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突围稀土难题,踩中国红线,美企遭断供,中方这棋让人措手不及
9月的风还没凉透,全球高科技领域已经暗流涌动。有人试图用市场规则重新分配实力,有人直接将对策跃然纸上。G7正在琢磨怎么分散“芯片命脉”带来的风险,结果中国率先出招,让三家美国公司直接被卡了脖子。不管你怎么看,这个局面只会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其实,今年下半年以来,压在七国集团头上的最大难题,就是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曾经G7讨论过联合加强矿产储备,还想拉着欧盟搞一个新价格,把稀土价格拉高,保护自己国内厂商。有人说,他们也准备对中国的稀土出口加税,想让中国松口顺势多卖点原料。说归说,但现实拦住了他们:世界上差不多所有高性能磁体、重要电池原材料,都靠中国供货。除了日本,大部分成员其实都挺头疼这事,心里觉得不安全。有些事民用也罢,你说军工,瞪谁都不能缺料。
美方有点急,于是他们搞出了一个看似“骚”但实际很拧巴的办法,就是对稀土设立一个高于市场价的官方底价。白宫这边给国内企业补钱,还直接成了MP Materials的最大股东,下场扶持产业。幻想着这样能提振自家采矿。“携手起来大家都出货价,咱们抱团!”这是他们暗搓搓的小算盘,可谁都清楚,如果中国不搭理你,你就是拍脑门虚张声势:一大批企业还是只能高价抢货或者只能空等。
就在大家猜测事情要往哪个方向发酵时,中方突然“亮剑”——9月25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美国的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等3家企业被列进了出口管制名单,含义很直白:以后别想轻易买到中国的军民两用产品。一下子全套的零配件、原材料、技术合作全断了,这三家企业的运作链条立马变味儿。想继续合作?可以,来申请,但我答不答应另算。这招太贴切了,跟稀土那一套处理方法一样。
话说回来,不是谁都能随时招惹中国的。被拉黑的这三家公司,本身就不是“清白之身”。之前干过涉嫌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勾当,在美国海军造船等领域很活跃,有的还给台岛提供后勤支援。这一次出手,时间选得巧、信号传得足:美国一直疯狂呼吁G7抱团压中国,这回明着糊你一记,G7能装不知道吗?
还有不少细节耐人寻味。今年早些时候,特朗普嘴上狠话不断,甚至公开讲如果中国不“按时按量”帮美国供应稀土,那就不排除祭出高达200%关税的狂招威胁。在韩日和美国的关系趁机加强时,这种压力感蹭蹭往上涨,特别是在“福建舰”电磁弹射成功刷屏全球后,美方更忐忑,军力对比怕失衡,怕岛内行动受限。
G7琢磨了很多办法,比如建立类似天然气的战略稀土储备,分散采购、联合设置价格,但只要中国态度坚决,不松口,他们的“联手控价”“增税”基本上没法从根子上解决自己对关键矿物的依赖。反倒是中方这次精准狙击,没等到对面放大招,直接先把美企断供了。无形之间,还不就是在敲打美国:别觊觎中国红线,无论是稀土出口还是地区博弈,每一步都不会轻松过关。
现在各国心思都写脸上了,谁都不敢小看接下来的每一次动作。毕竟,在这场没有硝烟却充满算计的较量里,谁走错哪一步,真有可能欲速则不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