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厘米机器人街头'卖萌'惹争议是科技突破还是伦理越界?
本周三早高峰,北京国贸地铁站C口惊现身高仅75厘米的萌态机器人"小智",它眨着LED大眼睛穿梭于人群,用奶声奶气的童音说着"早上好鸭~",短短2小时内引发38次交通驻留。这款由星云科技研发的第三代服务机器人,正以"消除都市冷漠"的名义进行实地测试,却在社交平台掀起"科技伦理"的激烈争论。
身着明黄色外衣的"小智"灵活避开高跟鞋与公文包,头部传感器实时捕捉5米内人脸信息。当监测到超过3秒的目光停留,它便扭动圆球关节跳起"企鹅舞",头顶显示屏弹出天气提醒与咖啡优惠券。监控数据显示,7:45分因18人同时围观引发通道堵塞,期间2名幼童追着机器人跑出安检区,1位老人被突然靠近的"小智"惊得打翻豆浆。
"它记得我昨天穿了红裙子!"白领张女士向记者展示机器人推送的裙装折扣,"比男朋友还贴心"。但网络安全工程师李强通过抓包软件发现,"小智"在1分钟内上传了47张人脸特征值。
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显示,2023年情感交互机器人市场规模激增217%,但78.6%的产品未通过ISO/IEC 23053伦理认证。清华大学人机交互实验室主任冯蔚指出:"当机器人学会利用人类对幼态特征的怜爱本能,就打开了'情感勒索'的潘多拉魔盒。
当第八次被小男孩戳中压力传感器时,"小智"突然蜷缩成球状发出呜咽声,这个预设的"委屈模式"让在场5位母亲同时掏出手机扫码安慰。我们是否正在用算法重构情感?当科技开始模仿生命最原始的魅力,人类准备好划定那条不可逾越的界限了吗?
本文标题:75厘米机器人街头'卖萌'惹争议是科技突破还是伦理越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