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钱塘新区新围小学“清梦遥”编辑部 


   ——604中队二十期班报


      奔 小 康


  ?


   多少年来,“吃得饱,穿得暖”一直是老百姓的愿望,而永远跟党走,正是中国人民28年历史努力的必然信仰。


   而奔小康,正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时代目标。为了让人民快速脱贫,过上小康生活。为了早日达到小康社会,党中央派了大量技术人员,发放大量资金,努力帮助贫困人员脱贫,仅2013年脱贫人员达两万多人。


   在身边更是处处有奔小康的身影。就拿杭州来说,现在的公路就像蜘蛛网,四通八达,村村都联接了公路,公交车路过家门,把人民都连接进发家致富的网里;以前的二层小瓦房变成了现在的三层小别墅;城市里到处是高高的水泥楼房,人们就像这钢筋混凝土森林里的金丝雀,叽叽喳喳快乐的生活着。为了人们出行的更方便,城市的管理者修起了,高架快速路,地铁,高速公路,飞机场。


   在农村,一方面处处办起了农家乐,主打农业乐园,亲子乐园,吸引广大城填去游玩。另一方面在政府相关部门关心,帮助下大规模的种农作物。通过以上的做法,既提高了农村人收入,又丰富了生活节目。


   再来说说我们家,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大力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高,我家也从农村搬到了城市,家里的代步工具从自行车到电动车到摩托车到现在的小汽车,总之社会的变化无处不在,人民奔小康的激情不减。我相信我们只要认真努力的学习知识,国家会变的更强大,人民生活会更有质感!


   在说说这次"疫情”来势凶凶犹如猛虎下山。国家知道了后,果断采取措施:一边封城,测体温,戴口罩,禁止一切娱乐活动防止病毒扩散。一边派出最强的医疗团队,最先进的医疗器械,进行对病人的治疗,从始至终保持着人民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当国内疫情稳定后,一边复工复产复学,发展经济;一边国外疫情暴发后,做出大国应做之事,向各国捐款捐物,支持,帮助其它国家加快渡过困难区。


   国家正在蒸蒸日上,我们做为新时期的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知识,撑握知识,为国家的强大而努力。


   ——蔡鑫宇


     全面小康我们来了


  ?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问题:什么是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同时也是普通百姓对富裕、美好的理想生活的追求。我国追求的全面小康社会,并不仅仅局限于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而是在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其他各领域都有所提高和改善,满足人民和发展的需要。而对我而言,小康社会,就是身边的一切都变得更加美好了。


  ? 第一是家庭条件方面: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大部分的中国人民还处于极度贫困的状态,在村里,如果一户人家有电灯或者有个“大哥大”(现在的电话),就可以称得上是有钱人。而且,当时的人们有的时候连米饭都吃不上,只能吃一些番薯和其他粗粮来饱肚。身上的衣服往往也都是破破旧旧的烂衣服,没有一件崭新的衣服。


   但是现在,在国家的支持下,在全面小康政策的推动下,多数家庭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和车,吃穿不愁,甚至还有余力在节假日进行旅游。


   其次是国防方面:在二战时期,国人用的步枪还都是栓动单发步枪,使用起来非常不顺手。而冲锋枪的使用难度很高,也很容易走火,伤及战友。然而现在,随着国家实力的逐渐提高和对国防、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稳定性高、精确度高、杀换力强的九五式步枪和相较而言更胜一筹的七式步枪都已经出现了。更别说无人可敌的“中国芭雷特”——零式狙击枪、核武器、无人机、歼二十......


   听着爸爸妈妈讲述他们当时的生活,描绘出一幅荒凉、穷苦的画面,再望望周围的繁华景象,我想我真是太幸运了,能够拥有舒适的生活条件!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圆梦之年,我深深地为之感到开心,也为我伟大的祖国母亲感到十分自豪!


   ——诸怀彬


      全面小康,我们来了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要是把现代与古代比一比,那简直就是日新月异两张面孔。古代传信的鸽子变成了现在的短信,古代人们手中的扇子变成了现在的电风扇,古代家喻户晓口中传诵的故事变成了现在电视机上的动画,古代小小蜡烛发出的星光变成了现在天花板上那明亮的电灯……


   公元前二百九十九年,赵武灵王赵雍把王位传给了儿子赵何,也就是历史上的赵惠文王,赵武灵王则自号为“赵主父”。之后赵主父假扮为赵使,前往秦国的咸阳,从赵国的邯郸到秦国的咸阳,一路上跋山涉水,少则三月,多则半年。也许对于古人这不是件稀罕事,但对于我们现在的人就觉得三个月的时间简直太久了。为什么对于古人不是件稀罕事,对于我们却很惊讶?这主要是因为如今科技发达,有了许多速度快的交通工具。现在我们坐飞机从邯郸到咸阳只需要三小时,古人需要三个月到达而我们只需要三小时就能到达,三个月与三小时根本无法比较。


   从春秋到清朝整整两千五百多年,富贵的人出门都坐马车,而贫穷的人出门只能靠两条腿。但是,在清朝的末期,光绪年间,一位大臣提议修建铁路,得到了光绪皇帝的同意,于是便开始修建铁路,但没过多久这件事就传到了慈禧太后的耳朵里,慈禧太后却认为这会惊扰皇陵、破坏国家风土,马上命令停止施工并且拆除已经造好的部分。即使拆除了已经完成的部分,但是还没有磨灭这位大臣修铁路的心志。在这之后,那位大臣马上找到了一段不会惊扰皇陵、破坏风土的铁路,清政府也答应了这个请求,就这样我国有了第一辆火车(蒸汽式火车)。在民国时期,人们交通许多都是步行或者坐黄包车。后来在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年代人们出门更广泛用的是自行车,到如今出门更多人会选择开汽车或电动车,无论是送孩子上学,无论是去工作,无论去哪里也毫不例外。现在,高楼大厦几十楼几十楼叠起来,弯弯扭扭的立交桥陡然立起,马路上已经被汽车覆盖,路上、桥上的小摊逐渐变少,大街上的店铺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眼花缭乱。白天有汽车的鸣笛声,有大街上各店铺门外的音响中的广告声。夜晚有路两旁璀璨的路灯,有家家户户从窗户中透出来的各色各样的电灯光亮。往日的农村现在也越来越城市化了。听爸爸妈妈说,他们小时候上学都是自己骑着自行车去学校的,还同我说,他们班上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是自己骑自行车去上学的。爸爸妈妈总对我说,长大了可以骑自行车去小学了,可是开汽车不仅比骑自行车方便、省力,速度还比骑自行车快,不过汽车排出的尾气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大路上车来车往,汽车尾气满天吹,蓝天白云也只能说“再见”。但是科技在进步,我相信人类总有一天能发明出不会污染环境的汽车。


   时代在更新,科技也会越来越发达,全面小康正在向我们招手,我们也在全力冲向全面小康。全面小康,我们来了!


   ——马晨?


     全面小康,我们来了


  ?


   2020年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而就在这年,我们刚刚打了一个漂亮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今年春节我们的武汉爆发了“新冠疫情”。这个病毒会人传人,而且传播速度非常快。听到消息武汉第一时间封城,全国上下暂停一切聚集活动,本该热热闹闹的春节立刻安静了下来。话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组成了援鄂医疗队,支援武汉。终于在武汉人民,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4月26日武汉新型冠状肺炎患者清零,我们战胜了疫情。而目前为止国外的疫情形势相对不容乐观,死亡人数,确诊人数还在不断攀升。我国的疫情控制的这么好,跟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跟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我们的国家是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是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说说交通方面,我家附件的地铁1号线,7号线都快进入到通车倒计时了,以后我就可以坐着地铁去上课,看风景。记得前一次爸爸带我去杭州动物园,那个路上堵呀!爸爸足足开了一个半小时到,而且到了以后还要找停车位,等停好车都快吃午饭了,那是正叫一个麻烦。以后估计一小时左右就可以到杭州的大街小巷,可以去吴山广场吃吴山烤鸡,可以去西湖文化广场的博物馆,地铁的开通将大大方便我们的出行。还有全国第一条智慧高速马上将在我家附近开工建设,等建好后我家附近的道路正是四通八达。再说说我们这的环境方面,我们家附近的河道河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每家每户门口都放着两个垃圾桶,都认认真真的做好垃圾分类,以前大家经常把垃圾倒进河里,使河水泛黄,上面还有垃圾。人的素质在不断的提高。 


   我也要从小养成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 同时也要向钟南山爷爷学,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用知识去武装自己的头脑,碰到问题要不懂就问,不要不懂装懂。要多看书看好书。学好知识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就像周恩来总理说过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全面小康,我们来了。 


   ——郑紫灵


     我身边的“小康”


  ?


   “小康”一个普通的汉语词汇,却是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它时刻被人们提及,渐渐地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生活。


   小康在人们生活中的涵义即物质生活状况,主要内容为食品、衣着、住房、交通等物质条件;生活环境状况,主要指空气是否清新、交通是否拥挤以及水质和绿化状况;社会环境状况,主要内容是社会秩序与安全感、社会道德风尚等状况。那么生活中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首先,来说说学校里的小康吧,原来陈旧的教学楼现在焕然一新,还多了体育楼,多媒体楼,丰富了我们的学校生活。


  在父母那一代上学时,夏天热得屁股上坐起了疹子,冬天手脚冻成了红肿气球。而现在每个教室大功率漂亮的空调,挂在墙上,每天都生活在春天的怀抱中,给我们带来了最优质的学习环境。


   再看那现代化的操扬,篮球场,足球场,运动场,各个区块分工明确,塑胶铺成的跑道,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在学校中展开,回想起我刚上小学时,学校操场上一下过雨,第二天还到处是水坑和石子,同学们都无法参加体育运动,还有的同学会因为石头拌倒而受伤。现在再也不怕下雨,只要雨停了,操场也会很快把水排干净,第二天就可以运动,这种操场摔跤了也不会破皮出血。


   其次,这次应对疫情也体现了小康社会的国家实力,当疫情来势凶猛,国家第一时间提出了免费救冶的措施,让每个感染的人都能得到及时救治。而在国外疫情严重扩散,民众得不到有效救冶,死尸遍地。另外,社保和农保这两种举措,让每个中国人在平时生活中也能看得起病,大大减少了家庭负担,提高了生活质量。


   最后,在精神方面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前的农村,能吃饱已经非常不错了,很多时候天黑了,还在地里干着农活,更别说精神生活。而现在的农村,村村有文化公园,每当夜幕降临,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在公园里,小孩荡秋千嬉闹,年轻人打篮球,老年人跳广场舞......,公园里热闹非凡,每个人都生活在幸福里。


   现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但离全面实现小康社还有一定距离,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


   ——戴冰颖


      我的小康生活——上学 


  ?


   捉蚂蚱


   “快点儿,上学要迟到啦!”


   我的爸爸拉着他的小伙伴急匆匆地跑在大街上。那时,我的爸爸才12岁,跟我一般大,也在上六年级。


  清晨,他从睡梦中醒来,看了看日历,三两下就穿好了衣服,跑到隔壁同学的家里,摇醒了正在睡梦中的华子,等他整理好了以后,一起跑向学校。


   那时,大街上还没有汽车、电瓶车,偶尔有一辆自行车,就已经足够羡煞旁人了。那时的路也不平整,坑坑洼洼的。遇到下雨天,走路时总是深一脚浅一脚,一不留神就可能摔一个大马趴。我的爸爸和同学华子一路上打打闹闹的走着,突然,眼睛的余光扫到了旁边草坪上特别违和的绿色。他定睛一瞧,哟!原来是一只蚂蚱。他用手肘捅了捅华子的腰。


   “看,那儿有一只蚂蚱。”


   “哪儿呢?哪儿呢?”小华问道。


   “喏!在草坪上。”


   华子的视线移到了蚂蚱身上,随即露出了一个坏笑,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喊道:“我们来比一下,看谁先抓住它!”


   我爸愣了一秒,立刻追了上去:“我一定会赢的!”


   就这样,他们两个就像蛤蟆一样,跟着蚂蚱跳来跳去,时不时还绊对方一脚,好让自己获得优势。


   过了大概十分钟,我爸猛地跳了起来,他兴高采烈地提着蚂蚱,一脸得意地拍拍胸脯道:“我就说吧,我肯定会赢的!”


   这时,路过的行人嘀咕了一句:“哎!都七点半了呢,怎么还没来啊?”


   两人听到这话,脸上顿时显露出惊恐的表情,异口同声道:“什么?都七点半了?上学要迟到了,完啦,啊啊啊!”


   买本子


   周一早上,我昏昏沉沉地从床上爬起,一把抓起衣服就往身上套,按着每天一成不变的收拾顺序:刷牙洗脸、梳头穿鞋、吃饭理书包、佩戴红领巾、市民卡、口罩,接着就乘着我家那通体白色,车前盖儿上还顶着个“红冠”的汽车出发了。


   当车开到一半时,我粗心的老爸才发现右后方的轮胎快没气,看看离学校也不远了,不得已,就让我自己走路去学校。


   我走着走着,发现桥头不远处新摆了一个小摊,那摊子上有许许多多琳琅满目的商品,有钻石笔、小本子、可爱的便利贴……惊得我目瞪口呆,这小地方还有卖这些东西的摊子!


   我连忙跑过去,又摸了摸口袋。嗯,还好我的钱还没花完。


   我本来打算只买几本小本子当草稿本用的,可那里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计其数的小物件让我爱不释手。我东看看,西瞧瞧,这里摸摸,那里玩玩,从原先的买几本小本子到买了大半个书包的小物件。


   看着这么多的小东西,我心满意足的正准备走,一不小心憋到手上手表,啊?7.30分了,我顿时大惊失色的喊道:“什么?都七点半了?上学要迟到了,完啦,啊啊啊!”


   ——沈佳宜


     校 园 的 变 化


  ?


   在我们爷爷奶奶的那个时代,学校里面破破烂烂的,都是平房,生活条件极差。一遇到下雨天,外面大雨,里面小雨;尤其是在夏天和冬天的时候,无法忍受炎热和寒冷。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学校也发生了大变化,平房变成了楼房,校园里增添了许多新的物品,课桌椅、黑板、讲台等。之后,教室里还装上了电扇,给孩子们送来了凉爽。


   记得在我进入小学的那一年,学校的操场还是凌乱的石子路。有一次,我在跑步的时候摔了一跤,小石子直接嵌入我的手心里,痛的无法用任何言语来形容。但我觉得有这么大的操场已经是很幸福的了,每次在操场上举行隆重的活动时,广播里还播放着振奋人心的音乐。


   在2017年的时候,操场的变化让人意想不到,石子路上铺满了红色的橡胶,中间种上了绿油油的草坪,升旗台上的旗杆也变成电动的了,周围还多了许多绿化地和健身器材,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今年的夏天,学校又给每一个班级安装上了空调,我们再也感受不到夏天的炎热和冬天的寒冷了。另外,我们的黑板变成了投影仪,学校新造的两幢楼也投入使用。总之,我觉得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就像父母一样,给我们提供更好、更舒适的学习环境。


   美丽校园的变化,让我体会到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能在这样好的生活条件下,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期望。


   ——沈锦涵


   变 化


  


   随着时间 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可我们光顾着享受美好的日子,却将苦日子慢慢地遗忘。


   在妈妈还比较小的时候,孩子们连件像样的玩具都没有,不像现在,什么芭比娃娃、机哭人、赛车,在那个年代,都是不存在的,可能那些富人家,都得再三思考。而现在,只要孩子想要,家长就会果断地将玩具塞进购物车中。


   外婆走了,妈妈只能跟着外公一起生活,外公平时很晚回家,妈妈一个人呆在家里也很无聊,就只能骑着自行车到朋友 家玩。


   但现在不一样,只要一通电话,好朋友马上坐车到你家陪人玩。


   现在的生活,是完美的。人们不愁吃,不愁穿,个个过着富裕幸福的生活,个个有证监会的家具,有趣的电子产品,选 不冠的衣服。


   小康社会,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生活啊!在我的心中小康社会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社会,十分和谐。人们有着平稳的收入,家里几乎都有一个机器人,辅导孩子学习,打扫卫生,做可口的饭菜。把人们的家务全部包下。人们的房子也是千奇百怪,都是他们亲自设计,按照自己的喜好来,不再拘束那几个风格差不远的设计里,设计好后,机器人马上开工,代替了那些辛苦的工人。让工人们上班时,不再有被砸到、烫伤、电到等危险。


   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截然不同的。当然,如果我心中的小康社会能实现或更好那该多好啊。让我们一起努力建设美 好的小康社会吧!


   ——黄应紫


    


   变 化


  ?


   “奶奶,我们回来了!”奶奶身上的衣服 。洗了又洗已经磨破了一层皮,看到她时, 她正在洗衣服,我看到墙的肥皂渣渣堆满一盒,我张大嘴巴好奇地问:“哇,奶奶那么多肥皂渣渣干嘛呀?”奶奶指着过把肥皂在锅上烫一下,就会变成一个肥皂,我想我们肥皂剩一点就直接扔了,好,我好惭愧呀,我想我们没有朴他们,但他们还是很节约。 


   在三年级的时候,奶奶来浙江看我们了,给我们带了很多土鸡蛋和特产 


  那段时间总是我奶奶来接我,虽然他连自行车都不舍得买 。


   有一次他来接我回家时竞买了一辆自行车,衣服也换了一身奶奶向我挥手,让我看到她,我一边上车,一边说:“奶奶,你怎么舍得买一辆自行车了?”奶也正放着喜悦的光:“说国家现在给我们这些老骨头发放了养老金,但是谢谢习主席了。”我笑着说:“是呀,我的家乡也新进了很多,崎岖的路已经变成了盘山公路了。” 


   现在我国已经越来越富有了,都这么下去,一定能全面小康。 


   每次回到家里,我都会吐一次,因为山路太陡了!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盘山公路山路好走多了! 


   我非常喜欢我的家乡,但唯一一个不喜欢的地方就是厕所了,因为家乡厕所实在太粗了,每次我来都会避得远远的,不过只能将就着用,因为我家里没厕所,但是这次回来之后,厕所里的味没了,厕所换人已经白色的砖,全都是白的,地上是防滑垫,还有叔叔阿姨定期来打扫,这都归功于国家 


   我家的房子换了三次,第一次是木头做的,里面有一个坑和一个锅就没了,第二次是石头房,有了两层小阳台,里面的东西也多了很多,如电视机马桶要啥有啥,第三次我家有了五楼的小洋房,房子越来越高,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我国真是越来越富有了!


   ——刘成义


   走进小康社会


  ?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们已经逐渐步入小康社会,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和科技水平已经在不经意间变得更好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那些我们逐渐步入小康社会的特征吧。


   在妈妈小时候,根本没有泊油马路,水泥路,石子路已经算很好的了,差一点的就是泥土路了,而且两旁都没有绿植,也没有车,上学只能自己走。他们都没有高楼,只有一些平房,条件差一点的就只有茅草房。也没有电视,一个村里只有一两台黑白电视,每天吃好晚饭,就去有电视的人家去看电视,坐在他们家的空地看电视。家里只有一台电风扇,在夏天特别热的时候,就会聚在电风扇前,但当时也没有几户人家有,只能自己用扇子扇或等自然风吹过来以此解暑。


   妈妈他们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上鱼肉和猪肉,但鸡肉和鸭肉在过年时也很少吃到;平常只有外公抓鱼回来才可以吃上一回鱼肉,没有鱼时,有自己种的菜和自己养的鸡鸭生的蛋吃,要自己种油菜和稻谷,自己用油菜去换油,自己把稻处理成米。而且妈妈他们只有在过年才有新衣服穿,在平常,只有堂姐或表姐穿剩的衣服才会给妈妈穿,妈妈穿剩的衣服给阿姨穿,在那个时候哥哥的衣服给妹妹穿,姐姐的衣服给弟弟穿都很正常。假如妈妈或阿姨的衣服不合身或有破洞的话都会给外婆,让她缝补、改良衣服。


   而现在,曾经的水泥路已经变成了泊油马路,两侧也种有绿植,平房也都变成了高楼,电视也变成了日用品,还可以在电脑和手机上挑自己喜欢的看。几乎每个房间里都有一台电风扇,还有几间房间有空调。每天都可以吃猪肉、鱼肉和鸡肉,而且米、油和肉都是从菜市场、超市里买来的。我们现在几乎每过几个月就会买一次新衣服,也很少有大的穿好给小的穿这种情况了。假如衣服有破洞的话,要么那去补补,要么直接扔掉。


   这就是我们步入小康社会的特征,生活真的变好了,品质也变高了,相信在未来,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好,科技水平也会再次提升。


   ——翁思涵


  


   全 面 小 康


  ?


   我出去散步,在一棵河边的百年大树的柳树前,我停下了。它像在静静的看着这一条河,如果他真的在看着的话,那么他肯定在惊叹。


   毕竟好几年过去了,现在不像以前那样了,以前,许多的人都上不了学,没有钱读书。基本上小学几年级就下来了,我爸爸就是三四年级的时候就不在继续读了,那个时候,没有多少人懂得知识,有一个博士的,后面都会觉得学业很高。而现在已经不会再愁没钱读书啦,现在有九年义务教育啦!没钱的,有困难的,身患疾病的国家都会帮助我们。让我们读书。现在每个孩子都能写到这是都可以坐在课桌前听老师讲。每个孩子也都用起了文具,穿起了校服。其实我们根本没有付学费,只是在付餐费而已,这个爸爸和老师已经跟我讲过许多遍了。是国家在帮我们付学费。再给老师付工资。


   放学,我经常自己走回去,走在路上,所有的风景都会被我看在眼里,而我走的那条路,那边正好有一条河。绿色的水虽说是绿色的,但其实它是很清澈的。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想到我和姐姐在贵州的老家那儿玩小溪的水。那条小溪的水才是真正的清澈见底,就像是透明的一样。要不是他河底的沙子,我还以为没有呢。连鱼全都出卖了它。那流淌的溪水。伴着鱼儿一直流向低处。小溪里面的鱼啊,是欢快的,是自在的。可是我爸跟我讲他们以前的其实也还行,但是真的就不比现在的清澈。我能想到在以前,河水里不被人管制的时候,那个河水。那种溪水是多么的脏,里面是有多少垃圾。现在与以前截然不同了,现在连河边的植物都是花香一片啦。


  走到家里,爷爷和奶奶很快就给我端上了热乎乎的饭,刚好可以填补我饿的咕咕响的肚子。


   每到晚上,我运动跳绳,在外面的时候很黑很黑,镜头都拍不到我的时候,路边的灯总会亮起来,给每个行人照亮前方的路,给每个人都带来了很多方便。


   因为我出生的是之前是在其他地方的,所以我并不知道我以前是住在一个怎么样的地方,但是,想一想,我爸妈小时候他们那种房子肯定就是青瓦楼,是用瓦片改成了是用木头造成的,我倒是听过。三只猪盖房子的故事。许多的一吹就倒了。所以我觉得我以前住的房子应该也不牢固。而且有木头造的,也不防水,不防火。虽然现在咱们住的房子,也有的是用瓦片盖成的,但是现在材料真的是特别的好了。能防水,可以防火。而且也有十几米的地基扎根在地上,根本不怕风吹倒啊什么的。并且许多地方也是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了。


   如果植物有生命,他们看见这些肯定都特别羡慕,因为他们都在外面风吹雨打,而我们却有舒适的家。我们和古人没有什么区别,我们都是利用自己的智慧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可是区别就在于我们现在比他们那以前更好了,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全面奔小康了!


   ——王心琳


本文标题:奔小康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