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来自富达国际、品浩(PIMCO)、高盛的多家国际机构传递了一个罕见的共识:

  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兴趣正在显著增加,境外资金正在不断增持中国股票。


   几个关键信号值得关注:

  • 交易活跃度创近年新高:高盛披露,全球对冲基金上个月在A股市场的活跃度达到近年来峰值。
  • “不可投资”到“怕踏空”:2021年许多海外资金认为中国市场风险大,现在他们最大的担忧是错过机会。
  • 资金净流入罕见同步:官方数据显示,股票、债券、商品等多类资产都出现外资流入,这在过去十年仅出现过三次。
  • 2.7万亿美元大行情:今年以来A股市值暴涨2.7万亿美元,涨幅已无法被忽视,但外资配置仍处低位。

       为什么说这次可能更“健康”?

      富达国际投资经理Joseph Zhang指出:

      “今年的中国资产重估,不再是政策推动,而是基本面改善驱动。”

      换句话说,这次上涨的底层逻辑更扎实——企业盈利预期回升、经济企稳迹象增强、估值仍处全球洼地。


      普通投资者怎么跟?

      对于个人投资者,不需要追逐单只股票,可以通过ETF配置,把握外资回流的红利:

      1 宽基指数ETF(核心配置)

    • 沪深300ETF(510300)——覆盖A股核心龙头,外资最爱
    • 中证500ETF(510500)——兼顾成长性,受益于经济复苏

        2 行业龙头ETF(增强配置)

      • 消费ETF(159928)——受益于内需回暖
      • 科技50ETF(588000)——AI、半导体、新能源等成长板块的集中代表
      • 红利ETF(510880)——现金流稳定、防御性强,外资长线偏好

          3 港股通指数ETF(全球视野)

        • 恒生科技ETF(159740)——互联网龙头集中,估值具吸引力
        • 恒生国企ETF(159920)——港股中资蓝筹,受益海外资金回流

             风险提示

          • 外资回流是趋势,但短期波动不可避免,注意分批买入、拉长持有周期;
          • 海外宏观环境(美联储利率政策、全球地缘风险)仍可能影响资金流向;
          • 行业ETF波动大,建议核心宽基+卫星行业组合,避免过度集中。

              外资重新加仓中国资产,是对中国基本面的“用真金白银投票”。普通投资者可借助宽基+行业ETF,分批布局,享受中长期估值修复和盈利改善的双重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