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是金子总会发光,所以年轻人犯错不可怕,只要迷途知返,一样是浪子回头金不换,一样可以逆袭成功,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


  武汉大学就有一名曾经的“游戏少年”完成逆袭蜕变,从差生到拿下拿下雷军奖,发顶刊,3个月写14万字论文查重0.1%,他就是武汉大学雷军奖获得者武汉伢李展。


  他曾经中考失利,但是他没有放弃,凭借高中三年的努力考上武汉大学,2018年他从武汉市第一中学毕业,考入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进入武汉大学后他却迎来新“危机”,与很多大一新生一样,进入陌生环境开始迷茫起来,找不到方向和目标,结果就沉迷于游戏世,无心学习,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挂科使其绩点从三点七暴跌至一点几,保研希望渺茫,好在这个时候他及时醒悟,没有放弃,从低谷开始蜕变,坚持追梦,迎来转机。


  另外,他也是幸运的,在陷入困境时他遇到了“贵人”,有老师接纳了他,他主动向老师坦诚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境与其想做出改变的决心,最终老师被他的真诚打动,破格收他进入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EDA实验室,让他有了继续追梦的机会,该实验室聚焦量子神经网络的设计与应用、人工智能芯片开发及新型电子器件设计自动化,是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集成电路领域的核心科研平台。


  进入实验室后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开始新征程,努力拼搏去学习,白天补专业课,夜晚啃科研文献;学习Verilog、电路设计等实操技能,并主动报名集创赛和大创项目,通过竞赛的方式让自己不断成长。


  作为课题组的“差学生”,他一度自卑抬不起头,但是他并不服输,为了打破“差学生”标签,他用自己的热爱和坚持用科研成果证明了自己,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他用三个月便完成14万字论文,查重率仅0.1%,这篇高质量的论文让他人对他刮目相看,成为他科研的基石,随后他以论文为基础,耗时两年半优化数据、攻克电路模块设计难题,最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科院一区顶刊发表文章。


  另外,他在竞赛中也获得很大的成就,比如在他组建的“新芯之火”队在“中国光谷·华为杯”第七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与企业一等奖,可以说通过竞赛的方式让他快速成长了起来。


  2024年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还有他遇到一位好女友,二人感情生活稳定,配合默契,与文科生女友形成最佳拍档,女友包容他不同寻常的生活作息,包揽三餐家务,让他无后顾之忧,而他用理科思维影响女友,鼓励她进行交叉学科的探索,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每晚工作结束,两人联机打一把《英雄联盟》极地大乱斗竟然是他们专属于的浪漫,或许学霸的爱情就是如此。


  这位武汉大学“游戏少年”的逆袭非常励志,值得其他大学生去学习,希望沉迷于游戏的大学生都能及时醒悟,重新走到正轨道路上来,完成逆袭和蜕变,收获成功。


本文标题:武大博士3个月写14万字论文查重0.1%,获雷军奖,女友包揽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