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不是故意“割韭菜”?大资金运作的3个真相,看懂少当接盘侠
“主力是不是盯着我那点筹码,专门割韭菜?”很多散户亏了钱,都觉得是主力故意针对自己。
但13年观察大资金运作的经验告诉我:多数时候,主力不是“故意割韭菜”,而是他们的运作方式,天然会让跟风的散户成为“接盘者”。
看懂这3个真相,才能跳出“被割”的循环。
第一个真相:主力吸筹,本质是“锁定筹码”,不是“针对散户”。主力看好一只股票,要做的第一步不是拉升,而是拿到足够多的筹码——一来是为了后续拉升时“少遇抛压”,二来是为了“安全”。
比如一只股票流通盘10亿,主力拿到5亿筹码,市面上剩下的5亿筹码就少了,后续哪怕只用少量资金,也能推动股价上涨。
去年有只新能源股,主力用3个月时间悄悄吸筹,把流通筹码锁定了40%,后面只用了不到1亿资金,就把股价拉涨了50%——这过程中,散户觉得“主力在控盘”,其实主力只是在“减少市面筹码供应”,为后续拉升铺路。
很多散户以为股价上涨全靠主力砸钱拉,其实不然。主力吸够筹码后,往往只需要“轻轻推一把”——比如早盘快速拉涨5%,吸引跟风盘进场,之后就靠散户和其他资金的“换手”把股价推高。
就像去年AI板块的某只龙头股,主力在拉升初期只花了2亿资金“点火”,后续靠跟风盘的换手,股价又涨了80%,主力期间甚至没怎么加仓。
这时候的股价上涨,更像是“一小部分筹码在不断换手,推高价格”,主力只需要看着,不用花太多钱——而跟风的散户,却以为“主力还在拉,赶紧跟”,不知不觉就成了后续的接盘力量。
主力拉升到目标价位后,不会主动“骗散户接盘”,而是等“市场热度”来送机会。
当股价涨了3倍、5倍,甚至10倍,总会有散户觉得“还能再涨20倍”,抱着“赚快钱”的幻想冲进去——这时候市场流动性充足,有大量买家愿意在高价接盘,主力自然会趁机卖出筹码,完成“派发”。
去年有只妖股,涨了10倍后,每天成交量放大到平时的5倍,主力在高位慢慢卖出筹码,等卖完后,市面上的筹码全到了散户手里,供应量激增,股价自然下跌。
这个过程中,主力只是“顺势出货”,而散户的“过度幻想”,才让自己成了“被割的韭菜”。
其实主力和散户的关系,更像是“供需博弈”:主力需要散户在拉升时“跟风推涨”,也需要散户在高位“接盘出货”;
而散户的误区,是把“主力的正常运作”当成“针对自己的阴谋”,要么在吸筹阶段被洗出去,要么在高位追进去接盘。
看懂这些真相后,散户要做的不是“骂主力割韭菜”,而是学会“不做跟风的最后一棒”:
主力吸筹时,别被短期下跌吓出筹码;
拉升初期,可适度跟风,但别追涨已经涨了数倍、热度爆棚的股票;
一旦看到主力开始派发(比如高位放量、股价滞涨),果断离场。
去年有位散户,在某只股票涨了3倍后,看到成交量突然放大,果断卖出,避开了后续50%的跌幅——他没跟主力“对着干”,只是看懂了“主力派发的信号”。
最后想说:市场里没有那么多“故意的阴谋”,更多的是“资金的规律”。
主力的运作围绕“低买高卖”,散户的亏损多源于“追涨杀跌”。
看懂大资金运作的逻辑,不被“暴富幻想”冲昏头脑,才能在市场里长久生存——毕竟,不做“跟风的接盘侠”,就不会成为被割的“韭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