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的A股,把股民的心情搅得像坐过山车。大盘开盘就往下探,最低跌到3809点,不少人以为节前要“砸盘”,结果没多久就慢悠悠爬了回来,最后还翻了红。但奇怪的是,半天成交量比前几天少了不少,可电池、证券、贵金属这三大板块却逆势往上冲。这“缩量还能涨”的行情到底啥意思?是该进场还是赶紧跑?其实看懂资金动向和背后逻辑,就不慌了。


上午跌得心慌,下午却有戏?A股缩量回升 三大板块藏着反转信号?

缩量还反弹?真相就俩:钱没走,在观望

  上午的行情看着矛盾,其实核心就一点:资金没真离场,只是在“歇脚”。成交量萎缩,主要是节前避险情绪在作祟——毕竟长假要来了,不少散户和小机构不想持股过节,提前卖了票观望,9月26日沪指成交量就从之前的高位往下掉,今天的缩量只是这种心态的延续。

  但场内的“主力资金”没闲着。从数据能看出来,9月以来A股资金净流入已经超3500亿元,融资余额也比8月多了4290多亿,市场根本不缺“弹药”。上午的探底回升,更像是主力在“摸底”:看看下方支撑够不够硬,顺便把不坚定的散户洗出去。3810点附近稳稳接住了抛压,说明这个位置的支撑很扎实,不是虚的。

三大板块反弹不是瞎涨,每一个都有硬逻辑

  电池、证券、贵金属集体走强,可不是巧合,每类板块的上涨都有实实在在的支撑,这也是市场有韧性的信号。

电池板块:技术突破+政策托底,底气足

  电池板块能反弹,全靠“技术爆雷”和“政策给力”双保险。清华大学刚搞出了能量密度604Wh/kg的锂电池,密度比以前提升3倍,还不怕针刺、烘烤,这技术一出来,直接给固态电池赛道泼了盆“热油”。而且两部门早就印发了行动方案,明确支持固态电池的基础研究,接下来行业还会有团体标准落地,规范化发展的路子更清晰了。

  龙头企业也没掉链子,宁德时代不仅推了新款电池抢欧洲市场,固态电池量产计划也在推进,9月25号还创了股价新高,直接带着整个产业链往上走。上游的能源金属也跟着受益,全球铜矿减产让供应更紧张,加上新能源汽车下乡拉动需求,供需两端的逻辑都很扎实。

证券板块:“稳盘主力军”,信号明确

  证券板块上午低开高走,说白了就是“国家队在护盘”。临近长假,市场最怕出现恐慌性下跌,证券作为权重板块,一拉升就能稳住指数,避免盘面失控。而且现在的政策环境对券商太友好了,央行搞的证券基金公司互换便利工具,直接给机构送流动性,活跃资本市场的政策也在持续发力,券商的经纪、投行业务都能受益。

  从技术面看,券商板块已经站稳了5日均线,要是接下来能站上20日均线,短期反弹的势头就更稳了。这板块一涨,其实是在给市场传递信号:“别慌,有人托底”。

贵金属板块:避险+涨价,两头占优

  贵金属上涨的逻辑最简单直接:一边是避险需求,一边是价格涨价。国际金价刚创了历史新高,特朗普还发了行政令,豁免了黄金等金属的关税,直接降低了交易成本。长假前大家对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有点担心,黄金作为“安全资产”,自然成了资金的避风港。

  而且国内政策也在给有色金属板块铺路,八部门明确说了要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再生金属产量要突破两千万吨,整个行业的景气度都在往上走,贵金属作为细分领域,跟着受益也在情理之中。

下午咋走?机会在哪?看这两点

  结合上午的盘面和消息面,下午的行情其实不难判断。大概率会延续震荡上行的走势,但不会涨得太猛——毕竟成交量没跟上,部分资金还在观望,想一下子突破上方压力位不现实。不过探底回升已经释放了积极信号,只要不出现极端情况,盘面大概率能稳住。

  机会还是集中在三个方向:一是电池产业链,尤其是固态电池、能源金属这些有技术突破和政策支持的细分领域,长期逻辑没断;二是证券板块,作为稳盘主力,后续还有政策红利可挖;三是贵金属,短期避险需求还在,回调就是机会。当然,也得注意风险,节前不宜满仓,盯着有资金流入的优质标的更靠谱。

别被缩量吓住,抓主线才是关键

  上午的缩量反弹,本质上是“节前行情”的正常表现:观望情绪导致缩量,而政策和技术利好支撑着反弹。电池、证券、贵金属的上涨不是偶然,而是资金在主动布局有硬逻辑的板块,这说明市场不缺机会,缺的是看清方向的耐心。

  与其纠结“缩量是不是陷阱”,不如盯着技术突破、政策受益这些核心主线。长假前的震荡,反而给了选标的的机会。记住,市场的支撑还在,只要抓牢有真实逻辑的板块,就不用被短期波动带着走。耐心等情绪回暖、量能跟上,行情自然会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