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互联网最新“体检”报告出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网民规模、互联网普及率再创新高,彰显了我国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的跨越。

  从1994年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开启互联网时代,三十多年间,我国互联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构建起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和网民群体。网民规模从1997年的62万人增长至现在的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升至79.7%。互联网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助力。

  数据背后,中国互联网正乘势昂扬向上“生长”;数据之外,中国网民的幸福感体验感持续“拉满”。这再次验证了互联网是未来产业进步、国家发展、民生改善的重要抓手。11.23亿网民选择触网的背后,更要看到网民的期待所向;79.7%是面上普及的刷新及时新高之际,更要读懂背后的深层含金量。

  11.23亿网民期待的是更安全、更和谐、更有质量的互联网生活。如今,互联网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的“第二生活空间”,与现实生活深度交融,人们在享受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红利时,也饱受野蛮生长的“成长的烦恼”:互联网空间个人隐私难保全,多数人遭受信息泄漏后的骚扰;互联网空间的弱道德性让网上理性发声成为困难,性别对立、互相攻讦成为常态;短视频到来带来的15秒快乐让人沉浸其中,失去了深度思考能力,患上“脑腐”。这些“烦恼”让人们在使用互联网之余多了一份焦虑与担心。

  回应网民的期待,破解成长烦恼,需要从多方入手。能否借助“网络身份证”的上线,以技术手段制衡信息泄露,通过加密技术让敏感信息不再“裸奔”,为网民的网络生活安全“加码”;有关部门需持续开展“清朗”“净网”“剑网”等专项行动,从严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恶意营销、AI技术滥用等网络违法乱象;传统媒体更要在式微中努力求变,以视频传递思考,用网络普及知识,让网络媒介成为表达思想、德识的具象化渠道。种种举措都在说明,互联网空间需要的永远是有序和谐而非混沌无序。

  79.7%的互联网普及率,其含金量既有“形”更有“势”。“形”体现的是普及带来的客观变化:截至6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十年间推动实现了“村村通宽带、乡乡通5G”,行政村通5G比例超过90%。基础资源保有量保持稳定,信息基础设施持续夯实,赋能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势”指向普及后的未来脉络: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数量攀升,应用场景不断深化。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国产人工智能产品不仅在千亿级参数规模、多模态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并与办公协同、教育普惠、工业设计、内容创作等场景深度融合,构建了覆盖多个领域的智能应用生态。“形”与“势”的交织之下让我们看到了网络产业发展的底气与前行的方向。

  一网通天下,11.23亿网民借此畅享无界遨游;一网惠发展,79.7%网络普及率让千行百业共享发展机遇。数据之中,看到的是我国网络产业的发展蝶变,数据之外,看到的是中国互联网的稳健前行。(今日头条·言即我心)

  本文标题:互联网体检,【E口同声】11.23亿,79.7%!互联网最新“体检”报告出炉

  本文链接:http://www.hniuzsjy.cn/caixun/14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