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曲:《教堂古典音乐》


  耶稣诞生的地方﹣--﹣以色列拿撒勒行记


  樱花三月于201505月16日 10:26


  以色列之行,最大的收获就是对宗教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和知识。知道它是整个世界欧美文化的源头和基础。但是几千年的人类宗教历史,使它博大精深,瀚如烟海,我们了解的一些仅是九牛一毛中的皮毛。回来趁热看过《耶稣诞生记》《耶稣受难记》《大卫王》、《出埃及记》等系列电影和名著,知识面有所扩大,也达到了人生之乐应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万种人"的目的吧。


  拿撒勒是以色列一个阿拉伯人聚居的城市,人口只有4.5万人,但对于基督教来说却意义非凡。因为圣母玛利亚在这里孕育了耶稣。


  (拿撒勒圣母玛利亚雕像)


  《圣经》中描述的耶稣父母圣母玛利亚和木匠约瑟的住所就在这里。童贞女玛利亚在拿撒勒的报喜岩洞接到天使长加百利告知:她将因圣灵怀孕,所生的是救世主耶稣。为了纪念这个神圣事件,天主教徒就在报喜岩洞上建造了天使报喜堂以致纪念。拿撒勒报喜岩洞上的天使报喜堂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天主教。


  拿撒勒天使报喜堂


  考古发掘表明,早在公元三世纪,基督教徒就参照当时犹太会堂的形式,在报喜岩洞建起了第一座中等规模的教堂,今天的天使报喜堂是在报喜岩洞上建起的第五座教堂,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梅斯奥设计的。


  教堂1969年竣工。它121英尺高耸入云的圆顶,已成为拿撒勒城最有代表性的景观。


  天使报喜堂的四周围墙上,挂满了世界许多国家赠送的圣母玛丽亚得知将有身孕的画像,各个国家都是根据自己想象中的形象,描绘自己心目中的圣母玛丽亚,她们各有特色。


  其中,有一幅是由中国台湾赠送的圣母玛丽亚画像,她被描绘成中国沿海渔民崇拜的妈祖形象。


  而在教堂二楼的大堂一角,还摆放着由华人赠送的凤冠霞帔造型的圣母雕塑,这尊雕塑可是天使报喜堂的"镇堂之宝”


  教堂的正立面,雕刻着天使加百利和圣母玛利亚的像,他们下面的四个图像分别是四福音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从教堂出来的小街上,见到一队由神父带领的操俄语的东正教朝圣。


  巨型电影《拿撒勒的耶稣》相关内容里说:


  基督教自创立至今已历2000余年,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作为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是否确有其人其事,学术界历来争论不休。


  有人认为,至今数以亿计的基督教徒信奉的"救世主"-﹣耶稣是一位凡人,而不是神明。据说,基督教是公元前1世纪时,由一位生长在巴勒斯坦的拿撒勒族人耶稣创立的。他本人也被后来基督徒奉为"上帝",尊称为"基督"。


  耶稣的家坐落在巴勒斯坦北部伯利恒地区的拿撒勒小镇。他父亲约瑟是一个木匠,母亲名叫玛利亚。耶稣是他们的长子,下面还有3个弟妹。耶稣自幼没有受过传统的正规教育,社会是少年耶稣的主要课堂。他为人虞诚。父母每年去宗教圣地耶路撒冷诵经朝拜,都少不了有耶稣同行。耳懦目染,耶稣从中了解到巴勒斯坦和外部世界的情况,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著名的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弗斯,在《犹太人的古代实际》一书中,称赞耶稣"是一个全心信奉真理,有智慧神迹的人"。后来,耶稣召集了12个门徒,云游四方,奔波于巴勒斯坦各地。


  耶稣在下层劳动人民中宣扬"天道",号召民众把巴勒斯坦从罗马帝国的统治下解放出来,重建繁荣昌盛的希伯来大卫王国;叫有权位者失位,让自卑者高升;叫饥饿者饱食,让富足者空手;凡自高者必降为卑,凡自卑者必升高。在犹太人民的心目中,耶稣既是先知先觉的圣人,又是大卫王国的皇位继承人。


  根据记载耶稣生平事迹的《四福音书》、耶稣及其门徒的布道说教反映了当时下层人民的苦难,激励了人们的斗争意志,指出了人民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是建立"天国",他给广大群众带来了福音,随之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群众活动。


  耶稣的一系列活动,遭到犹太当权者的抵制和行动,终于被捕送给罗马帝国驻犹太的总督庞迪俄彼拉多,后来被钉死在耶路撒冷东郊橄揽山的十字架上。


  "耶稣"是犹太人中一个非常普通的名词,它是 Josua 一词的希腊文音译,原意是"上帝耶和华拯救",而"基督"则是救世主的希腊文音译,它们两者是同一意义的宗教用语,在萌芽时期的基督教是社会下层平民狂热宣扬"天国"和"救世主"的群众布道活动,人们殷切盼望"救世主"能够从天而降来拯救苦难的民众。很显然,在这里人们把心目中幻想的神明的"救世主"赋以"耶稣"或者"基督"的称呼。


  每年12月25目的圣诞节,其实也并非耶稣降生的日子,而是上古以来犹太人为了在冬至日祝贺太阳复活而经常举行的祭祖太阳神生日的活动,基督教会只不过是把这个日子移植到神明的"耶稣身上,久而久之成了基督教庆贺的"圣诞节"。从宗教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圣诞节"是基督教产生以后300多年后才在各地教会逐步确定下来的。


本文标题:为基督赢得这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