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刚过四个月,ETF市场就干了件大事,从4万亿到5万亿,这个里程碑跨得比想象中快多了。

  截至9月18日,全市场1308只ETF总资产净值达到5.34万亿元,跟去年同期比,数量和净值都涨了不少。

  作为一个天天盯着市场的30岁“老股民”,这速度真让人咋舌,A股的玩法好像真在变天。

ETF 超 5 万亿:是赚钱利器,还是市场 “隐忧”?

普通人炒股不爱“单打独斗”,ETF成了新选择

  以前大家炒股,总爱盯着单只股票死磕,觉得抓对一只就能赚大钱。

  现在不一样了,身边越来越多人开始买ETF,为啥?

  A股这几年行情太“挑”了,个股分化得厉害,想精准踩中热点比登天还难。

ETF 超 5 万亿:是赚钱利器,还是市场 “隐忧”?

  本来想选几只科技股试试水,后来发现自己连行业趋势都摸不准,无奈之下,干脆买了半导体ETF,至少能跟着整个行业喝点汤。

  不光咱们小散户,机构也越来越依赖ETF,养老金、保险资金这些“长钱”,早就把ETF当成配置A股的重要工具。

  私募更直接,截至9月初,上百家私募通过ETF重仓科创板,不用一个个研究个股,省了不少功夫。

  开源证券的数据很有意思,过去三个月宽基ETF流出不少,但非宽基ETF却吸金两千多亿。

ETF 超 5 万亿:是赚钱利器,还是市场 “隐忧”?

  这说明啥,大家不爱“撒网”了,更爱盯着细分赛道“下钩”,ETF正好帮大家实现了这个需求。

ETF不只是“赚钱工具”,还成了市场“稳定器”

  说起ETF的作用,可不光是帮人赚钱,这两年A股波动大的时候,总能看到“国家队”出手,中央汇金就是ETF的常客。

  去年A股下跌,它多次买入ETF提振信心,今年上半年,又增持了12只ETF,涵盖上证50、沪深300这些大盘指数。

ETF 超 5 万亿:是赚钱利器,还是市场 “隐忧”?

  截至6月底,国家队持有的股票ETF市值超过1.2万亿元,占整个A股ETF规模近三成。

  这招真挺管用,长期资金通过ETF进场,就像给市场装了个“减震器”。

  华泰柏瑞的人说得在理,这些钱能减少市场里的“噪音交易”,让行情走得更稳。

  看看国际市场也一样,美国上世纪90年代ETF规模猛涨时,股市也跟着一路走高;日本金融危机后,央行买ETF也起到了稳定作用。

ETF 超 5 万亿:是赚钱利器,还是市场 “隐忧”?

  现在A股里,企业年金、外资也跟着进场,“长钱长投”的生态慢慢成型了,这对市场长期发展肯定是好事。

规模大了也有烦恼,“虹吸效应”得小心

  不过,ETF规模太大也不是没毛病,“虹吸效应”就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ETF天然偏爱权重股,龙头股,那些小市值股票根本没人理。华宝证券的人说,这会让资金都扎堆少数股票,不利于市场均衡发展。

ETF 超 5 万亿:是赚钱利器,还是市场 “隐忧”?

  这话不假,前段时间寒武纪的事儿就很典型,寒武纪本来是只牛股,股价一度超过贵州茅台,除了业绩好,还因为它被纳入多个指数,相关ETF拼命买,光4只ETF持仓市值就超170亿元。

  但问题来了,它在科创50指数里的权重超标了,超过了10%的上限。

  临近指数调整,被动调仓导致近百亿资金要出逃,9月4日一天就跌了14%,市值蒸发800多亿。

ETF 超 5 万亿:是赚钱利器,还是市场 “隐忧”?

  搞不清的人还以为公司出了大问题,其实就是ETF调仓闹的,如此看来,ETF要想健康发展,还得好好优化。

  比如指数编制别光看市值,也得考虑公司盈利能力、研发投入,调仓时别一次性买卖,分阶段来能减少冲击。

  瑞银证券的人也提醒,以后ETF规模再涨,成分股调整带来的波动可能会更明显。

  总的来说,ETF突破5万亿,是A股走向成熟的信号。

ETF 超 5 万亿:是赚钱利器,还是市场 “隐忧”?

  它改变了大家的投资习惯,也让市场更稳了,但“虹吸效应”这类问题也得重视。

  作为投资者,咱们既要用好这个工具,也得看清背后的风险。

  相信随着规则不断完善,ETF会让A股生态变得更好,咱们普通人在市场里也能更安心地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