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孙娟):众所周知,俄罗斯是中国重要的战略伙伴,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化,俄罗斯国内对于中国的关注和研究也与日俱增。不论是对于公众还是研究者,发展中的中国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现象受到普遍关注,并成为学者研究的对象。


  杰尼索夫是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的资深评论员、中国问题专家,曾多次作为俄罗斯之声的特派记者前往中国道两会。对于像他这样长期关注中国发展问题的媒体观察员来说,通过采访两会,可以获取丰富的道题材,而且也是深入了解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重要窗口。


  “2013年我和其他的俄罗斯记者一起在北京道了两会。俄罗斯是中国重要的经贸伙伴,因此俄罗斯媒体非常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未来中国政府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以我个人来说,当时特别希望参加李克强总理的记者会。”


  杰尼索夫说,每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都对此表示出了极大的关注。特别是在人大会议的开幕式上,当中国政府总理向全体代表做工作告的时候,全球各大媒体都争相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相关的最新消息。


  “在国际上一些能够客观评价中国发展的分析人士已经看到,中国正在加快建设法治国家。因此两会期间通过的一些决议,将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


  每年三月,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俄罗斯主流媒体主办的中文专刊和网站也会相应地推出一些与此相关的特色道。俄罗斯“透视俄罗斯”中文专刊主编奥莉嘉.戈尔什科娃说,那些对中国未来产生影响的重要决定,同样也影响着中俄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这些话题都是 “透视俄罗斯”关注的重点。


  “作为俄罗斯的中文媒体,我们面对的是中国的受众,但是我们很难向中国媒体那样快速、深入、详尽地道两会,因此我们往往主推一些特色道,比如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学家以及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的角度来对中国两会的成果进行分析和点评”。


  1 2


  除了俄罗斯媒体,学术界对于中国两会以及中国政治体制研究的兴趣也在不断提升。今年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多年从事中国政治制度问题研究的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政治研究和预测中心主任维诺格拉多夫认为,过去的观点认为越接近西方的标准,越是一种理想的、行之有效的政治体制,而目前这种观点已经有所改变。


  “大家终于认识到,适合所有国家的唯一有效的政治体制是不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不是它属于怎样的体制,重要的是它如何解决现实问题。各国可以拥有区别于西方、同时能有效解决自己的问题的政治体制。”


  维诺格拉多夫说,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它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维护了内部稳定,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维诺格拉多夫还建议中俄两国立法机构进一步加强合作,为两国间创立和落实一些双边合作项目提供保障。


本文标题:俄记者和学者积极评价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