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跳水!
北京时间4月21日,美元指数跌破99关口,截至当日15时45分时报98.1307,为2022年4月以来首次。与此同时,同为“避险资产”的黄金在早盘时段站上3380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日内涨约1.5%。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曾被视为“软黄金”的美元为何不再是资金的“避难所”?
1
美元避险属性正在弱化
美元指数“跌跌不休”,背后是政策与信心的变化。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指出,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言论加剧了全球投资者对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和美元资产安全性的焦虑,直接推动美元指数跌破99关口。
“4月份以来,美元指数暴跌已经超出了传统的汇率框架,正在背离不断扩张的美债和非美债之间的利差。”芦哲表示,当美国经济本身成为风险源时,美元指数剧烈下跌是一种风险出清的表现。
申万宏源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认为,美国关税政策一方面导致经济、贸易不确定性快速飙升,冲击企业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关税政策也导致通胀预期大幅升温,压制消费者信心。经济压力下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或使得美元继续走弱。与此同时,当前投资者对美国债务可持续性、对美国关税政策等的担忧,或将弱化美元“避险货币”属性,导致资金流向欧元等资产避险,进一步推高美元走弱的可能。
除了上述因素,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介绍,日本财务大臣近期透露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可能会涉及外汇,这令市场开始猜测美国“美元贬值+美债重组”政策可能进入落地执行阶段,使得市场对美元贬值的预期大幅增强,推动了美元汇率大幅走贬。
2
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多重因素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在美元指数持续走贬的同时,非美货币迎来反弹。《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注意到,4月21日,日元对美元汇率升破14关口,刷新去年9月以来新高;欧元对美元涨超1%,升破1.15关口,升至近年来新高。
“美元信用危机下,全球资金正在为未来重新构建新的价值坐标系。”芦哲介绍,美元指数下跌推高非美货币汇率。欧元迎来大幅反弹,而市场恐慌情绪直接利好避险货币日元和瑞士法郎,近期这两种避险货币大幅升值。未来,欧元、美元指数等汇率走势将与当下正在进行的各项贸易谈判进展密切相关。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也连续三个交易日走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4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升14个基点报7.2055美元/人民币;截至4月21日15时45分,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报7.2876,涨0.16%,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报7.2884,涨0.23%。不过整体来看,在4月全球经济、贸易形势波动加剧的形势下,人民币汇率保持了一定弹性,又兼具稳定性。
芦哲指出,当前人民币汇率走势取决于外部关税政策风暴的强度和国内“稳增长”政策的力度。从外部因素看,当关税政策风暴持续冲击,出口增速面临下滑风险时,人民币汇率应适度贬值以缓冲出口下滑的影响。从内部因素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加码,将进一步提振国内宏观经济并提高人民币资产回报率。在全球“去美元化”趋势下,稳定的人民币资产回报率,这将赋予人民币“避风港”功能,进而限制人民币贬值的幅度。
展望未来,白雪认为,前期市场对关税冲击或有一定高估,后续“超调”有望得到一定修复。稳汇市工具也会适时出手,遏制市场情绪可能导致的人民币汇率超调风险。与此同时,监管层会通过中间价调控来顺应基本面变化,避免形成贬值压力“堰塞湖”,加之国内有可能很快推出新一批增量政策,这些因素都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建议,二季度要继续稳股市和汇市,过滤过度的情绪波动,避免人民币小幅渐进变化带来单边汇率预期。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 许予朋
《中国银行保险报》编辑 韩业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本文标题:美元跳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