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原文】


  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译文】


   天地混沌初开,大道“无”中生“有 ”,万物化生而出,瞬息之间,若有若无,惟美惟妙。大自然若隐若现之中,万物显象,叠层而出;天地浩瀚,包罗万象,无奇不有,源源不断地孕育和衣被苍生。天地间,万物生命之精华蕴涵其中,微不可见,深不可测;大道无私奉献,循环往复,繁衍、滋养、泽被万物,为而不争、不求、不盈,生生不息,永恒不灭。 从古至今,天地大道的无私,至真、至美、至信,始终如一,养育天下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吾何以知?吾与天地同一,所以见微知道也。


  【章旨】


   本章老子入木三分地诠释其大道哲学思想的核心: 即“道”无中生有,造化天地、造化万物、造化苍生。老子用“窈、冥、恍、惚”生动形象地描述大道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瞬息万变,千姿百态,精妙绝伦。同时,天地大道浩瀚磅礴,若隐若现,包罗万象,从“有象”、“有物”、“有精”到“有信”,精深玄妙,层层通透,节节深入,揭示道的本源创生,即是无私、无恃、无偏倚,奉献而不求回报,为而不争,故万物各得其养,相生相长,相携相呴,各行其道,遵自然法则有序运行。老子强调:亘古至今,大道永恒不灭,繁衍生息,无私抚育天地万物之大爱真实不虚,其奉献永无停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成理而不语。以此引教世人:天地间,万物生灵和人类乃天地之子也,一体同生。应习天地大美不言、大爱无疆之精神,“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因此,顺天道而行者,可大成;逆天道而驰者,祸患无穷也。老子启示:德者当立天地之志,善养浩然正气、谦卑之性,以天地心为心,心存敬畏,心怀感恩,守静笃诚,知足知止,清净无为,回归自然大道,与天地同一,则人生大道福满也。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二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