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4 月 22 日,特斯拉财报电话会议举行,马斯克谈及公司近期业绩时叹气,随后特斯拉利润暴跌 71% 的消息传出。此消息在全球商业领域引发震动,各大媒体报道,投资人士称这是特斯拉有史以来最糟糕表现。特斯拉未来走向成为焦点,投资者忧心,消费者也重新审视这个电动汽车行业标杆品牌。


暴跌数据,触目惊心

  当地时间 4 月 22 日,特斯拉发布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不佳。一季度营收 193.35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 213 亿美元下降 9%;净利润 4.09 亿美元 ,和去年同期 13.9 亿美元相比下降 71%。汽车业务一季度收入约 140 亿美元,同比下降 20%,汽车交付量 33.67 万辆,同比下降 13%,各车型交付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毛利率为 16.3%,低于去年同期 17.4%,汽车业务毛利率(扣除监管信用)仅 12.5%。而过去特斯拉长期保持 20%-100% 的增速,曾支撑其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车企。


  特斯拉糟糕业绩公布后,市场反应强烈。4 月 22 日开盘其股价大幅下跌,当日收盘每股 238 美元 ,较年初跌近 37%,2024 年以来累计跌幅超 40%,市值蒸发数百亿,投资者信心受挫,纷纷抛售股票,社交媒体上质疑声不断。行业内外也很震惊,竞争对手关注,分析师发布报告探讨原因和影响,大家意识到特斯拉作为行业领军者,业绩下滑或引发行业格局重新洗牌。


探寻暴跌根源

  特斯拉利润暴跌 71% 这一惊人数据背后,隐藏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导致了特斯拉如今的困境。


  马斯克在政治领域的举动冲击了特斯拉。他支持特朗普并担任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其右翼倾向引发民众抗议。特斯拉受此牵连,在欧洲市场,2025 年一季度销量暴跌 49% ,许多欧洲消费者因马斯克政治立场抵触特斯拉而选择其他品牌电动车。美国多地特斯拉门店外也有示威者聚集,抗议其推动削减联邦开支行为,想抵制购买以打击特斯拉销量。这些政治事件严重损害特斯拉品牌形象,致其在欧美市场销量和利润大幅下滑。


  近年来,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迅速崛起,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地位愈发重要,给特斯拉带来巨大竞争压力。比亚迪凭借电池技术创新与丰富产品线,部分车型在性价比和产品力上可与特斯拉媲美甚至超越。


  为应对竞争,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对 Model 3/Y 系列车型累计降价超 30% 。频繁降价虽刺激了销量,却导致单车利润从 2023 年的 9400 美元骤降至 2024 年一季度的 4000 美元 ,“以价换量” 策略不可持续,严重压缩利润空间,是其利润暴跌的重要原因之一。


  特斯拉自身战略布局存在问题,影响利润。原计划推出以突破销量瓶颈、扩大市场份额的低价车型 Model 2 被砍,失去中低端市场竞争产品。同时,特斯拉在 Robotaxi 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大量投入却短期内难见回报,Robotaxi 项目盈利堪忧、市场需求低、国际推广难,且因投入新兴领域,电动汽车主业研发创新滞后、车型更新慢。此外,马斯克无心造车又不肯放权,造成内部管理和战略决策混乱,产线调整影响汽车产量,使特斯拉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利润大幅下滑。


马斯克的回应与计划

  面对特斯拉利润暴跌这一严峻形势,马斯克迅速做出了回应,并制定了一系列计划,试图带领特斯拉走出困境,重回发展正轨。


  马斯克在 4 月 22 日财报电话会议称,5 月起将大幅减少在特朗普政府 “政府效率部” 工作时间,更多精力投入特斯拉业务,若总统需帮忙,每周或花一两天,大部分时间给特斯拉。这表明他意识到政治事务对特斯拉有负面影响,想回归商业重心,聚焦发展、修复品牌形象、缓解投资者担忧。特斯拉股价盘后大涨约 5% ,显示投资者对其决定的认可。


  马斯克透露了特斯拉未来业务规划的重要内容。特斯拉筹备推出低价车型,代号 “E41” 的低价版 Model Y 计划 2026 年在上海超级工厂量产,基于现有生产线,尺寸更小,成本预计比焕新版至少降 20%,售价或降至约 21 万元,以提升中低端市场竞争力。Robotaxi 项目新车预计成本低于 3 万美元,2026 年规模化生产,取消传统方向盘和踏板,靠摄像头和人工智能驾驶,有望改变汽车产业格局。人形机器人 Optimus 取得进展,2025 年第一季度更新报告展示试生产线,预计年底数千台在工厂投入使用,计划快速扩大生产规模,目标是短时间内达每年数百万台,有信心四年到五年内实现年产一百万台,目前正与中国合作获取稀土永磁体许可用于生产。


  特斯拉现处于关键十字路口,利润暴跌 71%,面临政治影响、竞争激烈和自身战略问题等困境。不过马斯克积极回应并作出规划,包括减少政治参与回归商业重心,筹备低价车型,推进 Robotaxi、人形机器人 Optimus 等项目,这有望助其走出困境、开拓新市场、提升竞争力。但这些计划实施面临成本控制、销量、技术突破和商业落地等挑战。特斯拉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无论结果怎样,其发展历程都将为汽车行业提供经验教训,激励企业创新进步以适应市场。


本文标题:特斯拉利润暴跌71%,马斯克的商业棋局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