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逝世后的家族遗产纠纷,在 2025 年 9 月 26 日迎来关键节点。香港高等法院当日公布裁决,驳回宗馥莉一方的上诉许可申请,维持 8 月 1 日作出的资产冻结原判。这场牵涉近 18 亿美元资产、横跨内地与香港的财产之争,因一份宗庆后生前手写的信托指令,将其隐藏的家庭结构彻底推向公众视野。

  香港高院的两次裁决:18 亿资产被冻结,宗馥莉两度受挫

宗馥莉输了!香港高等法院维持原判,宗庆后给下属的密令曝光!

  9 月 26 日傍晚,香港高等法院官网更新的法律文书显示,法官当庭驳回宗馥莉及其代表的建昊企业有限公司提出的五项上诉理由,明确维持 8 月 1 日的原审结果。这意味着,宗馥莉掌控的、存放于香港汇丰银行的近 18 亿美元资产(折合 141 亿港元),仍处于 “不得提款、不得转账” 的冻结状态。

  回溯至 8 月 1 日的首次聆讯,香港高院已作出裁定:宗馥莉在杭州中级人民法院及浙江高级人民法院相关诉讼有结果前,除非法庭另行许可,不得处置该汇丰账户内任何资产,同时需披露账户自 2024 年 2 月以来的余额变动、资金去向及完整收支账目。彼时,账户内已有 110 万美元被转出,这成为原告方申请资产保全的关键依据。

宗馥莉输了!香港高等法院维持原判,宗庆后给下属的密令曝光!

  宗馥莉一方曾在 8 月 15 日提交上诉申请,试图推翻原审裁定,其理由涵盖 “法院适用《高等法院条例》有误”“案件应属内地法院管辖”“原告方无资格主张权益” 等多个层面。但原告方在 9 月 1 日提交的书面答辩中逐一反驳,认为资产冻结是防止资金转移的必要措施。9 月 26 日的聆讯中,法官经审理认定上诉理由均不成立,当庭宣布维持资产保全令。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高院同时批准了宗馥莉 “暂时搁置披露令” 的请求,允许其在向香港上诉法院重新申请上诉许可期间,暂不公开汇丰账户的详细资金流向。这一缓冲性裁定,为后续纠纷留下了新的悬念。

  纠纷导火索:110 万美元转账与曝光的 “隐藏子女”

  这场遗产之争的爆发,源于一笔金额不大却极具敏感性的资金变动。2024 年 5 月,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三人通过律师核查发现,父亲宗庆后生前指定由宗馥莉管理的汇丰银行账户中,有 110 万美元被悄然转出。这一发现让三人意识到利益可能受损,随即于 2024 年 12 月向香港高院申请临时禁令,正式揭开这场家族纠纷的序幕。

  三名原告的身份,成为事件最令人震惊的部分。他们公开主张自己是宗庆后与娃哈哈前元老杜建英所生的非婚生子女,其中宗继昌出生于 1996 年,宗婕莉出生于 1998 年,宗继盛出生年份虽未完全公开,但三人的出生证明上均明确标注父亲为宗庆后。更具戏剧性的是,2018 年宗家为宗庆后父亲编写的《宗氏年谱》中,已明确记载宗馥莉之外,宗庆后另有 6 名子女,杜建英所生的三人位列其中,这意味着宗庆后实际共育有 7 名子女,另有两人身份尚未曝光。

  在此之前,外界仅知晓宗馥莉是宗庆后公开的唯一继承人。宗庆后生前以 “布鞋首富” 的低调形象著称,从未对外提及其他子女的存在。这种刻意的隐瞒,使得三人的突然现身更具冲击力,也让公众对这位企业家的私人生活产生诸多讨论。

宗馥莉输了!香港高等法院维持原判,宗庆后给下属的密令曝光!

  关键证据:宗庆后手写密令,承诺每人 7 亿美金信托

  三名原告能在诉讼中占据优势,核心在于掌握了两份关键证据:出生证明与宗庆后生前的手写指令。其中,那份落款日期为 2024 年 1 月(宗庆后逝世前一个月)的手写密令,详细披露了其对资产的安排意图。

  这份用黑色钢笔书写在娃哈哈信笺上的指令,内容清晰明确:“委托宗馥莉以设立人身份,在香港汇丰银行为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三人各设立 7 亿美元家族信托,信托资产仅用于固定收益类投资,收益分配归受益人婚前个人财产,配偶不享有相关权益。” 指令中还提到,宗馥莉的身份为资产代持人,需协助完成信托搭建手续。

  原告方律师在法庭上指出,这份手写指令与委托宗馥莉设立信托的委托书、双方达成的 “不挑战遗嘱效力” 协议共同构成证据链,足以证明宗庆后生前有明确意愿让三名子女获得财产保障。而宗馥莉一方仅认可委托书的效力,否认手写指令的法律地位,认为账户实际金额未达承诺的 21 亿美元,且信托应分配利息而非本金。

宗馥莉输了!香港高等法院维持原判,宗庆后给下属的密令曝光!

  香港高院在判决中明确表示,这份手写指令虽未形成完整的信托合同,但已构成 “具有约束力的意愿表示”,结合出生证明等证据,原告方的诉求具备 “充分的争论基础”,这成为维持资产冻结的核心依据。

  家族内讧:亲叔叔炮轰,宗馥莉手握股权反击

  诉讼进程中,宗家内部的态度分歧进一步加剧矛盾。宗庆后的弟弟、宗馥莉的亲叔叔宗泽后,公开对侄女表达不满,直言其 “胸怀不够大,不够厚道”。

  “他们终究是宗家血脉,是我哥遗留下来的孩子。就算我哥没留下遗产,宗馥莉作为姐姐,也有义务负责他们的生活。” 宗泽后在接受采访时的表态,被外界解读为 “背刺侄女”。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宗泽后曾否认 “宗庆后有 7 名子女” 的传闻,称其为 “不实谣言”,如今态度的转变更显家族关系的复杂。

  面对多方压力,宗馥莉并非毫无反击之力。2025 年 8 月,杭州娃哈哈集团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宗馥莉正式继承宗庆后生前直接持有的 29.4% 公司股权,该股权已通过遗嘱公证明确归属,且娃哈哈方面强调,原告方在杭州中院的诉求未涉及集团股权。这意味着,即便三名原告最终在信托资产争夺中获胜,也难以撼动宗馥莉在娃哈哈的控制权。

  更值得关注的是,网络流传的娃哈哈内部文件显示,公司计划从 2026 年销售年度起更换新品牌 “娃小宗”,要求销售人员提前与经销商沟通。这一举措被解读为宗馥莉为应对潜在风险、巩固自身管理地位的布局。

  法律博弈:两地裁决成关键,悬念仍在延续

宗馥莉输了!香港高等法院维持原判,宗庆后给下属的密令曝光!

  这场遗产纠纷的最终走向,正取决于内地与香港两地的法律程序进展。目前,案件呈现 “香港管资产、内地定身份” 的分裂状态。

  香港高院的两次裁决均聚焦资产保全,未对继承权本身作出认定,法官在判决中多次强调,资产冻结是为避免 “判决生效后无财产可执行”,最终仍需以杭州中院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杭州中院受理的核心诉求,是三名原告提出的 “确认亲子关系” 申请,他们已向法院提交亲子鉴定申请,若能通过 DNA 鉴定证实与宗庆后的血缘关系,根据《民法典》中 “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继承权” 的规定,其主张信托权益的基础将更为牢固。

  法律界人士指出,两地法律存在显著差异:内地实行 “遗嘱优先” 原则,宗庆后 2024 年 2 月立下的两份遗嘱均未将三名原告列为受益人;香港则更注重 “实际意愿表达”,宗庆后的手写指令可能影响信托资产的分配。这种差异使得案件结果充满不确定性。

  截至目前,杭州中院尚未开庭审理亲子关系纠纷,宗馥莉一方仍在准备上诉材料,香港汇丰银行的 18 亿美元资产依旧处于冻结状态。娃哈哈集团则多次发布声明,强调纠纷属于家族内部事务,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但关停 18 家分厂生产线的举动,仍引发外界对企业稳定性的担忧。宗继昌、宗婕莉此前在多家娃哈哈子公司担任董事的职位,也随着工厂清算逐渐消失在工商信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