未时,壬子日→辰戌时,癸丑日→丑未时
甲寅日→寅申时,乙卯日→申酉时,丙辰日→巳亥时,丁巳日→亥子时,戊午日→巳申时
己未日→午申时,庚申日→辰巳时,辛酉日→寅申时,壬戌日→丑寅时,癸亥日→巳申时。
附文:
犯重丧是什么意思?就是一家中有一个人刚刚故去,就引发接连的死人怪事,这是风水中的怪事。而犯重丧也有分内外重丧,那么内重丧与外重丧怎样算?
犯重丧是什么?
一家之中如有一人刚刚故去,就会引发接连死人的怪事。相随亡灵中,既有直系,也有远亲,真是百发百中不可思议。后为研究此种怪异的奥秘,才发现是因为犯了重丧,在东北地区也叫“犯呼”。
不管犯重丧还是“犯呼”,导致的结果并无不同,就是一年之内连死三人以内。所以,我们要注意在有家人去世的时候,最好找个懂风水的先生给看看下葬日再办丧事,但要是亡人去世日就犯重丧,那可就不好办了。不过,熊朝民风水解秘认为,不管是犯重丧,还是“犯呼”,都有业力之手在运作,并非无缘无故,还有生前发誓要在死后带走某位亲人并在其死后立即应验的诡异之事呢?
“犯重丧”的说法,在丧葬中经常会遇到。但现在年轻人们不太了解,自然也就无从谈起采取解破措施了,以致于让重丧成为现实。殊不知,重丧现象是可以通过一些预防得以避免的。
重丧的种类
1、外重丧:
指的是前后逝去的死者之间是亲戚关系,重丧涉及到的是六亲关系,诸如姑姑、姨姨、舅舅、丈人、女婿、外甥之类的。
2、内重丧
指的则是指的是前后逝去的死者之间是家族关系,重丧涉及到的是家人关系,诸如祖父母、父母、伯父伯母、叔父婶母、夫妻、儿子儿媳、侄儿侄媳、孙儿孙媳、兄弟、姐妹等。
另据《天师通书》记载,重丧又有所谓小重丧、真重丧之说。
小重丧的歌诀为正七连庚甲,二八乙辛当,五十一丁癸,四十丙壬妨。三六九十二,戊己是重丧。(数码指亡故的月份;天干指亡故的日子)。
真重丧以亡人年为主:虎忌甲,兔忌乙,马忌丁,龙狗忌戊,牛羊忌己,猴忌庚,鸡忌辛,猪忌壬,鼠忌癸。
正七甲庚,二八乙辛,四十丙壬,五十一丁癸,辰戌丑未月戊己是重丧。
重丧是说:如果某人死于:农历的一月或七月份的甲日或是庚日、二月或八月的乙日和辛日……或在农历的一月或七月份选在甲日或是庚日、二月或八月的乙日和辛日……安葬先人的话,就是犯了重丧。
重丧的含义
犯重丧有两重含义:一重是指死者去世的日子犯了重丧;另一重含义则是指送葬的日子(举办葬礼的日子)犯了重丧。这两种情形都可能引起重丧的发生。
什么情况下犯重丧?
内重丧和外重丧发生的情形不同,具体来说:
1、什么情况下犯外重丧?
如果死者去世或者送葬的日子(举办葬礼的日子),其日干正好与月建同行,就容易发生外重丧。
具体重丧日的规律为:
正月甲日、二月乙日、三月戊日、四月丙日、五月丁日,六月己日,七月庚日,八月辛日,九月戊日,十月壬日,十一月癸日,腊月己日。
比如说,逝者如果逝于正月的甲子日、甲寅日、甲辰日、甲午日、甲申日、甲戌日,就都是犯重丧的日子,可能会有重丧发生。其他月份类推。
2、什么情况下犯内重丧?
巳日、亥日,天门地户都开了,所以每个月的这些日子都犯重丧,而且是典型的内重丧。
如果死者去世或者送葬的日子(举办葬礼的日子),正好是巳日、或者亥日,就有可能发生内重丧。
哪些日子容易犯重丧?
(1)日干与月建同行日
如果死者去世或者送葬的日子,其日干正好与月建同行,五行中的某一力量特别强大,以至于对克它的、被克的五行形成了强大的冲劲,就容易发生重丧。具体规律为:正月甲日、二月乙日、三月戊日、四月丙日、五月丁日,六月己日,七月庚日,八月辛日,九月戊日,十月壬日,十一月癸日,腊月己日。
比如说,逝者如果逝于正月的甲子日、甲寅日、甲辰日、甲午日、甲申日、甲戌日,就都是犯重丧的日子,可能会有重丧发生。其他月份类推。
(2)巳日、亥日
巳日、亥日,天门地户都开了,每个月的这些日子都容易犯重丧。如果死者去世或者送葬的日子,正好是巳日、或者亥日,就有可能发生重丧。
附文二:
逐月论重复、重丧宜忌及吉日
正月:
甲日重丧,庚日复丧,
己亥大重,辰日三丧.
申日破,子日开,俱不宜用。
宜用:
己酉、癸酉、丙午、
戊午、乙酉、戊寅、
辛酉、丁卯、己卯、
乙卯日。
二月:
乙日重丧、辛日复丧,
辰日三丧,巳日大重.
酉日破,丑日开,子日收,俱不取用。
宜用:
甲申、丙申、壬寅、
丙寅、己未、癸未、
丁未、庚寅
外用:戊寅、甲寅、庚申日次。
三月:
戊日重丧,己日复丧,
辰日三丧,己亥火重.
戌日破、寅日开,未日平,俱不取用。
宜用:
甲子、庚午、甲申、
丙申、壬申、乙酉、
癸酉、丁酉、丙子、
丙午、甲午、庚子、
庚申、辛酉日吉。
四月:
丙日重丧,壬日复丧,
未日三丧,己亥大座.
亥日破、卯日开、戌日墓、俱不取用。
宜用:
乙酉、丁酉、己酉、
乙丑、庚午、癸丑、
癸酉、丁丑、丙子、
丙午、庚子、甲午、
辛酉、庚申日吉
外用:戊午、己丑日次。
五月:
丁丑重丧,癸日复丧,
未日三丧,己亥大重.
辰日开,子日破,卯日收,俱不取用。
宜用:
甲申、甲寅、丙寅、
丙申、庚申、庚寅、
丙寅、戊申、戊寅
外用:甲戌平,寅日土禁。
六月:
己日重丧,戊日复丧,
未日三丧,己亥大重.
丑日破、巳日开、辰日收、俱不取用。
宜用:
乙酉、癸酉、壬申、
甲申、庚寅、庚申、
辛卯、甲寅、丙寅、
丁酉、辛酉、癸卯、
乙卯吉。
七月:
庚日重丧,甲日复丧,
戌日三丧,己亥大重.
寅日破、午日开、丑日墓俱不用。
宜用:
乙酉、己酉、丁酉、
癸酉
外用:丙申、丙子、辛未、
丁未、丙申、戊申、
己未、丙辰、辛酉、
丁卯、辛卯、癸卯日次吉。
八月:
辛日重丧,乙日复丧,
戌日三丧,己亥大重.
卯日破、未日开、午日收、俱不取用。
宜用:
丁丑、癸丑、丙辰、
壬辰、甲申、丙申、
戊申、庚申、壬申、
丙寅、戊寅、壬寅、
甲寅日。
九月:
戊日重丧,己日复丧,
戌日三丧,己亥大重.
辰日破、申日开、未日墓俱不宜用。
宜用:
丙午、壬午、甲寅、
丙寅、庚寅、壬寅、
辛酉、癸酉、庚申、
壬子、丁卯、辛卯、
乙卯、甲午、庚午、
乙酉、丁酉日吉。
十月:
壬日重丧,丙日复丧,
丑日三丧. 己亥大重.
巳日破、亥日重、酉日开、申日收俱不宜用。
宜用:庚辰、甲子、甲午、
乙未、己未、辛未、
丁卯、己卯、癸未、
丁未、癸卯、乙卯、
辛卯、戊午、庚午,
甲辰日。
十一月:
癸日重丧,丁日复丧,
丑日三丧,己亥大重.
亥日开、戌日收、俱不取用。
宜用:壬子、庚子、甲申、
庚申、壬申、甲寅、
丙寅、庚寅、壬寅
外用:乙酉、辛酉、丙午、
庚午、壬午、癸酉、
丁酉日次吉。
十二月:
己日重丧,戊日复丧,
丑日三丧,己亥大重.
亥日开、戌日收俱不取用。
宜用:
丙子、庚子、甲申、
庚申、壬申、甲寅、
丙寅、庚寅、壬寅
外用:乙酉、辛酉、丙午、
庚午、壬午、甲午、
癸酉、丁酉日次。
关注舆弘收录笔记涨知识——
本文标题:重丧日是什么意思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