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印度下重手,成为了美印交往的转折点,印度开始将视野转回自己的邻国。毕竟中国和美国的实力相当,且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如何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但又不会成为下一个“中国”,就成为了印度政界亟待解决的课题。

全球科研机构十强,中国占8强!印学者:印度不应复制中国模式

  《印度教徒报》援引美国的分析报告,称全球排名前十的研究机构中,中国占据了8强,美国因为实力下滑的缘故,只占据了2强。中国机构表现耀眼,盖印中国政府支持,这是中国精心规划,历经数十年国家雄心的结果。对于中国的成就赞不绝口,这似乎不是印度人的风格。

  然而在美国全力和印度打贸易战之际,印度除了看向中国还有何办法?

  我们注意到,莫迪参加上合组织峰会后,印度对中国的报道开始多以正面为主。比如印度媒体谈到中国的K签证政策,认为这给印度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机会;又比如,印度提到中国的deepseek,认为这为印度跻身全球顶尖AI阵营,提供了参考模板……

全球科研机构十强,中国占8强!印学者:印度不应复制中国模式

  印度“羡慕”中国,这可是破天荒的大事,说明印度政府对时势有着清醒的认知,然而就此认为中印关系将发生重大转折,那就有些想当然了。用印度作家扬特.蒙德拉的话说,印度拥有巨大人口潜力,只是在研究政策上较为分散,印度应该学习中国而不是复制中国的模式。

  一会报道中国在科技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会又在反思如何超过中国,一会又以相对“中立”的视角看待中美竞争,一会又大谈特谈避免陷入“中国”模式,这就是印度,一个看似拥有无限潜力,却始终难以将承诺和计划付诸行动的“瘸腿”国家。

全球科研机构十强,中国占8强!印学者:印度不应复制中国模式

  结合上述事实谈三点看法吧。

  其一、印度对于中国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

  或在莫迪政府看来,中国取得科技突破,甚至盖过美国的风头,是有迹可循的。只要自己潜心搞研究,总能取得和中国一样的成就。事实是,中国的发展是独一无二的,纵观世界,只有中国做到了和美国“正当交往”的同时,让国力得以迅速增长。

全球科研机构十强,中国占8强!印学者:印度不应复制中国模式

  其二、印度仍不能对自己有个彻彻底底的反思。

  剖析自己是需要时间成本的,需要承担反思带来的精神折磨。但在印度这里,自我剖析反倒成为了对他国的内政指指点点,印度人似乎从未意识到,自己只停留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只能造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低端工业品,与中美相比较实力悬殊。

  其三、印度关注中美科技排名,无非转移内部矛盾而已。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弱者站在场外看两大强者之间的巅峰对决,认为自己有机会捡个大漏。问题是,中美极限竞争,往往形成某种正向反馈。即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快,美国的发展也开始变得脱虚向实,中美在竞争中逐渐达成动态平衡。

全球科研机构十强,中国占8强!印学者:印度不应复制中国模式

  中美“斗而不破,又竞又合”,这种场景是印度、越南、日本、韩国等国最不想看到的。可它们忽略了,中美是顶尖国家,一直在管控分歧,避免局部的摩擦和冲突演变成不受控制的热战。如此便就没有印度的任何机会了。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因为只有务实,付诸行动,国家才会有希望。似这等天天报道中美科技战、贸易战,却对自身问题避而不谈的行为,只会让印度进一步迷失。现在基本可以下结论了:再给印度30年,印度依旧看不到中美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