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块“洋招牌”咋就凉了?虹桥开发区兴衰史让人唏嘘
曾经老外挤破头、土豪扎堆的上海第一代“高端CBD”,如今却连本地人都快记不起它的名字。虹桥开发区的故事,是一部活生生的城市进化史。
上世纪80年代,如果你是个刚来上海的老外,唯一能呆的地方就是虹桥开发区——这里是全中国最早、也是当时唯一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那时候的虹桥,是上海对外开放的“第一块招牌”。老外下了飞机只能先住西郊宾馆,然后到虹桥开发区考察交流,设立办事处。
这里的友谊商城、世贸商城档次堪比现在的恒隆广场和IFC。古北社区成为上海第一代国际社区,是外籍精英身份的象征。
改革开放的急先锋
虹桥开发区诞生于1982年,比浦东开发早了整整8年。当时这里被老上海人称为“西郊”,确实是名副其实的郊区。
开发区的规划者们做了一个大胆决定:不搞制造业,专攻服务业。这个定位在当时全国各类开发区中独树一帜,也奠定了虹桥的特殊地位。
1988年8月8日,那个被称作“发发发”的日子,虹桥开发区26号地块以2800万美元出让给日籍华侨孙忠利。这笔交易创下当时单亩土地价格的最高记录,也开启了中国土地批租的先河。
上海最早的CBD雏形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难想象,当时在虹桥办公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一位最早入驻的外企代表回忆:“当时传真机都是稀罕物,从国外发一份传真到上海要经过好几次转接。有时候重要文件不得不派人坐飞机亲自送过来。”
友谊商城开业时,上海人排队来看进口商品。不是买,就是来看热闹。一瓶法国的香水售价相当于普通工人三个月工资,依然有人抢着买。
当时的古北新区是上海第一个成片开发的外销房住宅区,小区门口站着外国保安,说着英语检查进出人员的证件,让本地上海人感觉仿佛到了国外。
这里不仅是商务中心,也是高端消费中心。友谊商城里的进口货,是普通上海人眼里的“西洋景”,咬咬牙才买得起。
竞争对手群起瓜分
虹桥的没落始于90年代末。当时一位开发区管理人员打了个生动比喻:“我们培养成熟的鸟儿,都飞往浦东了。”
1999年,浦东金茂大厦竣工,成为上海新地标。许多在虹桥办公的外企纷纷东迁,为的是更好的办公环境和政策优惠。
一位资深房地产经纪告诉我:“那段时间,虹桥写字楼的空置率突然上升。最明显的是日本企业,他们集体向东迁移,带走了整个产业链。”
交通优势变成劣势
更致命的是城市交通格局的变化。虹桥机场国际航班全部转移至浦东机场,使开发区失去了最直接的客流。
虽然地铁2号线经过虹桥,但站点设置并不理想。一位在虹桥工作了20年的老商务人士抱怨:“从地铁站走到办公楼要15分钟,夏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湿,哪有陆家嘴的地下连通方便?”
产业单一抗风险差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给虹桥带来沉重打击。由于过度依赖外贸行业,开发区内企业出现“倒闭潮”。
一位外贸公司老板回忆:“那一年,我们楼里一个月走了三家公司。最惨的一家德国企业,老板连夜回国,连办公室的植物都没来得及收拾。”
随着跨境电商兴起,传统外贸模式受到冲击,虹桥的开发区的转型步伐却显得缓慢而艰难。
商业地位一落千丈
今天的虹桥开发区商场,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混合状态。
工作日下午,友谊商城旧址里开着几家教育培训机构。曾经卖进口奢侈品的柜台,现在变成了少儿编程班的接待处。一位难求的咖啡厅,现在扫码下单立减5元也吸引不了几个顾客。
唯一保持人气的是负一层的超市,但购物的多是周边居民,而且讨论的都是打折商品,不再是当年的进口货。
国际社区光环褪色
古北社区的变化更加明显。房屋中介小张说:“现在古北一期的房子,租售对象都变成了国内客户。老外都去浦东了,留下的也是因为孩子在国际学校读书。”
社区里的便利店增加了支付宝刷脸支付,却撤掉了英文标识。餐馆菜单从中英文对照变成了中文为主,英文翻译常常出错也无人纠正。
虹桥开发区的转型已经开始悄然进行。
原来的世贸商城正在改造为“虹桥国际文创中心”,吸引了一批设计公司和文创企业入驻。虽然租金只有陆家嘴的一半,但提供了更好的办公环境和配套服务。
开发区管委会推出了“虹桥回归”计划,针对老客户提供特别优惠。一位负责人说:“我们不求恢复往日辉煌,但希望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最令人惊喜的是,一些曾经离开的企业又开始回归。一家丹麦设计公司去年重新在虹桥设立办事处,负责人说:“这里的氛围更轻松,成本更低,适合创意工作。”
傍晚时分,站在虹桥开发区的天桥上,可以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东面是略显陈旧的办公楼,西面是崭新的虹桥商务区。老虹桥就像一位过气的明星,虽然光环不再,却保持着独特的尊严。
城市的发展总是这样,一代新区换旧区。但虹桥开发区的价值不会消失,它正在寻找新的定位——不做最闪亮的那个,但做最有特色的一个。
也许有一天,当人们厌倦了陆家嘴的摩天楼群,会重新发现虹桥的低密度花园式办公环境的魅力。这里的转型之路,正如同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一样,永远在变化,永远充满可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